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19-11-27
    新闻学院召开赵玉明、曹璐教授从教60周年纪念座谈会
    (通讯员 周利娟 曹默 摄影 彭高皋)为庆祝赵玉明、曹璐教授从教六十周年,发扬新闻学院尊师重道的优秀传统,11月23日上午,新闻学院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三层召开了“名师厚德 桃李芬芳——赵玉明、曹璐教授从教60周年纪念座谈会”。中华女子学院校长刘利群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作平教授,新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隋岩,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庞亮教授等校内外嘉宾也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教授主持,新闻学院百余位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上午九点,新闻学院学生合唱团用一首《好大一棵树》揭开了座谈会的序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作平代表校领导为两位老师送上祝福,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他指出,2019年是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5周年,也是赵玉明、曹璐两位教授从教60周年,在他们的指引下,新闻学院的前身新闻系成为了我校大部分文科专业的孵化器,于学校的学科架构及建设而言功不可没。两位教授是中国广播电视学奠基人,是中国传媒大学65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他们为新闻学院与学校的发展建设所做的努力及其学术精
  • 2019-11-27
    学校召开专项巡察推进工作会
    (通讯员 王飞可) 11月22日,根据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结合我校专项巡察工作部署,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召集纪委监察处(巡察办)、审计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与2019年专项巡察的八家单位召开专项巡察推进工作会。会议通报了纪检监察部门近三年来收到的被巡察单位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领域及情况,并围绕如何对照自查检视问题、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提出具体整改要求。会议由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巡察办主任)张根兴主持。会上,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巡察办主任)张根兴首先介绍了2019年专项巡察工作进展情况。今年7月份以来,我校启动了针对部分重点领域和部门开展专项巡察,目前各被巡察单位已按要求完成自查,自查报告基本上覆盖到了专项巡察工作的要点。结合学校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促整改”安排,他重点向被巡察单位反馈了近三年来信访反映集中的问题。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对各被巡察单位的自查情况给予肯定,针对各单位自查发现的问题和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对下一步建章立制堵漏洞,强化问题促整改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各单位负责人要结合主题教育检视问题,对照专项巡察工作的要点和观
  • 2019-11-27
    中传学子在第六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斩获多个奖项
    2019年11月17日晚,第六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湖南大学大礼堂隆重举行。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评审,来自我校的五份作品从国内外近100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个优秀奖的好成绩,我校《中国传媒大学校报》荣获“十佳校媒”奖项。第六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颁奖晚会现场此次记者节共征集了来自国内外参赛新闻作品985份、参评优秀校园媒体和优秀校园媒体人资料128份,参赛学子及校园媒体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等178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共设立图文类、音视频类、新媒体类,十佳校园记者、十佳校园媒体和校园媒体先锋奖等六大新闻作品奖项。我校学子凭借精巧的构思和过硬的技能,制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斩获佳绩:由我校李晨雨、李沁芳、张光裕制作的H5《幸福的模样》在本次记者节荣获新媒体类一等奖;视频作品《情因家国——共和国历史中的廖氏》、《敦煌工匠》获得音视频类二等奖;图片新闻作品《战地“白杨”》获得图片类三等奖,此外,潘雯智等五位同学制作的视频获得视频类优秀奖。我校获奖同学展示他们的奖证和奖杯湖南省委宣传
  • 2019-11-27
    马院召开青年教师学术经验分享座谈会暨学院联合主题班会
    (通讯员 尹盼盼 摄影 吴艳玲)京中霜雪晚,冬日阳光暖。为持续落实2019北京高校新生引航工程相关要求,不断加强对学院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发挥好各年级班主任在营造浓郁学风和良好班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11月26日下午在52号楼320会议室举办了青年教师学术经验分享座谈会暨学院联合主题班会,会议由学院科研秘书赵斌主持。面向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年级硕士同学,杨洋、高宇、吴艳玲三位新任专业课教师热情分享了自己在攻读硕博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方面的宝贵经验。会上,研二班主任高宇老师首先阐明了举办此次学术经验分享座谈会的意义。鉴于学院各年级研究生阶段性的实际学业需求,利用青年博士教师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优势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专业辅导,旨在提高同学们在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科学性与规范性,避免在今后的科研生活中多走弯路。接下来,研一班主任杨洋从文献资料的查找与阅读谈起,然后就如何跟踪学术前沿、如何确定论文选题、如何构思行文逻辑、如何撰写论文摘要、如何处理参考文献、如何进行期刊投稿等相关议题展开了讲解介绍,十分详尽地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学术经验。他特别提到,科研起步要尽早,要想奠定好未来学术发展
  • 2019-11-27
    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巡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
    2019年11月25日,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巡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召开。巡视组组长陈德文作动员讲话。教育部巡视办负责同志提出工作要求。党委书记陈文申作表态发言。校长廖祥忠主持会议。巡视组副组长李光明及巡视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学科带头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中层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党代会代表、工会委员和教代会代表、教授代表、中青年教师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学生代表等列席会议。根据教育部党组统一部署,巡视组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央巡视工作方针,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突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按照中央部署以及教育部党组要求,围绕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部党组工作要求情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情况、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情况、落实巡视、审计、主题教育整改情况,开展巡视监督。巡视组在学校工作5周左右时间。巡视期间,设专门接访电话:010-65783939,受理时间为:早8:00—晚18:00。设专门电子邮箱:xunshizu1@
