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0-04-03
培训学院国际教育中心推进线上教学 强化家校沟通
(通讯员 张新越 胡鑫)疫情防控期间,根据教育部、学校“延期开学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培训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及时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2月24日起,课程安排实行线上教学,目前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为保障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课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国际教育中心结合班型特点,对比多家线上学习平台功能优势、平台网络线路的稳定性、技术安全与服务保障、界面操作使用便捷等方面,选用“云端课堂”并签署使用合同。在开学之前,国际教育中心对工作人员、授课教师、学生多次进行线上授课平台测试以及操作讲解,确保师生能够熟练操作使用线上平台。在每日授课前,学生工作管理小组提前到课督促学生上线,全程跟进平台教学状况,课后及时沟通并反馈线上平台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得线上平台教学工作更加贴切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与学习体验,专业教师对采用线上教学灵活的授课方式给予认可,在师生之间的互动答问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积极配合。另一方面,国际教育中心采取远程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多渠道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国际教育中心学生管理组特制定并下发了《国际教育中心关于强化家校沟通机制的通知》,加
2020-04-03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以线上教学为契机抓教改建设
自全校网上教学开展以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以此为契机,推动教改立项、慕课建设,积极探讨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新方法。学院首先抓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在积极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同时,着眼长远为线上教学的未来创新发展做好准备。学院秉持“竞先”校训,鼓励老师们勇敢尝试教学改革,通过老师们的积极申报,已获批一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慕课、慕课课程群等项目,在学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为保证线上教学顺利进行,学院多次召开网络会议与各系讨论线上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预估困难,制定应急方案。学院领导、教学办公室、学生办公室和班主任们成立联络组,相互密切配合,关注同学们的线上教学情况及思想动态,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教学秘书每日在学院院务群进行统计核实,提前发送《线上教学安排》。学院目前开设71门线上课程,其中使用腾讯会议32门,腾讯课堂15门,雨课堂6门,中国大学慕课SPOC平台6门,钉钉3门,哔哩哔哩直播4门,虎牙直播2门,还有部分课程通过瞩目会议、百度云、微信、QQ等平台进行。学院鼓励老师们积极分享交流经验,有老师尝试使用多平台组合的方式,如:中国大学慕课SPOC+雨课堂+微信,
2020-04-03
“研究生论文写作云端大讲堂”继续开讲
(通讯员 周思涵)4月1日傍晚,“研究生论文写作云端大讲堂”第2讲如约而至,讲座题目为《聚焦、对话、创新:学位论文的选题和问题意识》。第2讲讲座嘉宾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杂志主编刘海龙教授。刘海龙教授从“为什么要读你的论文”、“为什么选题被否定”两个问题讲起,进而结合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进行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如何做到创新独特,并逐一列举学位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写作规范与常见问题。最后与同学们分享如何阅读学术文献、如何寻找相关文献、如何记学术笔记,等等。讲座由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教授主持,使用钉钉群在线直播,群内全程超过800人同时在线听课,同学们用发送弹幕的方式与老师实时交流互动。还有同学分享屏幕在ZOOM以及其他平台,让更多人同步在线学习,形成了超千人参与的“云端大讲堂”。为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和写作质量,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和论文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研究生院认真履行教育部、学校关于“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部署,经过前期调研与安排,自3月份起
2020-04-03
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学系第二党支部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乐琦 麻哲齐 尹晓雪)2020年3月28日至30 日,我校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学系第二党支部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在疫情期间组织党员开展“云览展馆”活动。支部党员通过支部书记麻哲齐在党支部微信群中推送的“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根据自身兴趣,由党员在270余项展览中任选主题自主观展。党员们参观的博物馆包括故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桂林博物馆等十余所博物馆,主题展厅包括“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主题展览”等。数字媒体传播日新月异的今天,大家足不出户亦可云览世界。全景展馆、数字展厅、文物陈列等,三维立体场景重现,让人自由“穿梭”其中。大家在观展后,敞开心扉,彼此交流心得。支部党员王敏在参观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之后不仅感叹:“线上展览既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又使我意识到自我提升方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在这全国戮力同心抗击疫情的时刻,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自我提升是我们青年人最应该做的事。”支部书记麻哲齐更是在参观完意大利相关的展品之后,结合当下时事说道:“当前,意大利疫情蔓延,情势严峻,中国积
2020-04-02
人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举办线上主题活动
