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0-10-13
“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国际高端网络论坛顺利举行
10月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与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与共同承办的“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国际高端网络论坛顺利举行。此次网络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两部分,围绕“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主题,聚焦于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与全球媒体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批判研究和学理探索,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讨论自疫情爆发以来媒体领域内涌现出的诸多现象以及后疫情时代下全球媒体的发展与布局。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主持。参会的各位国内外传媒学界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李本乾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姜飞教授、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 Fung教授、南加州大学Stanley Rosen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Terry Flew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Michael Keane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Stuart Allan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Tim Jordan教授、香港浸会大学John Erni教授、SAGE资深编辑James Skelding Tattle、科睿唯安高级市场
2020-10-13
我校本科生在SCI二区期刊《IEEE Access》发表论文
(通讯员 刘明君)近日,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弓雅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Acces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ulti-Band and High Gain Antenna Using AMC Ground Characterized With Four Zero-Phases of Reflection Coefficient”的学术论文。该期刊为SCI二区期刊,2019年度影响因子为3.745。论文第一作者为弓雅杰,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杨曙辉教授。该篇论文工作来源于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本科毕业设计,该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增强多频天线辐射性能的有源人工磁导体的设计”已被我校推荐参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AMC)的高增益、低剖面多频微带天线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四频段共面波导(CPW)天线和一个具有四反射零相位的AMC反射板构造而成,其中,CPW天线由一个“华表”状的主辐射贴片、缺陷地和若干个耦合寄生单元组成,工作频段为2.45、3.5、4.6和5.8 GHz。AMC反射
2020-10-12
我校毕业生主创作品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VR故事片大奖
(通讯员 许莹)金秋九月,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各项大奖正式揭晓,在VR竞赛单元中,由我校200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王海培担纲制片人和策划、200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范帆担纲编剧和导演的VR互动电影《杀死大明星》从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部优秀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VR故事片大奖,该片也是内地首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获奖的VR作品。《杀死大明星》海报VR互动电影《杀死大明星》片长20分钟,以密闭空间豪华别墅中的一桩凶案为背景,通过沉浸式剧场的观影模式,让观众亲自挖掘出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各人物交织展开的隐秘故事。作品形式新颖、视角独特,剧情跌宕起伏,推理逻辑缜密,互动设计巧妙,观感颇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首个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列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从2017年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率先设立VR竞赛单元,开始吸引全球众多影视公司、创作者、艺术家等投身区别于传统影视内容的全新创作,今年VR竞赛单元的入围作品更是包括了曾执导《狮子王》《钢铁侠》《马达加斯加》等影片的顶级导演的作品。(编辑:
2020-10-12
喜讯:我校扶贫项目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通讯员 孙浩)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前夕,教育部公布了第五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我校选送的“‘光明影院’构筑脱贫攻坚道路的‘文化盲道’”,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选。据了解,我校是此次获选高校中唯一一所今年新增的定点扶贫高校。评选会上,教育部各直属高校选送的70个各具特色、成果丰硕的扶贫项目分别进行8分钟汇报,所有参会代表当场进行打分投票。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1个高校扶贫项目和1个高校组团式扶贫项目获选。我校选送的“光明影院”项目以无障碍电影为载体,关切贫困地区视障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文化需求,怀揣公益之心,勇担社会之责,以精神扶贫、文化扶贫为切入点助力精准脱贫,构筑了一条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文化盲道”,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据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中推选会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五届。该推选活动旨在总结、提炼、推广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模式、成功范例、创新经验、工作成效,内容涵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精神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我校于今年8月开始汇总学校扶贫案例,从贫困地区深入度、贫困人口受
2020-10-10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党员开展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专题讲座
