•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05-31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党史开讲啦”系列讲座第二讲
    (通讯员 王昕 摄影 阮子晴)5月26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之“党史开讲啦”系列讲座第二讲,特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北京市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张玉宝老师,为学院师生党员带来题为“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专题讲座。张教授以世界社会主义从“概念”到“学说”,进而发展为“运动”到最后形成“制度”这500年的历史进程为主线,详细阐释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四次飞跃。张老师重点分析论述了从传统的苏联模式到具有先进性、民族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进而激发广大师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核心问题。讲座最后,张老师就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以及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意义重大。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党史开讲啦”系列讲座,旨在多维度、多层次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使师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用党的发展历史与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 2021-05-31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教育中心)召开全英文国情文化课程与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
    (通讯员 王昕)为落实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留学生国情文化教育和学校全英文专业建设工作,5月28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教育中心)在21号楼D106会议室召开了全英文国情文化课程与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研讨会。北京工业大学都柏林国际学院院长吴文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国际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卢峭梅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有兵教授、杨雁鸿老师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杨敏老师受邀参加会议。会议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主持。金雪涛院长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感谢和欢迎,并从工作背景、总体思路、预期目标等方面对全英文国情文化课程和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介绍。随后,各课程负责人介绍了课程建设方案。与会专家从完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强化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验。各课程负责人与专家们进行了交流,气氛热烈。下一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教育中心)将通过开展内部研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全英文国情文化课程与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编辑:阎
  • 2021-05-31
    我校两名拟赴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完成岗前培训
    (通讯员 孙玉红)5月10日-22日,我校两名拟赴任的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与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近百名新任中方院长一起,圆满完成了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岗前培训。两位中方院长——人文学院白岚玲教授、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刘丰海副处长将分别派出至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和智利边境大学孔子学院。培训期间,我校副校长段鹏、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看望了参加培训的二位院长,对他们表示了慰问和鼓励。段鹏副校长当日参加了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的座谈会并发言,同时还与基金会赵灵山秘书长就孔子学院建设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我校作为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未来将在孔子学院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主体作用,充分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平台,加强合作。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位,要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与外方合作开展工作,需要语言、管理、跨文化交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今年正值全球孔子学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新冠疫情仍在继续的特殊时期,孔子学院发展开启了一个新阶段,中方院长也将面临新挑战,更需要得到全面的、专业化的培训。本次中方院长培训主要包括国际中文教育新形
  • 2021-05-29
    中传原创音乐剧《加油女孩》在天桥艺术中心成功上演
    (通讯员)5月25日-27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原创音乐剧《加油女孩》在天桥艺术中心成功上演,现场好评如潮,掌声连连。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李俊梅,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舞台监督、中国音乐剧协会名誉会长顾夏阳,中国音乐剧协会原副会长、秘书长王道诚,中国音乐剧协会副秘书长孙宁,音乐剧制作人小柯等出席观看演出。张丕民理事长对故事的主题、创意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该剧反映出了年轻人的所思所想,也体现出年轻创作团队的全新创作理念,他希望创作团队能够继续打磨完善作品,多出精品剧作。段鹏副校长也对剧目的创作排演给予了充分肯定。段鹏副校长一直关注剧目的创作,指出此剧青春洋溢的风格与多媒体的结合很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要求,具有艺术创新的价值。他同时也对剧目的完善提出了改进意见。音乐剧《加油女孩》作为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艺术创作提升项目,自创作初期就得到学校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加油女孩》通过讲述一个女团成长的故事,提出了当下都市年轻人在职场竞争
  • 2021-05-28
    我校第三届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总结工作会顺利召开
    (记者 伍玮 摄影 张湘涓)5月26日下午,我校第三届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总结工作会在游泳馆311会议室顺利召开。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萍出席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处(部)学生资助中心伍玮主持,2020年受聘的资助宣传大使参会。伍玮老师介绍,本次会议的宗旨在于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做好下一届的资助宣传大使活动打好基础,并鼓励资助宣传大使对资助宣传活动提出建议。随后,13位资助宣传大使分别进行了宣传活动总结。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的袁梦同学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资助宣讲,为高中的学弟学妹们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相关资助政策,并为他们解答疑问。她将宣讲活动的经过以vlog的形式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经过这次宣讲,她再次思考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她说“在大学之前,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其实还多停留在个人层面”,“这些年我能切身感受到在国家的大力帮扶下,我的家乡是如何从贫困县逐渐成为西部的十强县之一”,“我更加明白是什么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之后,宣传大使逐一做了活动总结,很多同学都表达了对自己能够获得各项奖助学金的感激之情,他们也在宣讲中传达了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理念,希
