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03-05
    人文学院狠抓防控期各项工作 积极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
    (通讯员 乐琦 赵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持续蔓延,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新形势。目前,人文学院有50多名国际学生在世界各国等待开学返校, 21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分布在韩国、日本、美国、巴西、英国、塞尔维亚、荷兰等10个国家,其中,有5名志愿者服务到期,准备回国。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新形势,学院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大力加强对国际学生、海外志愿者的关怀。学院刘首兵副书记专门嘱托相关师生,一定要对海外志愿者的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怀,务必及时上报志愿者回国行程。学院党委在“人文学院工作群”中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防疫形势,重申了学校的要求,特别强调“导师责任制”,要求全院师生“在关键时刻,遵守所在地的政策法规,务必如实上报出行及健康信息,遵守学校的各项防疫举措”。号召导师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对学业进行指导。下周开始,我校“线上教学”将全面启动,为保证学院工作顺利进行,人文学院党政办、本科教学办、研科办老师时刻在线,保证沟通及时、交流顺畅、服务到位。本科教学办、研科办组建了专门的网络教学交流群,服务教学科研,随时解答师生远程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同时,院长、书记领衔成立多个工作小组,布置学科评估、新文科
  • 2020-03-05
    我校举办线上雷锋主题展览致敬抗疫一线“雷锋”
    (通讯员 南玉霞)当前,全国防控疫情初步呈现向好的态势,但是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许许多多“雷锋”依然奋战在战疫最前线,他们不畏危险、一往无前、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着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7周年之际,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特别组织策划《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线上主题展览,同时推出全国交通广播播出机构联合策划《听见雷锋》雷锋原声系列短音频,用我们的方式向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雷锋”们致敬。展览内容分为“聆听·雷锋的故事、讲述·雷锋与汽车、遇见·身边的雷锋”三部分。“聆听”部分提供6个短音频讲解故事,每个时长3分钟左右,包括雷锋原声、讲解员讲述、声音版雷锋日记等。雷锋精神是时代的感召,是不朽的丰碑,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学习雷锋精神,就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鲜活案例。踏着时代的旋律,与雷锋同行,与文明携手,为疫情防控阻击战鼓劲加油。、欢迎广大师生扫描二维码,通过线上方式听
  • 2020-03-04
    图书馆发布在线服务指南助力防疫期间教学工作
    (通讯员 南玉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图书馆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梳理在线学习资源,先后免费向师生开放几十个数据库,为师生在线学习提供服务。按照3月4日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部署,为方便师生使用这些在线资源,快速找到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图书馆编制发布了《在线服务指南》,助力防疫期间教学工作。《指南》对本科学生常用数据库进行了梳理,内容包括电子书、查阅报刊文献、阅读学位论文、图片鉴赏、英语学习等。为方便师生使用这些数据资源,《指南》提供了三种远程访问方式,通过“图书馆远程访问系统”可以使用图书馆购买的所有数据库,通过“学校远程访问系统”可以使用部分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通过“ARSI远程访问平台”可访问CARSI 认证的电子资源。为帮助广大师生更好地开展在线学习,图书馆还推出了多项服务内容:使用“学习通”手机客户端,可以实现个人借阅信息查询、馆藏查询、电子资源阅读、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使用大雅论文检测系统实现论文查重;使用图书馆新引入的“维普掌上题库(微信端)”、“MyET和MET口语练习平台”实现自我考试测验和口语练习。为教学一线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是图书馆的重
  • 2020-03-04
    离校不停学,中传师生在行动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延期开学后,中传学子的学习怎么办?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部署下,我校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传媒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本科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不离家不返校”、“离校不停学”、“有序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以质量为核心”四项原则,保证中传师生的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离校不停学,教务作保障在接到学校延期开学的通知之后,教务处立刻开展了疫情期间教学的调整工作:本科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各学院之间的沟通、为延期开学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提前做准备、工作日志记录等。“所有这些都事无巨细,基本上从早到晚一直持续进行,有时也会工作到夜间十一二点。”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说。最大的困难则是面对近2000门次的课程,如何确保在延迟开学期间,科学、合理、有序地安排课程教学工作。“首先是不能确定返校的具体日期,如果延期开学超过两周,必须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否则大量的课程延后开课,后续的排课运行是无法承受的。”贺小飞说,“我们做了两手准备:一是两周内就能返校,可以按照既定方式开课。如果超过两周,则要启动线上教学。”教务处老师们
  • 2020-03-04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举办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竞赛
