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0-12-28
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场评估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王昕)12月25日,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现场评估工作会议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沈雪松副秘书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毛冬敏处长、顾秋利副处长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学术交流与研究部副主任唐振福主持,来自15家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负责人及教师代表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中外协同管理以及评估工作相关内容进行了交流及专题研讨。会前,段鹏副校长与沈雪松副秘书长、毛冬敏处长等进行了会面。段鹏副校长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长期以来对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支持与指导表示感谢,也对我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和具体举措进行了介绍。双方还就我校海南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交流。沈雪松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全球事务充满不确定性,教育也深受影响,但国际教育交流向好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克服疫情影响,组织专家,按照审核细致、问题专业、帮助到位、客观公正的原则开展了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评估工作。本次会议是
2020-12-28
新媒体研究院发布《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
(通讯员 梁宇)12月28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全网发布《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本报告聚焦Z世代人群,全面梳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资讯行业的发展趋势,深入调查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以及对获取新闻资讯内容的分析,总结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的习惯,有助于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了解网民中占比最大用户群的新闻媒介接触习惯,从而制定、优化平台发展策略,以赢得Z世代人群中更多用户的喜好。《移动互联网时代下,Z世代人群获取新闻资讯习惯研究报告》有七大关键发现:社交媒体成为Z世代人群最常使用新闻资讯获取渠道;新闻真实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中午休息、晚上睡觉前成新闻资讯消费高频时间段;短视频新闻呈现形式颇受Z世代人群喜爱;社交成新闻资讯关注极强动力;数据新闻关注度大幅增加;个性化推送成Z世代人群重要新闻资讯消费需求。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是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新媒体综合发展研究的专业性教学、科研机构,致力于新媒体产业研究、新媒体内容研究、新媒体技术研究。目前以移动媒体、数字电视、国际互联网传播、媒体融合、大数据、新媒体与一带一路、军民融合及新媒体人才培
2020-12-28
“白岩松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顺利举办
(通讯员 柳帆)12月24日,“白岩松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在新闻学院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校教育基金会、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勇和新闻学院师生代表等出席仪式。签约仪式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主持。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首先介绍了新闻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并对白岩松校友的支持表达了感谢。他表示,岩松校友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媒体人,毕业三十多年来始终心怀母校,情系学院,这份赤诚让新闻学院的师生们为之感动。校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金勇从“受众”和“校友会工作人员”角度出发,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所认识的岩松师兄,他评价白老师正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称赞这种善举不仅仅是中传文化基因的体现,也是对未来校友们的启迪与示范。新闻学院的张鸿茹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表达了对白岩松校友的感谢,汇报了自己在新闻学院的成长与收获,为未来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而不断努力。白岩松在发言中表示,通过捐赠支持学校发展是他对母校表达谢意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用最合适的方式去做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说谢谢的最佳方式”。他表示,自己从来没觉得自己离开过母校,支持母校是他的习惯,也是他应该做到的事情。仪式上,白岩松和
2020-12-28
廖祥忠书记参加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
(通讯员赵新利)12月24日,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南陵水召开部省工作会商会议暨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工作推进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和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冯飞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海南省副省长王路出席。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参会并就我校海南办学情况作了汇报。陈宝生部长指出,此次会商是部省双方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对海南自贸港建设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海南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办教育,开创了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新局面。下一步,国际教育创新岛要把人才建设摆在关键位置,要扎根中国、融通世界、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当前,海南自贸港、国际教育创新岛、“十四五”都处在开局阶段,开局的主题词是“高质量发展”。海南要按照“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中国教育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教育集中展示窗口”的要求,在国际教育创新岛中展现中国教育的形象、中国教育的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中国教育的话语权、中国教育的影响力。冯飞代省长指出,教育改革开放对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
2020-12-28