  • 2021-05-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阳教授受邀来我校讲授前沿课
    (通讯员 王丹煜 张锦皓)5月27日下午,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阳教授来我校为博士生讲授前沿课。课程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教授主持,信通学院2020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课程。此次学术讲座的主题为“医工深度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李阳教授以脑疾病的诊断、机理研究为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技术在医学中的工程应用,介绍了医工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并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团队的科研成果。通过讲座,学院师生对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讲座中,李阳教授还鼓励同学们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去,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获得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反响。李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11年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12月入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海外人才计划,2013年2月起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实验室工作。曾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哈里沃辛顿”学术奖、英国“自费优秀留学生奖”,
  • 2021-05-28
    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北京专场招聘会在我校顺利举行
    (通讯员 栾天天 摄影 司书堃)5月21日下午,“海纳英才·筑梦星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北京专场招聘会在我校中传讲堂顺利举行。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刚,朝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岩等一行四十人入校宣讲招聘。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出席活动并致辞。本次活动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六保”政策要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和工作岗位。同时,我校作为朝阳区属地高校,落实《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与长沙市在人才对接方面的沟通合作。长沙市人社局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内湖南电广传媒、湖南娱乐频道、金鹰卡通、潇湘电影频道、新浪湖南等20家视频文创龙头企业来校招才引智,带来了新媒体运营、软件研发、节目创新研发、视频技术、策划编导、编剧等1343个优质岗位。我校近300名学生参会。下午三时,活动正式开始。会上首先播放了长沙城市形象宣传片和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宣传片,带领参会师生“走近”长沙,“走近”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李众副书记在致辞中表示,近三年来,我校深化改革发展,创新中传特色传媒人才培养模式,传承弘扬“
  • 2021-05-28
    我校首届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成功举办
    (通讯员 方咪咪 摄影 李艺婷 郎天舒)5月19日至20日,我校首届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在新图书馆南侧广场举行,两天活动共吸引千余名学生参与。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到场指导工作。“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是我校立足新时期高校学生成长发展新特点,创新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将就业指导工作前移的新形式。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将生涯规划的实操方法设计成系统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进行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职业探索,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规划。本次嘉年华活动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个人能力版图,制定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规划和前往目标职业的路径规划。“引领:五育并举,青春绽放”主题部分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我校正在开展的综测改革大讨论中,同学们结合自身成长成才需求,思考并献策“怎样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学校提升育人水平。“学生生涯发展嘉年华”三个主题部分共包含16项体验式、参与式的互动生涯游戏。在“葡萄熟了”“性格万花筒”等活动中,同学们深化自我认知,发掘自我潜力;在“天马行空”“未来直通车”等活动中,同学们打破思维定式,探索未来职业发展可能性;在
  • 2021-05-28
    百年风华·共颂长歌:中传2021年合唱比赛盛彩举行
    (通讯员 李婧怡 摄影 李嘉伟)征途逐风雨,青春奏长歌;追梦复兴路,启航新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经典,弘扬红船精神,勇担家国重任,5月21日18时,由校团委主办,校团委文化事业部承办,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中传电视转播团队协办的中国传媒大学“百年风华·共颂长歌”2021年合唱比赛在中传礼堂盛彩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等领导与千余名师生一同观看了比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大型节目中心副主任、202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陈临春,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吕继宏,中国歌剧舞剧院特邀首席作曲、音乐总监张渠,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焦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团委副书记、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付海钲,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卢国文教授,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赵珂老师担任此次比赛评委。此次合唱比赛以“百年风华·共颂长歌”为主题,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发展历程,共设置“红船谣·山水初程”、“复兴调·扬帆起航”、“踏浪颂·白杨击水”三个篇章。电视学院代表队新闻学院代表
  • 2021-05-28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就业动员答疑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孙剑仪 杨洋)5月26日,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动员、答疑会。学院辅导员孙剑仪老师,本科毕业班应用统计学专业班主任李波老师以及2021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参加会议。就业答疑会由孙剑仪老师主持,孙老师围绕学院目前就业进展、当前就业形势、应对当前就业形势制定的工作方案以及就业流程注意事项等作了讲解。答疑会上,各毕业班同学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汇报目前自身就业情况,并提出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老师们进行了详细解答,提供了专业性的建议。会议最后,孙剑仪老师对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动员,鼓励同学们先就业后择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增强就业信心,及时利用院校提供的招聘资源,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准备,必要时可向老师进行就业咨询,关注各类就业招聘信息,把握就业机会,拓宽就业形式。(编辑:阎玺)
