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0-02-18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课程正式上线
(通讯员 周丽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应对学校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的整体安排,配合前两周的读书周活动,丰富教学形式,并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社会认知等,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织学院老师录制了网络课程,方便学生线上学习。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共组织20余位老师,录制四门通识课程,共36讲,老师们纷纷克服时间紧、设备不足、录制条件有限等困难,保质保量完成全部课程的录制。经过后期剪辑、制作,现全部课程已完成,并于今天通过哔哩哔哩网站和百度网盘每天推送三讲。四门慕课采用“1+1+X”学习方式:“1”为范周老师主讲的“通识慕课九讲”,为各专业必学课程;“1”为不同专业系学生必学本专业课程;“X”为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的课程。慕课学习期间,学院还将组织学生观看、反馈意见或建议、做好笔记等,以便学院网络教学试水的成果能够落地。(编辑:阎玺)附: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疫情防控期通识慕课目录:通识教育九讲网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627512?from=searchseid=7028032311172849181
2020-02-18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抗击疫情征稿活动佳作不断
(通讯员王云涛 容丽瑶)疫情防控战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举办的抗击疫情征稿活动也已圆满落幕,学院师生以及许多社会人士皆在这次活动中发挥所长,为这场防疫战传递了智慧与力量。活动自开展以来就备受学院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作品稿件纷至沓来,每一件作品都传递着大家对打赢这场防疫战的坚定决心,流淌着对千万同胞的热切关怀,为社会带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目前,最新也是最后一批优秀投稿作品已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微信公众平台AnimarsCatcher上展出。本期作品包括展现抗击前线的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疫情中百姓生活的海报和漫画,富有生气的画面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胜利的信心。其中更有反思疫情,呼吁保护动物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学院师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海报作品 作者:19级游戏艺术 慕广然海报作品 作者:19级动画艺术 杜清宇海报作品 作者:19级三维动画 薛静薇海报作品 作者:19级动画艺术 庄凯婷海报作品 作者:19级三维动画 白悦彤海报作品 作者:18级数媒技术 缪蓓蓓海报作品 作者:19级动画艺术 赵相锬漫画作品 作者:19级动画艺术 李萍漫画作品 作者:19级三
2020-02-17
校领导深入一线检查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坚守岗位员工
(记者 王维家)2月16日,星期天,下午4时,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一行,先后来到学校南门门岗、梆子井大学生公寓、国际交流中心、学校北门门岗、校医院、北苑餐厅、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和中蓝大学生公寓等地,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员工,感谢他们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党政办、纪委监察处、保卫部、后勤保障处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陪同。雪后的北京,寒风呼啸,气温走低,校园一派宁静,但是,学校处在防疫一线岗位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尚未开学而稍有懈怠,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守护着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安宁。在学校南门、北门门岗,校领导都要仔细查看大门口出入车辆及人员管控、入校登记、体温检测、防疫消杀等工作。并同门卫人员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和身体情况,嘱咐他们注意防寒保暖,加强自我防护。在梆子井大学生公寓、中蓝大学生公寓和国际交流中心,校领导详细了解公寓管理措施,了解留校学生情况,特别是留校学生体温检测与消毒,并同留校学生亲切交谈,叮嘱他们平常要多开窗通风,多看书,勤锻炼。在校医院,校领导详细了解了医护人员力
2020-02-17
戏剧影视学院同学利用专业特长致敬防疫战士
(通讯员 武瑶)近日,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团委响应学校对于抗击疫情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号召2019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发现身边为抗击疫情奉献的身影,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描绘突破城市的家国大爱,绘制防疫主题海报,形成了多幅作品:展现了白衣天使、志愿者、军人警察、基层干部抑或是防疫站医生母亲的形象。▲19戏美王蒲奕珂:在抗疫面前,我们有强大的国家守护,有告别亲人逆行的白衣天使,有不畏危险请缨上阵的志愿者,有坚守岗位的军人警察,有落实疫情工作基层干部,我们在这次疫情战役中或平凡或伟大,都在尽自己的全力去守护国家。身为传媒人,我们用我们擅长的绘画、影片、播音给予大众鼓励和安抚。武汉加油!中国加油!▲19戏美马鹏程:老妈是防疫站的医生,每天都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她要在火车站为每一位旅客量体温,对发烧的旅客进行检查。每天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们经常被口罩勒的呕吐甚至昏倒,但是也一直坚持每天七八个小时工作。愿疫情早日结束,她们能好好休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19戏美梁雪琪:2020年注定让人记忆深刻,有多少人胆颤心惊地度过。天灾人祸躲不过,遇到了也不要怕,拿出所有的勇气去面对,尽管过程会比想象的艰
2020-02-17
人文学院举办“风雨同心∣来自防控一线的人文小白杨家乡故事”征文活动
(通讯员 乐琦)疫情当前,我校人文学院的同学们虽遍布全国各地,但风雨同心。在学校统一部署和学院周密安排下,众多同学正在与亲人共同抗疫,并开启了“书香人文阅读季”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同学的家人正奋战在家乡抗疫第一线,他们中有的是医务工作者,有的是社区工作者,还有的是警务工作者……广大人文同学们希望给一线的家人以致敬与关爱。为此,人文学院党委面向学院全体同学(含在读生、已毕业校友)开展“风雨同心∣来自防控一线的人文小白杨家乡故事”征文活动,希望广大人文学子拿起手中的笔,记录最真实的抗疫故事。人文学院将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学院网站开辟专栏,刊登“风雨同心∣来自防控一线的人文小白杨家乡故事”系列文章。(编辑 王雷亭)
