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03-28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启动本科教学改革工作
    (通讯员 孟放 摄影 王也 刘杉)为迅速落实教育部和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育大会精神,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促进学院转型和发展,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3月24日下午,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召开“以本为本、质量深耕”行动——本科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启动大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主持,全院教职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懿,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受邀出席大会。杨懿部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极大鼓舞了在场师生的信心和干劲。讲话内容包括三点:一是“不忘来路”。杨部长回顾了46号楼在传媒大学发展中的几次重要变迁,指出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的成立是2018年学校机构体制调整改革中的重要一环,“数据”和“智能媒体”是传媒大学的未来,所入驻的46号楼也将成为传媒大学对接未来的重要基地。杨部长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会使毕业生质量出现实质性飞跃。二是“以本为本,质量深耕”很好地定位和诠释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数智学院的本科教学改革活动回应了学校今年本科教育大会的各项举措,这些方案的落地将对本科教育改革有重大促进作用。在传统传媒教育向未来传媒教育的转型中
  • 2021-03-28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组织学生集体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通讯员 孙剑仪 摄影 杨莉)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免疫长城。3月26日,按照学校接种工作方案,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莉老师带队,辅导员与本、硕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前往我校临时接种点(中传演播馆)按照接种程序集体进行了新冠肺炎疫苗第一针的接种。虽阴雨绵绵,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依然有序开展。在疫苗接种点,学生们在志愿者引导下,依次在指定路线排队等候。接种现场,在医务人员指引下,大家出示身份信息,接受医务人员健康问询,填写个人相关信息,了解疫苗接种注意事项,在充分沟通相关信息并完成各项手续后,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接种完的学生在观察区经过30分钟留置观察,确认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接种点。整个接种程序严谨、操作规范,秩序井然。为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须尽快构建针对新冠病毒的人群免疫屏障。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学院学生预约及接种工作积极踊跃,体现出对自身及他人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对接种疫苗安全性的充分信心。按照接种工作方案,学校协调疾控部门分两批为师生提供集中接种服务,第一针接种完成后,4月底前将完成第二针接种。(编辑:阎玺)
  • 2021-03-26
    九三学社中国传媒大学支社召开支委会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通讯员 王咏梅)3月23日,九三学社中国传媒大学支社支委会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会上还传达了九三学社朝阳区委换届工作会议精神,并讨论了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修订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统一战线工作的新要求。通过认真学习,大家纷纷表示,民主党派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要把《条例》学习和贯彻工作落到实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全面提高政治把握力,切实增强使命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会上,九三支社主委李飞雪还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传达了九三学社朝阳区委换届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讨论了换届相关工作,并部署了支社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发扬“三牛精神”,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编辑:阎玺)
  • 2021-03-26
    我校召开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通讯员 李建广)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我校第三次党代会和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纪委全委会对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集体领导作用,我校于3月19日下午召开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并主持会议,校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会议首先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并要求全体委员会后根据会议发放材料认真研读《赵乐际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会议重点审议了《2021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及巡察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2021年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和巡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北京市的精神和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和“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精神和要求,准确把握纪检监察工作、巡察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
  • 2021-03-26
    我校两部学生作品入围2021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日前,2021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Stuttgart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官方网站正式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学生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的作品《蜉蝣日记》与2017级动画专业学生郭楚楚、费凌波、胡若琳、阮一姝、隋佳欣的作品《抓周》,携手入围青年动画单元(Young Animation),这也是继去年之后,我校连续两年有作品入围这项国际顶级赛事的竞赛单元。斯图加特动画节官网发布的入围名单截图斯图加图动画节组委会发来的入围桂冠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的《蜉蝣日记》是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艾胜英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短片,该片以蜉蝣喻人,通过对蜉蝣一日生涯的刻画来展现人类的一生,画面唯美绚丽,情节震撼人心,此前曾荣获2020HiShorts厦门短片周最佳动画短片奖、2020深圳青年影像节最佳导演奖、2020腾讯新闻高校短视频大赛最佳剪辑奖等多个奖项,并入围包括2021荷兰Kaboom动画节在内的多项国际知名赛事。作品《蜉蝣日记》截图郭楚楚、费凌波、胡若琳、阮一姝、隋佳欣的《抓周》是