我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王晓茹 张昕)根据学校相关工作安排,12月25日上午,学校首届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优秀考核评审会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会议室举办。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年度考核评审会现场研究生院、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科学研究处、人事处、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保卫部(处)和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相关负责人作为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工作小组成员出席评审会,会议由考核工作小组副组长、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主持。考核工作小组对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参与本年度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评优工作的共有74名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人员。考核评优工作采用分组评审方式进行,分为文科艺术、理工、公共平台及其他三个评审组。各评审组依据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生成的人员考核数据表和各单位提交的《实践实验系列专业技术岗考核优秀推荐表》,分别从个人综合工作量完成情况、主要工作事迹、各单位推荐理由三个维度和工作成效、单位认可度、创新精神、科研意识等七个指标,对组内每位推优候选人进行现场评分和综合评议。秉承“求真务实、公平公正、注重实绩、兼顾特色”的原则,考核工作小组最终从各单位推选的28名实践实验系列专
2020-12-28
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开题启动会召开
(通讯员 卫酉祎 摄影 刘佳雨)12月25日下午,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重大建设项目《基于全媒体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传播及平台建设》开题启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顺利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教授、宣教处处长张艳,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基地秘书处)副研究员袁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副总编辑王翠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永厚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秦瑜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主任张磊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项目开题启动会。项目负责人、副校长段鹏教授和项目组主要成员喻梅副教授、宋凯教授、邹煜教授及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宋金宝教授主持。开题启动会上,段鹏副校长代表项目组从项目总体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他提到,该项目将依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优势、全媒体中心的云平台支持以及技术团队的助力,构建中华经典诵读作品融媒体资源库并搭建相应的融媒体传播平台,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华经典诵读作品内容资
2020-12-25
我校喜获19项飞天电视剧和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奖
(通讯员 付洁)12月2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举办的“优秀电视剧论文”(第六届飞天电视剧论文评选)、“优秀电视文艺论文”(第六届星光电视文艺论文评选)评选结果揭晓,共有70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我校19篇学术论文荣获各类奖项,占总获奖数近三分之一,是所有参评单位中获奖数量最多的单位,展示了我校在电视艺术领域的研究实力,彰显了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地位。本届我校获奖论文名单在本届论文评选申报期间,我校科学研究处大力宣传、广泛组织、积极报送。在申报动员上,一方面通过办公平台发布通知和微信平台全面推送,对评选细则作了详细介绍;一方面对电视文艺研究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和人员进行了点对点的动员,实现了点——面结合的科研服务,有效提升了教师们参评的踊跃性;在材料审核上,加强对申报参评表内容和附件材料的形式审核,保证了我校申报参评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本届是历年来我校参评获奖论文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飞天电视剧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星光电视文艺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获奖论文涉及理论研究、作品分析、创作批评等多个内容领域,聚焦我国当前电视内容创作发展,对
2020-12-25
传播研究院举办“中国之声”赠书仪式
(通讯员 彭聪 魏莫愁)12月16日上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向传播研究院赠书仪式在学院D03会议室举办。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党委书记付长海、副院长李继东、党委副书记赵丹、博士研究生辅导员杨丽莉老师以及2020级各班班长学委参加了此次赠书仪式。仪式由博士生陈强主持。传播研究院领导班子出席赠书仪式传播研究院李舒院长致辞李舒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自本学期开学以来,学院就举办了一系列读书活动,体现出对廖祥忠书记在新生典礼上“好好做个读书人”诚恳期望的积极落实和推进。对于此次与“中国之声”的合作,学院各位领导作为育人导师,很欣慰能给同学们带来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书籍,也希望同学们在完成基础文献阅读的同时,更多汲取行走社会大地的书籍力量,在未来“多读书,读好书”。学院领导为学生代表授发获赠书籍随后,学院领导为各代表学生授发获赠书籍。此次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向学院赠送书籍为《用声音记录中国》,总计450套。该套书籍由“中国之声”核心团队创作辑成,多角度记录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人物与现象,是一部经典的案例型作品。中国之声所赠书籍:《用声音记录中国》三卷学生代表贾文斌
2020-12-24
我校开展寒假前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
(通讯员 禹学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实验室安全工作,12月23日上午,由李新军副校长带队,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保卫部(处)、校园建设处、后勤保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参与,对学校部分教学、科研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安全检查。校领导检查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此次重点检查的实验室有48号楼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新建的学生琴房、45号楼广告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微波通信实验室和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查过程中,李新军副校长与实验室负责人深入沟通,仔细询问了解实验室的课程开设、承担教学科研项目任务、仪器设备开放运行、学生使用申请流程等情况。他强调,要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为核心,充分发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让更多师生受益。同时,李新军副校长还仔细查看了实验室暖气、门窗等室内环境细节,现场体验了物联网智能门禁系统授权后的使用效果,重点询问了实验室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并特别叮嘱各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寒假前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严格遵守上
