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01-02
    人文学院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题辅导活动
    (通讯员 乐琦 摄影 王庆福)为响应学校“推动2020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升科研整体实力,促进‘双一流’建设”的号召,人文学院于12月30日上午在52号楼会议室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题辅导活动。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教授首先作申报辅导。张晶院长在总结了自身申报经验的基础上,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相关的前期成果、选题指南、选题的政治性与专业性的关系、选题的逻辑关系以及个案分析、申报流程、注意事项、撰写方案等方面作了具体、详尽的指导,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申报项目的经验成果。博士生导师周靖波教授根据自身申报项目及参加项目评审的经验,分别从申报和评审两个角度介绍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的经历与经验。从评审角度,周老师强调了项目选题、项目论证以及先期成果与题目吻合度在项目评价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优秀的科研项目需要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视野。杨秋红老师总结了自己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将总结到的经验教训同参会成员进行了分享,提出在项目申报中需要研究基础、科研视野和长期规划的思考。随后,参会成员就项目申报的思考和经验进行了充分交流,研讨气氛热烈,老师们表示受益匪浅。最
  • 2020-01-02
    我校《海南国际智能媒体创新师资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
    (通讯员 靖一 青荷)经过专家评审、答辩,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关于确定2020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第一批资助项目的通知》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颁布,我校海南国际传媒学院筹备处罗青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刘婧一副教授作为项目成员的《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智能媒体创新师资培养项目的申请》获得了2020年首批资助。本项目旨在为中国传媒大学培养智能媒体相关艺术、技术、管理和国际传播领域跨学科、复合型国际顶尖师资,推动海南国际办学建立核心国际师资梯队储备,并通过项目的实施,为我校海南国际校区的建设探索科技、艺术与人文融合,基础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兼备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的资助期为三年(2020-2022),人员选拔录取工作将分两批进行,分别为2020年5月20-25日和10月20-25日,我校获得的年度资助指标包括博士生国际联合培养、访问学者、博士后师资,合作单位分别为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留学基金委获批文件本项目的申请是我校结合海南国际传媒学院筹备处在筹备国际校区的过程中对创新型师资的实际需求提出的,在申请筹备过程中,筹备处团队也进行了深入的
  • 2019-12-31
    广电总局司局级领导一行来我校参观传媒博物馆
    (通讯员 胡庭渝 摄影 肖雪)2019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79周年。12月30日下午,国家广电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司长杨杰、科技司司长许家奇、安全传输保障司司长谢东晖、副司长杨晓东、公共服务司二级巡视员聂鑫、国网公司总经理梁晓涛、无线局总工徐忠、监管中心党委书记张宏、卫星直播中心主任杨一曼、广科院党委副书记郑思慧、规划院党委书记吕松山、设计院副院长何建平等领导组成考察团来到我校传媒博物馆参观学习,重温发展历程,增强使命担当。廖祥忠校长接待考察团领导,并陪同参观传媒博物馆。廖校长代表学校热烈欢迎考察团各位领导莅临参观,详细介绍了我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合作等方面的开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廖校长希望国家广电总局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通过政、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推动形成面向智能传媒时代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传播工作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社会的传媒治理的大变革、大繁荣和大发展。随后,廖祥忠校长陪同总局领导一行来到传媒博物馆参观。传媒博物馆通过图文、影像和实物展品结合的方式,立体展现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史。大家认真听取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的介绍,
  • 2019-12-31
    海丝核心区现代农业(宁化)先行区文创子课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杨剑飞 杨冬冬 摄影 郑辛酉)12月30日上午,海丝核心区现代农业(宁化)先行区文创子课题结题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明德楼1218举行。我校段鹏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政协委员、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航总局原局长李家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创新型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胡正塬,中国西促会一带一路委员会常务主席、中组部干部调配局原局长刘晔华,原农业部经管司巡视员、农村农业部重大项目评估专家关锐捷,中信农业监事会主席刘军,农村农业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高万林,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范周、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梁岩,三明河龙贡米米业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黄晟等领导和专家参加了研讨会。段鹏副校长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发展状况。他指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团队一直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持续服务于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雄安新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重点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了一批具有标志性、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此次关于海丝核心
  • 2019-12-31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举行交流座谈