    (通讯员 张朋)为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见》,引导学生增强依法防控的观念,学习和掌握疫情防控相关法律知识,2月14日至3月2日,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委和法律系联合举办了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竞赛,全院共有65名本科生、研究生和双学位学生报名参加。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于2月22日举行,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展开,题型分为客观题和论述题两类。客观题得分自动生成,主观题由法律系主任郑宁副教授、周丽娜副教授和程科老师三位老师组成的评委组进行打分,最终选出总分前20的同学进入决赛。2月28日下午,决赛在“萝卜开会”APP上进行,以直播形式开展,分为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两种类型,其中20道判断题由选手抢答完成,案例分析题分为民法类、刑法类及行政法类,由选手抽签选出两题完成,并由评委老师打分,根据总分高低决定名次。3月2日,三位评委老师在微信群里对选手案例分析题的回答情况进行了点评,并揭晓了获奖名单。梁译方获得一等奖,杨映瑜、张宜葳、施惠文获得了二等奖,卢巧彬等六名同学获得三等奖,陆茗露等十名同学获得优秀奖。为了办好这次比赛,主办方
  • 2020-03-04
    教育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属高校组组长魏士强一行来校调研指导
    (记者 阎玺)3月3日下午,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属高校组组长、思政司司长魏士强,教育部思政司维稳处副处长庞谦一行来到我校,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陪同调研。魏士强司长一行先后查看了保卫部中控室、一号楼健康观察区、中蓝大学生公寓、中传国际交流中心、校医院、食堂,听取了学校关于校门管控、隔离区设置、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留校师生及留学生工作、校医院防疫期间接诊情况、餐食供应、物资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汇报。魏士强司长对我校疫情防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向我校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志表示慰问。他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学校党委要进一步严格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学校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魏司长强调,要严格按照“五个一律”的要求做好校园管控,防止疫情输入;要做好各类应急预案,按要求做好隔离区设置;要坚决落实“一人一案”的工作要求,强调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返校;要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多渠道筹备物资。魏司长同时指出,近期境外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按照“外防输入、内
  • 2020-03-04
    人文学院师生党员爱心捐款助力战疫情
    (通讯员 乐琦 王庆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学校党委对广大党员的号召,近日,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开展支持疫情防控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援战疫。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人文学院党委面向学院全体师生党员发出“为武汉加油,抗击疫情”的倡议,迅速得到积极响应。学院师生党员踊跃捐款,奉献爱心,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此次捐款遵从自愿原则,量力而行。学院党委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广大党员师生积极响应、起而行之。特殊时期,通过微信转账、网上银行等形式进行捐款,截至3月3日,全院146名党员师生累计捐款金额20231元(其中,前期各种途径捐款8502元,此次捐款 11729元),所捐款项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参加捐款的师生党员纷纷表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作为共产党员,定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守初心、担使命;定与全国人民并肩作战、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坚决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全面胜利。除捐款外,人文学院许多师生党员还参加了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团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编辑:阎玺)
  • 2020-03-03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抗击疫情”专题活动
    (通讯员 何震 郝兰芝 李力雄 倪红莉)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了系列“抗击疫情”活动。2017级研究生党支部在线开展“抗击疫情,集五福”活动,2018级研究生党支部举办“我为抗疫建言献策”征集活动, 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科学防疫”线上专题学习会。“抗击疫情,集五福”活动号召各党员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自己在家隔离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五福”包括“读书福”“健康福”“专业福”“全家福”“爱国福”。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分享了在家学习、读书、陪伴家人、锻炼、关怀湖北同胞等经历,传递正能量,温暖四方心。“我为抗疫建言献策”号召学生党员对所在社区、村庄的抗疫活动建言献策,共克时艰。“建言献策”主要汇总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村中老年人疫情期间文化生活匮乏,建议举办一些线上文化活动;其二,一些地方的租户在入住时面临许多实际困难,建议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其三,建议社区及时广泛传达准确可靠的消息;其四,基层特别是普通农村家庭卫生防护知识比较薄弱,希望未来加强疫情防护卫生知识教育,打牢个人防护基础。“科学防疫”线上专题学习会组织党
  • 2020-03-03
    经管学院组织教师党员进行线上抗疫主题学习
    (通讯员 吴倩倩)在抗击疫情狙击战中,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通过组织线上活动,鼓舞全体师生士气,做好防疫抗疫工作。教工党员积极响应,在做好防护隔离的同时,开启了远程办公模式。2020年2月22日,学院党委在线传达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文件、会议内容汇编(2020年1月20日-2月20日)》,组织学院各教工支部在线进行主题党日学习。各教工支部通过微信群发表学习感想,完成党员e先锋的线上记录工作,并将学习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之中,结合学校即将开展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线上教学的工作规划,对各课程组的准备情况进行了沟通和经验交流。抗疫防疫期间,工商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发起“写给党员的倡议书”活动,呼吁党员师生响应政府和学校号召,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防控疫情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倡议书”还分享了阅读书目和在线学习资源,鼓励大家在家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传媒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同举办了“防控疫情,与书同行”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同学阅读专业经典书籍,引导大家停课不停学,保持专业思考。管理科学系教工党支部