  • 2019-11-27
    向祖国献礼的中传志愿者——2019年中传小白杨志愿服务回顾
    (通讯员 井照雪)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举世瞩目的外交活动圆满举办。在这些国家重大活动的现场,都活跃着中传“小白杨”志愿者们的身影。我校高度重视国家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校团委牵头负责志愿者的组织、招募和管理,各项工作得到了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参与各项志愿服务的“小白杨”们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白杨精神,以传媒人的风采向祖国献礼。志愿者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2019年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服务活动圆满完成。活动期间,我校77名志愿者工作在“会议采访组”“新闻中心咨询服务台组”“媒体公共工作区组”“新闻发布厅组”“媒体专用工作区组”“演播室、采访室、专用工作间单边注入点组”六个岗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我校志愿者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服务现场我校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志愿者合影2019年4月25日至29日,我校百名志愿者参加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志愿服务工作,结合我校专业
  • 2019-11-27
    “人民智作”校园行于我校中传讲堂拉开帷幕
    (通讯员 周书怡 摄影 贾凡) 11月23日,人民网社会创作力量服务平台——人民网智作平台(简称“人民智作”)以主题为“新智荟萃·大有可为”的公开课,拉开了校园行系列活动的帷幕,公开课在我校中传讲堂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和人民网科技公司联合主办,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协办,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学生会承办。人民网董事会秘书、人民网科技公司董事长李奇,人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鹏,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活动频道主管许孟楠作为特别嘉宾出席本次活动。人民网智作平台代表王晓君,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主编徐丹,凯叔讲故事高级副总裁王朝阳,新片场首席营销官马睿,上海罐头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牌战略官李昌浦出席活动并带来分享,近400名师生到场聆听。活动现场,“人民智作”团队为我校学子送来“3包1计划”。“3包”是“人民智作”平台为社会创作力量定制的创作赋能服务包——“创作指导服务包”“创作工具服务包”“活动中心服务包”,从选题、写作等方面为创作者提供指导。“1计划”即“金台计划”,是“人民智作”平台为通过“3包”进阶的优质创作者,提供讲述自身奋斗故事,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入选“金台计划”的
  • 2019-11-27
    “第五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 在传媒博物馆隆重召开
    (通讯员 吴志勇 摄影 肖雪 胡庭瑜)11月20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指导,京津冀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北京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校史馆)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高校博物馆馆长论坛暨 2019 京津冀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隆重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荣燕宁,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安吉拉.布朗(Angela Brown),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中心主任鲁天龙,中国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委会秘书长韩国军,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杨蕊,敦煌研究院数字展示中心副主任柴启林,江苏交通广播网总监孙锴以及来自全国50多家高校博物馆负责人、媒体记者120多人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主持。上午9:00,开幕式在论坛主题宣传片中拉开序幕。首
  • 2019-11-26
    教育部国际司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我校考察、交流
    (通讯员 申金霞)近日,教育部国际司留学处处长安延、副处长刘晓,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办公室主任肖蕾一行来到我校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一下简称中心)参观考察。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申金霞副研究员,以及程南昌博士接待了莅临指导的领导。双方就彼此的工作进行沟通交流,希望通过合作推动共赢发展。首先,王保华教授从中心的发展历程、网络舆情的监测效果、智库建设,以及中心主要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对中心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程南昌博士展示了多种技术平台运行和服务政府决策的情况。教育部国际司留学处安延处长对中心的科研工作和服务政府决策的智库建设成绩表示赞许,并就“来华留学生舆情监测”、“来华留学与国际交流的大数据库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交流,双方明确了彼此需求,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期望进行下一步合作。
  • 2019-11-26
    “首届中国高校智慧图书馆(馆长)论坛暨‘印记中国’走进高校首展活动”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杨凤 摄影 王雷亭 方嘉仪 肖雪 胡庭瑜 )11月18日上午,中国图书馆学会指导,北京地区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高校智慧图书馆(馆长)论坛暨‘印记中国’走进高校首展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隆重开幕。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主持开幕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北京市教委高教处调研员荣燕宁、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春雷、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张甲、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计龙、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以及来自全国近60家高校图书馆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等百余名代表出席活动。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对各位领导与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姜副书记表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是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于支撑教学科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中心,是展现校园文化、凝聚广大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图书馆充分利用