    (通讯员 张波)2019年12月27日上午,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副会长杨抗美、戈继军一行3人来访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黄心渊会见了张晓龙一行,双方举行了交流座谈会,院党委副书记曹坤、郑丹琪,副院长陈京炜,组织员(副处级)许朝奉,动画系主任艾胜英等参加了座谈。黄心渊对张晓龙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开展合作的十年时间,双方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几年,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大力扶持爱国主义短片创作,对双方下一阶段推进深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表示,当下开展交流合作有利于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对双方下一步的合作表示期待。张晓龙会长指出,新四军研究会建立的初衷就是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传媒领域的一流院校,之前合作的《决战黄桥》和《淮海战役》广受好评,此次来访有助于加深双方合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做深做实。曹坤对张晓龙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认为,红色故事能起到感染青年、教育青年、鼓舞青年的作用,下一步,学院将运用新生入学教育以及通过邀请老
  • 2019-12-31
    新闻学院一行赴电视学院开展调研
    (通讯员 南秀渊)12月27日上午,新闻学院9名党政管理人员在党委书记薛永斌的带领下,赴电视学院就党政、教学、科研等先进管理经验开展调研学习。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胡芳、电视学院副院长孙振虎、新闻传播学部党政综合办主任程素琴及各科室主要负责老师与新闻学院一行进行了亲切友好座谈。薛永斌书记首先说明此行目的。薛书记表示,电视学院无论在专业建设,还是管理经验上都有很多先进可取之处,值得借鉴。希望通过座谈交流,加强双方联系,同时为新闻学院管理运行开拓思路。胡芳老师对新闻学院同仁到访表示欢迎,并转达了高晓虹学部长的问候。胡老师表示,新闻学院与电视学院渊源深厚,双方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需要贡献力量。胡老师介绍了电视学院的整体情况,包括学生规模、师资队伍、组织架构等,并重点介绍了人员配置、党建团建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孙振虎副院长从教学和科研方面,说明了电视学院的管理和做法。孙院长指出,电视学院注重制度建设,各项工作都有章可依;学院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补位意识,团结合作,凝聚力量积极推进学院发展。程素琴主任介绍了电视学院国新班人才培养、办公室运行管理、工会和校友会建设、
  • 2019-12-31
    我校召开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议
    (通讯员 龙俊 摄影 王雷亭)12月30日,按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精神和要求,我校党委组织召开了2019年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1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了现场述职,并接受了参会人员的民主评议和现场测评。述职会议现场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党委职能部门、工会、团委主要负责人,各学部学部长、学院院长、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代表,党代会、教代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代表及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等近1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姜绪范主持。姜绪范副书记主持会议会上,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戏剧影视学院党委书记蓝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增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王淑娟、机关党委书记张海、离退休人员党委书记程爱晶、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希霆、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龙耘、继续教育学部党总支书记屈善孝、后勤党总支书记刘鹏楼先后就各自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述职。参会领导和师生代表对他们的述职情况分别进行了现场点评和提问。述职汇报后,校
  • 2019-12-31
    人文学院团委召开2019年度年终总结会议
    (通讯员 乐琦 陈昕欣 摄影 邓文聪)12月23日,人文学院团委在52号楼103教室召开2019年度年终总结会议,院团委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团委副书记李竞竹发言,她对学院团委过去一个学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每一位团委成员这一学期的辛勤工作表示由衷感谢。接着,办公室负责人张钰恒、组织部负责人李睿、宣传部负责人岳烛韵和实践部负责人钟酷然依次进行了工作总结汇报。随后,各部门干事对学院团委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人文学院团委在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度团委评优表彰工作中荣获“红旗团委”。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徐艺铭老师对人文学院团委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并对人文学院团委获得“红旗团委”表示热烈祝贺。徐老师表示,今年是改革梳理、打下基础的一年,明年团委会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各项工作。她对各部门这一年辛苦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对各部门进行表彰。人文学院团委各部门2019年度荣誉证书会议总结了人文学院团委这一学期的工作以及在工作制度、组织架构、日常学习、考核方式等方面获得的成果,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反思了问题与不足之处。人文学院团委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创造出更
  • 2019-12-31
    人文学院语言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顺利召开
    (通讯员 乐琦 周怡谷)2019年12月5日晚上18时,人文学院语言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52号楼113教室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会议由人文学院语言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周怡谷主持。会议开始,支部书记周怡谷代表支部进行述职,介绍支部委员会构成以及各成员主要职责,并对本学期支部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本学期支部工作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二是“红色1+1”特色党员志愿服务。支部党员们认真听支部书记汇报支部书记按照时间顺序对本学期的支部工作、支部活动进行了认真汇报,接着,支部全体党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本支部党员首先充分介绍自己学习、工作的情况,并以诚恳的态度进行了反思与批评。最后,支部党员也对如何更好地建设支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支部委员会认真听取支部党员的意见并且会积极落实整改,努力将党支部建设得更加完备。最后,支部进行民主评议,支部全体党员进行自评与互评。通过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支部党员们更加了解彼此,加深了认识,对以后的支部达成共识,携手前行,共商、共享、共赢。
  • 2019-12-31
    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系第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顺利召开