  • 2021-03-26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各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通讯员 姚旭 孙靖 刘小雨)3月24日,按照校党委组织部的工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所辖教工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分别召开了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党支部书记张静敏、姚旭、尹盼盼分别主持会议。各支部书记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关于召开2020年度基层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要求全体党员遵循“团结-批评-团结”方针,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求民主评议党员要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对照身边先进典型,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查找不足。接下来,三位支部书记分别代表党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述职,包括组织“三会一课”、特色党日活动、支部工作特色亮点、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支部每位党员通过自评、互评环节,深刻剖析自身在政治、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的不足,思政课教师们立足自身岗位要求,分别结合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实际谈到诸如继续加强“双带头人”作用的发挥,要自觉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做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平衡,建议党史学习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多元视角进行,把学校、学院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找到专业与学
  • 2021-03-26
    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召开2021年第一次工作会议
    (通讯员 张未然)3月24日,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在学校主楼304会议室召开了2021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新一届民盟支委和部分盟员出席了会议。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2021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合影本次工作会议由支部委员会议和支部全体盟员会议组成。在支部委员会议上,民盟支部主委刘杰锋先后宣读了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关于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换届报告的批复》函件,传达了民盟北京市委基层组织建设暨社会服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相关内容,并介绍了列席民盟北京市委第二届第十六次常委(扩大)会议以及参加学校统战部民主党派、知联会负责人工作联席会的情况。全体支委共同学习了民盟北京市朝阳区换届文件,并推荐了民盟朝阳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委员及代表人选。主委刘杰锋随后介绍了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2021年工作设想;支部上任主委王越分享了支部工作经验并寄语新一届支委,希望支委继承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的优秀传统,切实履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民盟朝阳区委主委张鸿声也表示希望新一届班子共同努力,为民盟中国传媒大学支部的发展发挥应有作用。支部上任主委王越分享支部工作经验民盟朝阳区委主委张鸿声寄语新支委在随后召开的支部全体
  • 2021-03-25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共同开展研究生课程双师教学新探索
    (通讯员 赵波 刘烨 孙靖 摄影 赵波 王博 刘方辉)3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八名硕士研究生来到明德楼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虚拟演播室,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涂中文老师的指导下录制了八集系列微课《研究生讲党史》,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研部主任赵波老师主讲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专题》课程的结课成果。把研究生思政专业课搬进专业实验室,这在我校尚属首次。据赵波老师介绍,这是本学期双师教学模式的全新搭建,由赵波老师和涂中文老师两人共同协作,依托两个学院的专业优势,整合学校资源,发挥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虚拟演播室的思政育人功能,双方深度合作,开展双师指导下的研究生专业课课内实践。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李洪岩副院长、喻梅副院长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瑞琦副院长、副处级组织员孙靖老师、团总支书记王博老师到场观看指导,双方均对这一合作模式给予高度认可,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深度融合,具有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实际意义。本次录制的系列微课主题为“聚焦长征精神 礼赞建党伟业”,赵波老师带领学生在微课内容上进行了深耕细作,从框架的确立到内容的完善再到演示文稿的制作以及最后的彩排及录制过
  • 2021-03-25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收看“名师大家讲党史”第九讲
    (通讯员 傅新泉 孙靖)3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全体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研究生在线收看了“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第九讲“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设历程及其传承的红色基因”网络直播。本期公开课主讲人是国防大学退休返聘专业二级教授,少将军衔、军事史学家徐焰老师。徐教授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及人民军队的历史,深入解读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经历的重大事件,提出“群众路线就是中国最大的红色基因”。最后,徐焰教授以多项数据对比的方式,详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武器装备、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以此启发听众: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荣使命;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场讲座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催人奋进,令人回味,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认真收看学习后反响热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李巧针教授收看讲座后深受教育,倍感鼓舞。她表示,徐焰教授运用丰富的实例、大量的数据、幽默的漫画、传神的语言等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并与现在国内外发展大
  • 2021-03-25
    我校组织“申报2021年度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专题讲座”