2020-02-17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为学校捐赠一批防疫物资
(通讯员 周丽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天仍有很多工作人员奋斗在一线,防疫物资尤其是口罩极其紧缺。鉴于此,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向全院发起“为学校捐赠口罩”的倡议,号召学院师生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学校打赢抗疫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全院师生各尽所能,范周院长率先垂范,联络社会各界朋友和校友寻求帮助,几位院领导也多方寻求资源和渠道。正在美国访学的齐骥和田卉两位老师跑遍了所在城市各大超市和药店,终于买到一批口罩寄回国内。正在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读博的我院硕士毕业生王若晞同学,用自己的生活费买了一些口罩从悉尼寄回母校。2018、2019级文化产业辅修/双学位社会班的同学们多方筹措,寻找货源。最终,2018级文化产业辅修/双学位班史振亮同学提供货源,朱萍萍、俞萍、雷洋、叶腾飞、唐颍,孙雅芳等几位同学出资捐赠了一批珍贵的医用口罩,目前这批口罩已经到货。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海外访学教师、读博学生及辅修/双学位社会班同学、学院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通过接受捐赠、购买等方式,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共为学校筹集口罩2000只。2月16日下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敏代表学院将这些口罩送到学校
2020-02-17
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会组织防疫标语征集主题活动
(通讯员 陈思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提高自我防护和明辨信息的意识,我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会组织2018级和2019级新媒体研究院和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的同学共同参与防疫标语主题征集活动,为抗击在疫情一线辛苦付出的医务工作者、患者和志愿者加油鼓劲。同学们热情高涨,写下了以下不同类型的防疫标语:辟谣:“网络谣言要明辨,自觉抵制莫要传,勤洗手来口罩换,定能打赢防疫战”“网络信息多纷杂,心平气和多审查,面对疫情不恐慌,不信谣来不传谣”。防控疫情小知识:“居家办公勤通风,冠状病毒去无踪;按兵不动家里蹲,疫情很快是浮云”“全家戴口罩,胜过吃补药,日常勤洗手,病毒不能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疫情狙击,你我有责;科学防控,你我尽责;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举国之力撑武汉,众志成城抗疫情”。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会将继续配合学校和中心展开防疫工作,引导学生关注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的疫情通报,理性思考,传递青春正能量,坚定学生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团结一心,共同抗“疫”。(编辑 王雷亭)
2020-02-17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同学积极积极参与“战”疫志愿服务
在学校的安排与号召下,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生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防疫志愿服务活动,尽己所能为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来自安徽省安庆市的2017级传媒经济专业秦缘和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的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陈玲琳两位同学,在各自家庭所在地村委会参与志愿服务,负责村里返乡人员与离乡信息的记录工作,在村口设置关卡测量体温,协助登记来访人员信息,并进行宣传劝诫等工作。来自山东省淄博市的201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赵睿琦、贵州省六盘水市的2018级传媒经济专业刘毅洋两位同学分别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工作人员指导下,检查来往行人、测量体温,劝返外来人员、劝说居民少出门。201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金尚遒于1月29日出发前往其父亲所在单位韶赣高速公路中心参与志愿服务,期间多次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参与过往车辆登记、检查等工作,总时长约20个小时。自疫情发生以来,在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密切的关心和指导下,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各班积极配合防疫工作,遵守当地防疫规定,自觉做到居家防护隔离,不信谣不传谣,不返京不返校。学生志愿者们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精神,怀揣满腔热情、坚定地投入到当地社区、村委会的防疫第一线
2020-02-17
人文学院全力推进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线上教学工作
(通讯员 乐琦 贾静)近日,人文学院严格按照学校教务处《关于我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精神,已于2月8日完成了本科教学2020年春季学期7类,共计91门次课程,42名任课教师的线上教学信息统计、线上教学培训工作,并创造性地推进具有人文特色的在线教学工作。学院本科教学办积极组织全院教师开展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畅课、超星等学校推荐的各种在线教学软件工具的学习,全体教师上下齐心、积极配合。除此之外,学院还主动寻求社会合作,引入中国电信等供应商的云课堂、云会议平台,与已有线上教学平台、工具互为补充,以确保线上教学的高质量实施与完成。教师们在这段时间里,对各种工具逐一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测试、比较,极大地拓展了教学视野,提升了线上教学的认知度和实操性。此外,由本科教学办公室办牵头,组建了学院专门的线上教学研讨微信群,邀请学院内有丰富慕课教学、远程教学经验的教师,为老师们进行在线辅导,随时解答老师们关于软件平台工具的使用问题,并在教学设计、课程环节以及应急预案等方面予以详尽指导。线上微信群的搭建,进一步营造了全院教师参与线上教学的氛围,提高了教师的线上教学积极性,更提
2020-02-16
艺术研究院组织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