(通讯员 许莹 摄影 林立峰)为了让同学们深入认识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基本规律,了解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方法论,10月7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小报告厅举办主题为《正确认识网络舆论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讲座,主讲人为我校电视学院涂凌波教授。学院党委书记曹坤、分团委书记周曦、党政办老师许莹及50余名学生党员参加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丹琪主持。涂凌波教授围绕多个鲜活的舆论案例,并结合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内容,系统讲解了舆论、舆论引导、舆论与媒体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通过讲座,在场听课的党员同学学习了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现象,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和方法。讲座中,涂凌波教授请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党员,在内容创作和传播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通过创新理念手段方法,创作出舆论导向正确、思想艺术价值高、传播效果好的精品佳作。本次专题讲座让党员同学收获很大。2017级学生党员马朝阳表示,“讲座使我了解了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媒体是舆论的反应者,我们作为传媒人应该进行正面的网络舆论引导。”2017级本科生党员盛立言谈到,
2020-10-10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首期“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活动
(通信员 刘静) 10⽉7⽇下午,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了首期“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报告会。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应邀出席,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院长柴剑平,副书记杨莉,副院长刘开贤、孟放,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体教师、研究生,我校部分青年拔尖人才参加报告会。会议由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兼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主持。“数智讲堂”首期现场柴剑平院长首先介绍了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数智讲堂”学术沙龙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要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院教师科研⽅向交叉融合,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平,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同时强调今后要发挥学院自身的学科资源特色优势,做好交叉学科建设,服务学校“双一流”学科的发展,助力学校十四五“三个跨越”战略布局。柴剑平院长(左)康彤教授(中)方力讲师(右)“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活动的首讲嘉宾为获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康彤教授和方力讲师。康彤教授在报告《新⼀代数值地球发电机模式的理论与应⽤研究》中分享了地球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与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020-10-09
学校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学者座谈会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于然 缑宇 申皓文 刘安彤 王子杭 朱皓月)为进一步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指导性,谋划好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10月9日下午,学校在明德报告厅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座谈会由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宫承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高慧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洪生等校外校内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座谈会,为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庞亮首先从规划编制工作的整体进度、学校未来五年的总体考虑、规划编制工作的初步成果等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研究员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贺飞研究员与会专家学者在认真听取汇报和审读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后认为,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内容丰富,反映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完
2020-10-09
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在线召开
(通讯员 郑宏民)9月28日至30日,由新闻学院与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学习、阐释、践行”为主题,采用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日报社4家媒体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2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位专家与会。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陈作平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主任陈作平教授致辞本次研讨会分三天举行,陈作平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郎劲松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梦玉教授先后主持会议。会上,专家学者们就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理论渊源与时代价值展开讨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教授从习近平新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关系、习近平新闻思想与党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关系、习近平新闻思想与媒体形态及舆论引导格局新变化的关系三个维度阐述了对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内涵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雷跃捷教授认为,时代性是习近平新闻工作重要论述的基本特征之一,具体表现为四个重要特
2020-10-09
传递“媒”好未来公益活动成功启动
(通讯员 张海珍 摄影 索剑桥 王艺)为推进教育扶贫,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合校企教育资源,发起传递“媒”好未来公益小学项目。9月17至18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副书记毛建国、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蒋洁携校友企业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明君、中国传媒大学各级MBA校友、数十名合作机构负责人与传媒大学学生志愿者来到内蒙古察右前旗玫瑰营镇中心学校,通过物资捐赠、教育支持、公益直播等方式启动“传递‘媒’好未来”公益计划。该公益项目以公益助学、产业帮扶为核心,从目标学校贫困学生的知识教育、身心发展、艺术视野拓展、生活保障、地方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帮扶。国家贫困地区察右前旗玫瑰营镇中心学校地处偏远,学校学生半数为困难家庭建档立卡学生,其中不乏因家庭变故导致的留守儿童、孤儿等。“用爱播撒梦想,用心点燃希望”,薛永斌书记在传递“媒”好未来公益帮扶暨中国传媒大学MBA公益小学揭牌仪式上表示,学院将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从贫困学生的知识教育、心理健康、艺术情操、生活保障、产业脱贫等多个维度进行针对性帮扶,将脱贫攻坚落到实处。“乐善有恒,大爱无疆”,薛书记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继续关心支持