    (通讯员 乐琦 麻哲齐)12月5日下午16时30分,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系第二党支部于52号楼209室召开组织生活会。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首兵莅临现场指导工作,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系第二党支部书记麻哲齐主持会议。会议开始,支部书记麻哲齐代表支部进行述职,介绍支部委员会构成以及各成员主要职责。同时她还对本学期支部工作进行总结。本学期人文学院研究生语言系第二党支部工作共分为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支部委员会培训会和主题当日活动三个部分,从思想到实践进行党员组织生活的策划。会议第二项,由本支部组织委员王智丽进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汇报。王智丽同志从会议议程和会议内容两个角度,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多种方式为支部党员介绍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她强调,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我们梳理终身学习的观念,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会议第三项,支部全体党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本支部党员从政治素养、理论学习、日常学习工作等角度对当前自身的情况进行了反思与批评,并对支部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支部党员周先佳反思自己在参与组织生活方面太过于依赖支部,今后自己应该多多献言献策,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组织建设中。会议第四项,支部进行民主评
  • 2019-12-31
    人文学院举办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专题讲座
    (通讯员 乐琦 何清 摄影 何清 马梦然)12月18日,人文学院工会、学生工作办公室联合邀请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张静老师做客人文书屋,开展“大学生常见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讲座。张静老师从心理学专业角度为人文学院的老师们舒缓压力(?),并就面对“问题”学生的沟通方式和解决办法进行全面讲解。讲座一开始,张静老师请到场老师依次以趣味形式自我介绍,包括如何理解自己的名字,运用肢体动作趣味展示姓名。刘首兵老师以生动活泼的发言与展示率先进行自我介绍,很好地带动了讲座气氛。随后,胡洪春、邹海清、哈澍、许蕾、何清、周媛媛老师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针对教学工作中的产生焦虑的相关问题,张老师进一步深入辅导。她鼓励老师们在工作中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应对当前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压力。人文学院到场全体老师对张静老师的专业能力表示高度肯定与赞扬,诚挚希望能与张老师建立深厚友谊,并邀请张静老师与人文学院在师生心理辅导工作上多多合作,并就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再作专题讲座。
  • 2019-12-31
    “亚洲校园计划“2019年秋季赴韩交换生学成返校
    (通讯员 刘幼春 相治秀 杜昊晨)2019年12月,我校参加”亚洲校园计划”国际交换生项目的8名学生顺利完成在韩国国立综合艺术大学的学习任务,带着中韩联合创作作品与收获顺利返校。交换生们在项目成果汇报会合影参加本学期交换项目的学生来自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和广告学院,涵盖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个学历层次,分别来自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广告设计等多个专业。在韩学习期间,交换生们认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进行创作实践,先后参加了韩国独立动画节、韩国国家博物馆文化体验、韩国历史文化学习等多项实践活动。近四个月的学习中,参加交换的同学们潜心投入VR和短片创作,他们专业的创作态度获得了韩方师生高度赞扬,丰硕的创作成果获得韩方师生的一致认可。同学们积极投入关于螺钿漆器的VR交互作品《Lustre》设计,旨在运用虚拟现实设备为用户体验具有千年历史的螺钿工艺的魅力搭建平台,比较中日韩三国螺钿艺术品的异同,体会新科技下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VR作品《Lustre》海报为深入了解中日韩三国的螺钿漆器文化,同学们前往韩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对成列的螺钿艺术品进行实地调研,体验螺钿制作流程,
  • 2019-12-31
    我校学生作品获得第五届“创意在北京”优秀创新作品奖
    (通讯员 武瑶)12月27日,第五届“创意在北京——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表彰大会在北京广播大厦举行。我校传媒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声音工坊”工作室制作的《文物客栈》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优秀创新作品”奖。《文物客栈》部分主创参加表彰大会第五届“创意在北京——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新与人物推优”活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首都互联网协会、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视协网络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分会共同发起。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出席活动并讲话,著名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光北主持此次活动。本次总结表彰大会,还邀请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国家一级导演尤小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恒,阿里文娱优酷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杨伟光,在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赵晖副教授的主持下,就“融合媒体时代网络节目内容的创新”的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就创新议题进行讨论本次活动共征集了网络视听作品274部,包括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网络栏目、网络纪录片、网络动漫、融合新媒体
  • 2019-12-31
    我校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战略研究”顺利通过结项鉴定
    (通讯员 乐琦)12月25日,国家语委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核心区语言战略研究”结项鉴定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鉴定专家组由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郭熙教授、社科院民族人类学研究所黄行研究员、新疆大学人文(中语)学院院长刘正江教授、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张全生教授组成。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邢欣教授作结项报告。邢欣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方法、调研情况、研究成果和主要创新等内容。项目团队深入“一带一路”核心区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大量一手数据,撰写了系列专著,针对核心区提出了五大语言发展战略构建,即面向沿线国家内外并举的语言发展战略构建、对外语言传播策略构建、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与保护策略构建、语言文化冲突消解战略构建以及“互联网+”模式下的“语言公共服务+语言咨询服务”平台构建。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讨论,一致认为,语言文字研究应主动服务国家需求,该项目开展了扎实的实地调研,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具有重要价值,有关核心区语言发展战略构建为核心区语言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关媒体语言热点研究对新闻语言研究具有示范作用,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一致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03/896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