(通讯员 乐琦 王琳 杨韶媛)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月27日至3月30日,人文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号召,组织了“居家抗疫,不负春光”主题活动,来自江西、福建、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党员学生们积极参与,与大家分享家乡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的美丽春景,在花朵照片中共享青春活力。本次活动以线上交流形式开展,活动主要有两项内容:云上赏花赏景及居家抗疫经验交流。支部全体学生党员作分享介绍,讲述家中的植物花卉故事、介绍所在城市的市花、所在地区的特色花卉和时令花卉等,借花与景的生命力抒发真挚情感,传递青春正能量。在活动中,支部党员学生们分享了各式不同的花卉风景,并表述了分享缘由,这其中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的迎春、“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的桃花,还有家中栽种的长寿花,奶奶菜地边小路上的“幸运花”,老家三月的油菜花海,偶然买来的一株小花等,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温馨动人的话语,每一处风景之中都满载着支部党员们用心观察生活、观照生命之情,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本次线上主题活动以花连接真挚情谊,用景讲述温馨故事,在党支部全体党员之中
2020-04-02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线上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通讯员 孟蝶 尹盼盼)在举国上下共同抗击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支援湖北、支援武汉,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凯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及中国传媒大学“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号召,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特组织参观全国首家“5G智慧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用特殊的学习方式与“武汉在一起”。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国家一级博物馆、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藏品最为丰富、科研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被誉为“湖北客厅”,是武汉的掌中宝、东湖的璀璨明珠。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6万余件(套),以青铜器、漆木器、简牍最有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国宝级文物16件(套),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精心策划了此次云参观活动,支部全体党员于3月25日开始陆续登陆参观。党支部书记祁锦轩表示,自己之前在武汉市上大学时曾参观过湖北省博物馆,但此
2020-04-02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1年国家公务员备考指导线上讲座
(通讯员 张利春 韦欣宜)2020年3月31日晚19点,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中公教育开展的2021国家公务员备考线上指导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的“春暖花开·职等你来”综合备考的院校公益讲座的第一场,旨在使学生充分利用在家隔离学习期间,充实自我,提升就业能力,同时也是学院对毕业生就业实行帮扶工作的一项。讲座由中公讲师郭倩主讲,五十多名经管学院同学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国考作文的解题思路展开,具体分为历年真题、考情分析、评分标准和真题示例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历年真题”中,郭倩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从2014年到2019年国考的所有写作真题,让同学们对国考中的写作题有了大致了解。在第二部分“考情分析”中,郭老师针对国考写作题的题型、分值、字数要求和主题选取等具体信息进行了阐释。国考写作题的题型一般以话题作文为主,且以一句话命题为主;题目分值为35-40分左右;字数要求一般为1000字至1200字;作文主题一般会和国家大政方针、时政热点有关。在第三部分“评分标准”中,郭老师指出国考写作的评分标准有卷面、立意、标题、论点、结构、内容、语言七项。卷面的要求是整洁,
2020-04-01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记者 王维家)3月31日下午,校党委理论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学习会由党委书记陈文申主持。学习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全文,学习了教育系统首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会上陈宝生部长的讲话要求。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驰援湖北的4.2万余名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的信任、肯定和鼓励,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更加自觉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在发言中指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要按照陈宝生部长“广学、深悟、精推、力行”的要求,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干部选任等各项工作中。一是用鲜活事例教育学生。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鄂
2020-04-01
离退休人员党委开展同心抗“疫”网上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赵晓真)为深入贯彻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精神,离退休人员党委按照北京市教育工委《关于在抗击疫情期间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同心抗“疫”网上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召开了离退休人员党支部书记网络视频会议,布置开展网上党日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及要求。离退休各党支部利用微信群网络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了同心抗“疫”线上主题党日活动,保证组织生活不断线、党员学习不断档。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凝心聚力,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明光里党支部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疫抗疫的重要讲话,并就讲话内容发表学习体会和心得。支部书记张巨才老师鼓励大家继续创作有关抗疫主题的诗词、绘画和书法作品等,增强信心、弘扬正能量。党员们谈起了身边在抗击疫情中出现的“小人物”感人事迹和近两个月的居家生活,分享了居家阅读书单和追剧体验。大家弹琴唱歌、晒美食晒花艺,其乐融融。党员冯宋彻老师撰文《我的居家生活》,用平实的笔触记叙了疫情发生以来的居家