  • 2021-05-28
    人文学院举办“文学经典中的光辉岁月”首场讲座
    (通讯员 乐琦 谷疏博 摄影 齐菁)5月26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携其获奖长篇小说《湖光山色》来到人文学院,以“创作长篇小说《湖光山色》的经过”为题,面向全校师生作了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我校资深教授、人文学院张晶院长主持。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人文学院策划了“文学经典中的光辉岁月”系列活动。此次活动是人文学院“文学经典中的光辉岁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湖光山色》作为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的当代文学经典,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巨大变迁和时代气息,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周大新对乡村中国深层结构改革与未来发展进路的理解与思考。周大新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人物设置、故事情节挖掘、故事氛围设计、小说的写作结构、思想内涵等维度展开,分享了他儿时以来的乡村生活风貌、民间寓言故事与生动见闻,讲述了他的创作缘起与动力。周大新说:“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境遇、选择和命运,今天我们的党史学习,更要成为我们人生奋斗与前行的路标,去体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责
  • 2021-05-28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学生党员学习“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
    (通讯员 刘小雨)5月2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委讲师团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首都大学生同上一堂脱贫攻坚大思政课”暨第十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北京市“决战脱贫攻坚”百姓宣讲团6位成员应邀为首都高校师生授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研究生党支部成员通过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网络直播平台参与学习。本次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郝海燕讲述脱贫攻坚导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宣讲团成员雷明、赵可等人分享了自己脱贫攻坚事业中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员同学们认真聆听了专家模范的讲述,收获颇丰。黄梅同学在她的分享中提到,这堂课让她体会到了我们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努力。为了摘掉贫困地区的贫困帽,实现全面小康,党中央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前往贫困地区调研,并针对实际发展现状不断做出新的指示,保证每个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始终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做出自己的贡献。乔爽同学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并结合国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她有三点体
  • 2021-05-28
    2021年“春和寓言”寝室文化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
    (通讯员 洪润娜)5月24日,由后勤保障处和校团委、学生工作部联合主办,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与后勤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2021年“春和寓言”寝室文化月颁奖典礼,在2号楼104明德报告厅顺利举行。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有后勤党总支书记刘鹏楼、后勤保障处副处长王莉、校团委副书记朱传欣、后勤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主任刘会杰、副主任耿志伟、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部门负责人王开元以及本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宿舍管理员与同学们。下午2:00,颁奖典礼正式开始。刘鹏楼书记首先发表讲话,向为寝室文化月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宿舍管理员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表示感谢,并向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刘书记强调,学生公寓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主要场所,更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后勤保障处每年组织“寝室文化月”活动,旨在不断地更新、丰富、充实寝室文化,建设更加和谐的公寓环境,实现“三全育人”目标。随后进入颁奖环节,最先颁发的是“优秀宿舍奖”。此项活动在初赛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校宿舍卫生清洁检查,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复赛期间,由后勤保障处老师、后勤学生公寓服务中心管理员、各学院辅导员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比团,深入每一间寝室就宿舍
  • 2021-05-28
    我校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结项暨观摩展示活动
    (通讯员 付李琢)5月26日下午,我校2020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结项暨观摩展示活动于博学楼A808举办。活动邀请了北京理工大学赵洱岽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高建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教授以及我校电视学院孙振虎教授等课程思政领域专家为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把脉问诊。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出席活动,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主持。杨懿校长助理在致辞中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建设是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的重中之重。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培养信息传播人才的重镇,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尤为重要。我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不足与短板。他勉励老师们认真汲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现场评审暨观摩活动分两组同时进行,评审专家在每门课程授课后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现场表现等情况逐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活动中,授课老师们也同专家们进行了集中交流,就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指出,课程思政是方法不是加法,也不是“贴标签”,只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深度思考,运用适当的方法,才能避免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84/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