    (通讯员 张蔚)为帮助博士后更全面地了解博士后基金,提高我校博士后基金申报成功率,3月24日下午,我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组织了“申报2021年度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专题讲座”。讲座特别邀请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博士后基金管理处副处长柴颖作为主讲人,人事处副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肖怀宇老师,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张蔚老师、助管许新路以及来自7个流动站的47位在站博士后共同聆听了讲座。柴颖老师分别从基金设置历史、基金管理、基金评审以及博士后申报层面针对博士后基金的申报作出了详细的指导,着重强调了博士后基金的申报流程、申报要点,并针对以往博士后基金项目申报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几点注意事项。讲座结束后,各位博士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现场提问并得到了柴老师的细致解答。大家纷纷表示,专题讲座非常及时且实用,针对性强,解决了在申报项目时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希望学校能多为在站博士后举办类似的活动。今后,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将定期举办学术沙龙、学术指导讲座,助力博士后开展科研工作。(编辑:阎玺)
  • 2021-03-25
    三间房乡工委书记王立新同志一行来校座谈
    (通讯员 摄影 肖晓蓉)3月19日下午,三间房地区工委书记王立新、工委副书记张国海、办事处副主任龚巨明、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韩建强一行到我校调研交流,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李新军热情接待了王立新书记一行。双方就我校疫苗集中接种工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廖祥忠书记对王立新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三间房乡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廖书记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疫苗接种工作,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方案,并在党委常委会上作了专项部署。校党委将以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如期完成疫苗接种任务。王立新书记代表三间房乡向学校为疫苗接种做出的工作努力表示感谢。他指出,接种新冠疫苗,对于建立免疫屏障、降低感染风险、控制新冠疫情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传媒大学与三间房乡一道,继续做好疫苗接种的动员与保障工作,共筑免疫长城。双方还就学校北门外部环境提升改造、西街平房区改造等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深入交流。王立新书记表示,为提升地区环境,拉动区域经济,三间房乡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在传媒大学北侧、西
  • 2021-03-25
    “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圆桌会议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成功举行
    (通讯员 葛艳玲)2021年3月16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区域研究中心(俄罗斯、中国和中亚)举行,来自中巴双方的专家学者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脉络、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圆桌讨论会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白沙瓦大学区域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通过网络连线为本次圆桌讨论致开幕词。姬德强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建立共识和互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本次圆桌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和必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为人类社会找寻一个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道路的新倡议,是一个全球化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公共思想产品。合作共赢、相互尊重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非常需要在已有的广泛共识的基础上,深入研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两国关系和区域发展带来的新思维和新启发,未来期待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的框架下,联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巴方智库和高校,推动有关人类命
  • 2021-03-25
    《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重磅发布 见证中国智媒无限潜能
    (通讯员 梁宇)3月25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与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0-2021)》,对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中国智能媒体生态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盘点和深入洞察。该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与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担任首席专家,由“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徐琦副教授,新浪移动市场部总经理、新浪AI媒体研究院副院长乔宇,与新浪移动算法总监、新浪AI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云辉担任项目负责人,由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与新浪AI媒体研究院团队共同完成。自201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与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启动了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研究系列课题,每年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成果,忠实记录中国智媒发展风雨历程,解析研判中国智媒发展突围之路,深入挖掘中国智媒案例经验,共同见证中国智媒的创新力量和无限潜能。经过两年精心打磨,《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系列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智能媒体研究领域产学研协作创新的重要成果。本报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盘点2020年中国智媒发展政策面
  • 2021-03-25
    我校全面开展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
    (记者 王雷亭 摄影 缑宇 申皓文 肖晓蓉 巫林泓等)3月24日上午,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懿来到学校临时接种点—中传演播馆,按照接种程序集体接种新冠疫苗。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接种新冠疫苗此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3月22日起全面开展。临时接种点现场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有效方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进行了周密部署。为方便师生集中接种,学校在三间房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在校内设置了临时接种点,疾控部门医护人员来校为师生开展集中接种,减少人员外出流动风险。按照接种要求,临时集中接种点分为等候区、知情同意区、登记区、注射区、观察区和应急处理区,保证接种全过程单向流动,保障接种顺利有序进行。在知情同意区,工作人员逐个询问接种者的过往病史和过敏经历,给出是否可以接种疫苗的意见。接种者得到同意意见后,需签署知情同意书,进入登记区。在登记区,接种者要出示身份证件,登记手机号和紧急联系人信息,在信息确认无误后,进入注射区。在注射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04/896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