2020-03-31
新闻学院王军老师悉心关爱留校学生
(通讯员 南秀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留校住宿的学生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对象。我校新闻学院2016级传播学班主任王军老师对班里两位留校学生倾注了不少心力。2016级传播学辛晴、王瑞雪两位同学自寒假起留校至今。王军老师不时与两位同学交流,了解她们实习、论文和宿舍生活情况。两名同学作为2020届毕业生,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加上挂念家人,产生了一定的不安和焦虑情绪。王军老师一方面耐心疏导她们的情绪,另一方面分别请两名同学家乡朋友走访他们的父母,向家长说明学校的防疫工作安排和要求,邀请家长配合学校一起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请她们安心留在宿舍,坚持到最终战胜疫情。3月18日,王军老师携带防疫和生活物资,来校看望两位同学并进行了深入交流。王老师鼓励她们不惧眼前的困难,合理运用在宿舍生活的时间为自己“充电”,积极迎接毕业。王老师为有意前往深圳从事营销工作的辛晴同学推荐了在腾讯广告部工作的校友微信,引导准备考研的王瑞雪同学多看老师的论文、著作等。此外,王老师还为她们推荐了十部暖心治愈系列电影。通过班主任的悉心沟通,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所缓解,也坚定了积极面对疫情带来困难的信心。(编辑 王雷亭)
2020-03-31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探索线上读书分享会
(通讯员 吕欣 李美慧)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响应教育部、学校号召,积极组织师生进行创新性探索与实践。近期,学院研究生导师吕欣牵头,尝试将研究生线下定期举行的“奇点读书分享会”搬到了网上,受到学院乃至校外师生的广泛欢迎。第六期活动不仅吸引了学院各专业研究生同学,很多大一学生、海外留学生以及来自河北师大、广州商学院的部分师生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每周一次的“奇点读书会”通过精选书目、分配选题、同学分享、导师点评、读友讨论、演讲视频与读书笔记分享等形式,努力在学院构建起“热爱阅读”“探索新知”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同学们的自我学习兴趣与能力。读书会目前已分享的图书有《人类简史》《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动机与人格》《乌合之众》《链接》《巴拉巴西成功学》等,举办的文化活动包括“中国茶道”“咖啡文化”“健康管理”等。后续即将分享的书籍包括:《情感 AI-共情媒体的崛起》《智慧的疆界-从图灵机到人工智能》《规训与惩罚》《乡土中国》《认知与设计》《七堂极简物理课》《心流 : 最优体验心理学》《
2020-03-31
我校图书馆再向师生开放试用7个数据库资源
(通讯员 南玉霞)近日,我校图书馆引入了7个数据库平台,面向师生开放试用。新引入的数据库平台包括“QQ 阅读平台”“新学术 SCI 期刊精 选整合平台”“新学术全球学位论文精选整合服务平台” “J-Gate 全球期刊发现平台”“中国经济社会大数据研究平台”“新冠疫情与经济研究库 CSMAR”和“文献管理软件 NoteExpress”。这些数据资源内容丰富,涵盖了电子正版图书、全球130多个国家期刊、SCI刊源刊物近六年的出版数据、博硕士论文精选、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新冠疫情与经济研究数据、参考文献管理工具系统等。这些数据资源的开放将为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学习、科研工作、撰写论文等提供强大助力。
2020-03-31
段鹏副校长出席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全院视频大会
(通讯员周丽娜)3月30日14时,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通过WeLink系统召开全院年度第三次网络视频大会,通报学校、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布置教学、科研相关工作。段鹏副校长、科学研究处贾秀清处长应邀出席视频会议,会议由范周院长主持。段鹏副校长代表学校就科研工作作讲话。他首先对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一直以来的科研工作予以充分肯定,随后从四个方面对我校科研工作进行了通报,并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要求。第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正在进一步修订科研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将充分考量教学、科研等诸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第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科研工作需要研判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做好学术积累和沉淀,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第三,各学院要主动积极打造重量级科研平台。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应在已有的文旅部研究基地等智库平台基础上,努力打造更高水平国家级智库,发挥更大影响力;第四,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段鹏副校长指出,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在过去的一年,无论是科研经费,还是科研贡献分值,均在全校名列前茅。新学期伊始,即便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第一季度的科研仍表现突出,希望学院再接再厉,在新的一年,科研工作能够“百尺竿
2020-03-31
研究生院制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视频预答辩要求及流程
(通讯员 王晓云)根据教育部做好2020年上半年毕业研究生学位授予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研究生院近日制定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线上 视频预答辩要求及流程,并通知各培养单位遵照执行。 通知规定,线上视频预答辩应在保证学位授予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应符合《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的相关要求,预答辩的申请手续要完备,预答辩学术水平和组织程序须与线下预答辩一致。 通知推荐了相关线上视频会议软件、线上匿名投票软件等可能在预答辩中用到的工具,要求各学院须制作软件使用指南,进行相关措施宣讲和软件使用培训,并提前一周将预答辩要求、软件使用方法与答辩人相关材料等分发给预答辩专家组成员。各学院负责督促答辩人和专家组按时上线进入视频预答辩会场。通知要求,答辩人在陈述、回答提问全过程当中应保证网络畅通,图像清晰,声音连贯;答辩期间,答辩人与专家组应全程在线,摄像头要处于开启状态,以便全程录音录像保存。审议与投票表决环节由专家组单独召开内部视频会议,要求保留专家组所有成员同时在线的视频截图和投票结果截图。表决后,全体人员重新进入视频预答辩会场,预答辩专家组组长宣布表决结果和决议。(编辑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4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69
/
88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