2020-12-24
“携手前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线上国际学术会议圆满举办
(通讯员 姬德强 葛艳玲 李喆 张苏秋)2月23日下午,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联盟成员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联合举办以“携手前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线上国际学术会议,多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负责人、各相关研究领域的十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和学术组织成员等参会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与会嘉宾来自中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法国和坦桑尼亚,150余人在线参会。会议在社交媒体进行了同步直播。本次会议由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Khalid Taimur Akram主持。副主任Minahil Shawal Afridi女士首先向与会成员介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随后,各国专家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全方位阐述,呼吁全球各国加强文明对话与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Khalid Taimur Akram主持会议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本质进行了介绍和阐释。他指出,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不再是以往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单极世
2020-12-24
人文学院教师参加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三十七届年会
(通讯员 乐琦 摄影 刘德兴)12月5至6日,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三十七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现实指向与人文关怀”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此次会议由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主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杜寒风教授,文艺学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杜彩应邀参会。12月5日上午,杜寒风教授担任第一组分组讨论第一场主持人。下午,杜彩教授在第二组分组讨论第二场作线上发言,他的参会论文题目为《论电视纪录片的审美共通感》(与研究生刘雷合写)。12月6日上午,杜寒风教授在大会作现场发言,他的参会论文题目为《许杰鲁迅小说讲话中的小说人称论》。(编辑:阎玺)
2020-12-24
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道路自信”开展专题讲授与课程答疑
(通讯员 郑晓伟 丁娜英)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期学员课程围绕“四个自信”开展系列讲座,旨在帮助学员更加深刻地理解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战略部署的重要意义。12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洋老师就“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探索”内容进行专题讲授。12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成瑶教授和杨洋老师为同学们进行答疑,针对课堂内容进一步深入讨论,促进同学们形成系统化的思考。讲座课上,杨洋老师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道路方向探寻历史的梳理,揭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并在课程结尾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启迪和激励每一个青马学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锤炼政治品格,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心同向同行。答疑课上,马成瑶教授和杨洋老师分别就国家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民主集中制、十四五规划、对外文化传播、百年变局应对等议题与各位学员进行了启发式探讨。其中,马老师着重阐释了“道
2020-12-24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赴华为北京研究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许莹)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专业水平,12月22日上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代表赴华为公司北京研究所,开展“科技助力媒体融合发展”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导下,大家参观了华为公司北京会展中心,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发展现状、战略定位、使命愿景,重点学习参观了华为公司在5G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应用。现场体验了5G全球异地同台演出、VR虚拟现实、智能教育屏幕等最新应用终端,近距离感受高科技产品的魅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兴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企业生产经营、政府治理、社会生活、智能教学等各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将立足前沿科技,结合技术成果,在日常教学中立足新格局、融入新理念、传递新技术,将行业前沿深度整合于专业教育中,培养高水平、强技能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编辑:阎玺)
2020-12-23
“光盘行动”系列活动之“合你心意——盲盒光盘挑战”顺利举办
(通讯员:王琳、付蓉、齐雨菡、朱晓琦)12月11日至13日,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在校团委指导下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号召,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了三场“合你心意——盲盒光盘挑战”活动。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线上号召同学们使用“光盘打卡”小程序参与打卡,线下设计吉祥物“小盘子”形象吸引同学们参与互动,回答节约粮食、文明用餐相关问题并抽取盲盒,品鉴星光食堂三层档口美食。通过趣味十足的游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光盘行动的热情,传递了节约粮食的理念,促进校园内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此次活动共邀请165位师生参与,获得了师生群体的点赞推荐。同学们与吉祥物“小盘子”热情合影,表达对“光盘行动”系列活动的支持。“合你心意——盲盒光盘挑战”活动兼具趣味性与启发价值,在学生群体中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引导作用。2020级新闻学的秦颖冬表示:“活动用盲盒理念传递厉行节约、珍惜粮食的观念生动有趣,富有新意,我将在生活中继续坚持光盘行动的理念。”2019级传播学徐婉怡认为:“本次活动充分契合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看到同学们在朋友圈里晒出的光盘合影,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作为校团委“光盘行动”系列收官活动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16
/
8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