2020-10-08
我校教师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类授课竞赛中喜获佳绩
(通讯员 刘明君)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华北赛区)授课竞赛上,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李彬获得小组第二名,赛区一等奖。此次竞赛采取线上授课方式,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15所院校的26名教师参加了比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的十余名评审专家进行了网上评审。此次竞赛竞赛设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Ⅰ(低频)、电子线路Ⅱ(高频)、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五门课程,分西北、华东、东北、华北、西南、中南六个赛区。李彬老师参加华北赛区的竞赛,她讲授的课程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说课5分钟(介绍教学设计)、讲课15分钟,总时长20分钟,误差不超过1分钟。李老师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较强的临场发挥能力,得到了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线路教学与产业专家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会主办,每两年举行一次,旨在提高全国高校电子技术基础
2020-10-08
我校多部学生作品入围2020俄罗斯Big Cartoon动画节
(通讯员 张清越)近日,2020俄罗斯Big Cartoon动画节(The Big Cartoon Festival)官网正式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千禧合唱》从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官方竞赛国际学生作品单元(Official Competition Program –The Foreign Competition of student short animated films),《窝窝》《虫见月》《鲸落入黑夜》《醒梦》与《风筝》则共同入围特别展映单元。动画节官方网站截图《千禧合唱》是我校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尹畅、李君怡在陈天任、俞艾杉两位老师共同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该片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现实生活为蓝本,讲述了受下岗潮影响的一家钢铁厂落败后,一群小学生在厂子弟小学被合并拆除前努力完成毕业合唱的感人故事,反映了具有仪式感的离情别绪与关于人生选择的深刻感悟。《千禧合唱》海报《窝窝》是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李萌、王一清、李民慧、张贝楠、张桐健在李炜、高薇华两位老师共同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该片讲述了一个孤儿院女孩与意外
2020-10-08
我校《广告主蓝皮书》作者参加第二十一次全国皮书年会
(通讯员 陈怡)近日,第二十一次全国皮书年会(2020)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云南大学共同承办。由我校广告学院出品的《广告主蓝皮书》的作者代表,广告学院科研办副主任陈怡博士应邀参会并作主题发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高质量发展场景下的皮书研创、出版与传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院所、地方社会科学院、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智库等机构的领导和全国皮书课题组代表、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及媒体代表近500人与会,共同探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皮书如何进一步发挥功能与价值。在“人工智能与传媒产业的升级转型”平行论坛上,陈怡博士以“数字时代的广告主研究方法论”为题,分享了《广告主蓝皮书》15年来的研创历程、研究特色和研究方法。她表示,面向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主的数字化、社会性、适应性三大特征将呈现向深度演化的发展趋势。皮书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成果形式。二十多年来,皮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应用研究、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宽广的智库成果出版与传播平台。《广告主蓝皮书》是我校广告学院杜国清教授广告主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也是皮
2020-10-07
北京周报社向传播研究院发来感谢信
(通讯员 涂越)近日,北京周报社向我校传播研究院发来感谢信,感谢传播研究院对其《中国与非洲》杂志的支持,对两名非洲留学生Donatien Niyonzima、Daniel Oloo Ong’ ong’ a在采访报道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北京周报社的感谢信2020年9月6日-11日,受北京周报社《中国与非洲》杂志之邀,传播研究院非洲留学生Donatien Niyonzima、Daniel Oloo Ong’ ong’ a和来自电视学院的Vincent Mbonihankuye赴云南省麻栗坡县和金平县(均为外交部28年来坚持定点扶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实地探访。他们和记者团一道,完成了一系列专题采访,并运用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在杂志、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报道。记者团在麻栗坡县、金平县实地探访实地探访正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传播研究院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留学生参加活动。在感谢信中,北京周报社表示,留学生同学积极配合,守时、专注、认真,表现出较强的专业素养。留学生发表在中外媒体上的报道此次云南之行,是传播研究院非洲留学生将课堂所学专业技能付诸实践的具体行动,也是传播
2020-10-07
新闻学院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周恩来班征文大赛中获奖
(通讯员 陈铭)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全国周恩来班“读周恩来原著,写心得体会”征文大赛中,我校新闻学院2017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陈铭、李豪展同学分别凭借作品《温度》《海棠花间、故人永在》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新闻学院柳帆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本次大赛从征稿到最终决选,历时半年之久。初赛从全国62所学校提交的466篇征文作品中评选出20篇大学组作品入围复赛,经网络投票和组委会复评筛选出10篇作品入围决赛。最终,通过线上演讲确定获奖作品和名次。本次获奖的两名同学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五届“周恩来班”—2017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该班级于2018-2019学年先后获评“中国传媒大学优秀班集体”“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奖优秀班集体”。班级全体同学均参加了此次比赛,通过阅读原著,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并以此鼓励自己不断加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官方报道链接:http://www.enlaiban.cn/n5/c5650/content.html(编辑 王雷亭)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1
/
89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