(通讯员 舒敏)按照疫情期间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我校艺术研究院组织学生,发挥研究院“艺术史论”“艺术批评”“传媒艺术学”不同的专业特色,并结合个人特长,创作了多种多样的作品参与“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大学生在行动”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各支部党员同学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展线上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共收到随笔6篇、诗歌5首,诗朗诵MP3作品、手工、图像合成作品等各 1 部。研究院团委也积极开展网络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微信群、电话、短信等方式将学生组织起来,学生共创作了随笔3篇、摄影作品3幅等(以上作品专报学工部)。同学的努力创作,展示了研究院学生党、团支部的号召力、学生对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同学们通过作品表达自己对疫情和前线医务工作者的关心,也展示出传媒学子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编辑 王雷亭)
2020-02-16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录制视频支持战“疫”工作者
(通讯员 王雨晨 刘明君)2月13日,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过微信公众号“传媒工科生”发布推送“青春战‘疫’为爱发声|情人节特辑之表白战‘疫’情”,录制视频为“逆行者”们加油。活动中,学院多名本科生高举写着同学们心声的字牌录制短视频,说出对一线战疫工作者的支持感言,接力表白医护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以及后勤人员,向“最可爱的人”大声说出心中的感谢与敬佩,为他们加油助力。传递了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的温暖。此外,疫情防控期间,众多企业推行线上招聘活动。为帮助毕业生适应线上招聘形式,保障他们顺利就业,学院发布“信通就业|招聘信息每周一览”,汇总本周最新招聘信息,为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保驾护航。(编辑 王雷亭)
2020-02-16
传播研究院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助力毕业生线上就业
(通讯员 汪立宝)疫情防控期间,按照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一切现场招聘活动暂停。为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助力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求职和职业发展,服务用人单位的招才引智需求,我校传播研究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扎实做好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各项招聘信息的推送宣传,帮助毕业生线上办理就业手续和证明材料等。 此外,研究院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面向校友广泛征集用人单位信息,目前已向毕业生推送腾讯、英特尔、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德邦快递、新片场集团、人民日报社等多家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并由校友进行内推,不断提升就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湖北籍毕业生,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一人一策”的帮扶制度,根据每位毕业生求职意向和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进行“一对一”指导和推荐,与毕业生们一起携手防控疫情,助力线上就业。(编辑 王雷亭)
2020-02-16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师生以多种方式投入抗“疫”战
(通讯员 陈文玲 杨红 杨剑飞)疫情发生以来,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的师生响应国家与学校的号召,以多种方式积极投入抗“疫”作战之中。为充分发挥党员为社区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社会学系教工党员冯波教授积极报名参与了所居住社区育新花园社区的在职党员、双报到党员疫情值守活动。育新社区党委书记马琳对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在内的双报到党员的奉献精神表示了衷心感谢。艺术管理系蒲剑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武汉大学北京校友会定向捐款活动,向武大附属医院捐款人民币1000 元,以实际行动参与湖北省武汉市一线战“疫”。蔡晓璐老师全程参与“康宝电器助力武汉战胜情”消毒柜捐赠工作,主要负责对接武汉当地医院及基层社区。截止到2月1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等9家医院、街道办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陆续收到捐赠的消毒柜,并相继投入使用。文化产业管理系田卉、齐骥老师和王若晞同学,虽身在国外访学,但时刻心系学院师生健康,他们正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购买口罩,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专业制片管理班的邵英、张艺玮、王润卓、李仪军等同学积极捐款,何梓鑫同学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为防止疫情的扩散作出了新时代大学生
2020-02-16
人文学院捐献医用口罩 支持学校防疫工作
(通讯员 乐琦 赵莹)全国“防疫战”打响之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位师生的心。在学校党委统一部署之下,学校上下动员,全力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健康。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疫工作,物资供应是重中之重,学校安保、后勤、校医院等部门是学校的“防疫”一线,每日口罩需求量较大,在全国防疫物资优先供应湖北的情况下,学校防疫物质供应紧张。在这非常时期,人文学院领导和防疫工作组老师多方联络、积极寻找正规可靠的口罩供应渠道,通过捐赠出资购买6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目前这批口罩已全部捐献学校,用于支持学校防疫工作。人文学院防疫防控工作组希望切实为学校做点儿实事向奋战在学校防控疫情第一线的最美医务工作者、后勤工作者、安保工作者致敬。人文学院将全力做好当前防疫防控工作和各项常规工作,以积极饱满的热情迎接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最后胜利。2020年2月16日上午,张晶院长代表人文学院师生向学校捐赠口罩,马少刚院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3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83
/
88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