  • 2020-03-03
    互联网信息研究院下属班级开展抗疫主题创意短视频大赛
    (通讯员 陈思勤)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的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我校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信息研究院2018级互联网信息班积极响应学校及中心号召,举办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主题创意短视频大赛。本次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学院专业特色和个人专长,以短视频形式传播科学防疫知识,讲述防疫工作中的个人故事,引导同学们尊崇科学,不信谣、不传谣,纾解焦虑情绪、消除恐慌心理。活动举办以来,全班同学全力支持并积极响应,纷纷参与到防疫短视频创作工作中来。活动陆续收到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并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优秀作品展示。(编辑 王雷亭)
  • 2020-03-03
    保卫部严格贯彻落实北京发布的“六条新规”
    (通讯员 甘向阳)2月27日,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对各单位保洁、保安、物业、食堂、维修维护等后勤物业工作人员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通知》,发布“六条新规”。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下,保卫部高度重视新规,迅速组织对下辖安保、地库物业、消防维保等三支队伍所属人员的居住、就餐环境等进行了全面排查,严格按照“六条新规”要求逐项对照,对个别不符合标准的内容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并进一步规范了三支队伍日志上报的内容。同时,保卫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六条新规”的具体措施》,从明确责任主体、做好员工健康观察和监测报告、加强员工集体宿舍管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严格落实宿舍管理、减少员工之间接触频率和时间、加强员工培训教育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分别下发至三个公司及公司驻校负责人,要求其迅速组织落实。此外,保卫部还组织所有人员学习相关要求措施,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对口抓好监督落实。(编辑 王雷亭)
  • 2020-03-03
    人文学院国际生为战“疫”加油
    (通讯员 乐琦 刘诗妤)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开启“书香人文阅读季”,全院师生在知识的旅程中共同汲取勇气与力量,谱写书香人文、阻击新冠病毒,在非常时期用文学的力量点亮了明媚春光。“阅读季”活动也吸引了来自日本、埃及、泰国、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巴西、印度等国家的人文学院国际“小白杨”们的参与,他们不仅积极参与阅读荐书活动,更是从世界各国发来暖心祝福视频。他们纷纷表示:“相信中国有能力、有智慧战胜疫情!”“中国,我和你在一起!”“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字字句句流露着浓浓深情,传递着勇气与力量!据悉,这些国际“小白杨”都是我校孔子学院奖学金生。孔子学院奖学金生门槛较高,只有在本国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孔子学院办公室更是优中选优、录取综合素质最高的各国申请者,他们会在人文学院探索深厚绵长的中国语言文学,体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目前,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HSK考点已具备孔子学院奖学金推荐资格,汉语国际教育中心将积极面向海内外具备资格的学员推荐申报我校孔子学院奖学金。(编辑:阎玺)
  • 2020-03-03
    图书馆开展“你我的大阅城——好书荐读”征集活动
    (通讯员 南玉霞)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工作安排,各学院根据专业、年级等分别开出精选书单供学生自主阅读。为配合读书计划的开展,倡导师生勤读书、读好书,也为了新学年“大阅城”阅读推广活动的陆续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部面向师生开展“你我的大阅城——好书荐读”征集活动,分享交流战“疫”期间师生推荐阅读的一本书和读书感悟。师生精彩荐读内容将通过“中传大阅城”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展示,推荐的图书目前未入馆藏的,图书馆将酌情纳入资源采购计划。日前,图书馆新进一批外文摄影类图书,包括《本杰明,巴特斯和摄影的奇点》《双重拍摄:重建摄影史》《当代摄影》《数码人像摄影》《摄影和视觉文化的伴侣》《照相过程中的新尺寸》《摄影大师班》《摄影集》《维拉·卢特》《苏联时代》等10部。(编辑:阎玺)
  • 2020-03-02
    人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结项
    (通讯员 乐琦)2020年2月29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鉴定等级公告,经过专家匿名评审鉴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审批结题,我校人文学院逄增玉教授的《“满映”殖民主义电影形态与装置的批判研究》(项目编号:16BZW136)被评定为“优秀”等级。据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成果质量要求非常高,结题审核严格,一次性结项通过率不超过3/4,结项等级为优秀数量极少。2020年1-2月,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共验收1372个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申请。经同行专家匿名鉴定,1124个项目予以结项;198个项目暂缓结项;50个项目被终止。其中,仅123项获评优秀等级,优秀率不到百分之十。在目前所见不多的中外满映研究中,逄增玉教授的分析和创见都建立在独到的史料基础上,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美学的方法分析满映的殖民化电影,对于满映研究和殖民文化研究,均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学术价值。逄增玉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等级结项,彰显了我校人文社科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加快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和新文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数量大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7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87/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