  • 2019-11-26
    喜讯:我校获批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
    (通讯员 宋金宝 摄影 秦瑜明)11月12日,接科技部《科技部关于批准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我校正式被批准为“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依托单位。这是我校建设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既是国家对我校65周年办学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我校在全国率先实现由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转型跨越的重大标志。这既是学校党委面向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重大成果,也是全校师生上下一心,书写奋进中传华彩乐章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媒体融合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以及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媒体融合与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符合构建新型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格局与现代传播体系这一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跨学科媒体融合与传播基础理论体系,是顺应世界科技前沿与信息传播行业变革的需要。开展媒体融合与传播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在媒体融合领域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成果,
  • 2019-11-26
    信通学院设立创新人才“菁英班”
    (通讯员 刘明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立创新人才“菁英班”。第一届“菁英班”从2018级本科生中选拔出30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每名学生配备研究生导师进行指导,专门制定了培养方案,开展前沿知识讲座、软件工具培训,全程由导师进行指导从事科研训练。“菁英班”实行动态机制,每年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自动退出,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加入。2019年11月20日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第一届“菁英班”开班仪式于主楼八层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仪式的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教授,研究生与科研办公室主任李博、陈梦,“菁英班”班主任张莉。金立标老师代表学院领导对第一届“菁英班”学员表示热烈祝贺。他介绍了“菁英班”的培养模式、培养目的和培养目标,最后对同学们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期望。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立标教授发言开班仪式上,五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代表汇报了暑期赴香港中文大学开展学术交流的情况,分享了学习和科研经验,并鼓励三十位师弟师妹珍惜菁英班的学习机会,积极投入科学研究,学有所成,学有所得。硕博连读研究生代
  • 2019-11-26
    教务处举办“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专题讲座
    (通讯员 丁舒珊)为响应教育部建设“金课”的号召,进一步推进我校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11月24日下午,教务处在博学楼B502举行“实施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改革 探索育人与竞争分层次教学模式”专题讲座。讲座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战德臣教授主讲,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主持。战德臣教授是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者、黑龙江省教学名师,他所负责的课程中有六门课程先后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运用慕课开展校内混合式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讲座中,战德臣教授从建设金课的意义、如何打造线上金课、如何运用慕课推动课堂革命进行了讲解,指导老师们通过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设计实现教学“低起点、高落点”。同时战德臣教授还从大学实施翻转课堂的难点切入,重点为老师们讲解了如何基于慕课,将育人型教育与竞争型教育相结合,兼顾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展开分层次教学。讲座的最后,战德臣教授阐述了关于一流课程标准与评价方面的认识,给老师们迎评一流课程提出了建议。 此次培训是我校培育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我校参与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认定工作及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
  • 2019-11-26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分论坛成功举办
    (通讯员 刘英华 秦婷 贺琳子郭璇)日前,中国新闻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与大会主题论坛同步进行的是中国新闻史学会22个研究委员会的分论坛。其中,在我校担任首届会长单位及秘书长单位的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主流新闻院校的近千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本年度学术会议的主题“全球视野 中国学派——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研究”共飨了这场学术盛宴。中国新闻史学会下二级分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12月22日,今年首次参加上级学会的年度大会。2019年11月16日、17日的上午,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会议楼的18会议室进行了两场学术研讨。在首场分论坛中,论坛评议人、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国广告博物馆馆长、我校资深教授黄升民以及论坛主持人、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秘书长、我校广告学院博士生导师刘英华教授向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论坛评议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黄升民教授论坛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刘英华教授在两场学术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中青年学者和硕博研究生汇集一堂,从近四十篇投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61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20/901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