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2-12-28
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
(通讯员 赵坤 李鸣宇 摄影 王雷亭)12月24日至25日,中国传媒大学考点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顺利举行。今年共有10000余名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分布在全国681个考点。我校考点共有3510名考生,分别在博学楼和立德楼两个考区,设置118个普通考场、5个专用考场及18个备用考场。研究生招生考试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较之往年情况更加复杂,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考试,党委书记廖祥忠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就考务组织工作听取汇报,明确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北京市相关要求,统筹全校力量全力保障组考工作,及时关注考生诉求,全力以赴实现“应考尽考”“平安研考”。本次考试由校长张树庭担任主考,副校长王晖任副主考,副校长李新军任防疫副主考。招生处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统筹规划、协调实施各项考务组织工作。12月20日,学校召开研考协调专题会,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处、学生工作部(处)、保卫部(处)、校医院、教育服务中心、信息化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考务组织、安全保卫、餐饮服务、
2022-12-28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首届“金核桃”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12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首届“金核桃”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并面向全球进行线上直播。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优秀人才代表线下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球近二十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线上参会。开幕式上,张树庭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专家和海内外青年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在致辞中,张树庭校长向与会学者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张校长指出,学校坚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党和国家的文化传媒事业,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正在全力打造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三驾马车”。面向未来,学校确立了智能传媒和国际一流两大主攻方向,全面布局智能融媒体教育,正为实现“从传统高等教育向未来高等教育跨越、从传统传媒教育向智能传媒教育跨越、从中国一流高校向世界一流高校跨越”的“三个跨越”战略任务奋力拼搏,向着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发展目标阔步前行。最后
2022-12-27
王晖副校长参加信通学院通信工程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许晨宇)12月25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党支部举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当代通信人再出发”主题党日活动,副校长王晖、信通学院党委书记金立标出席了本次活动,通信工程党支部共27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主题党日在线会议由通信工程党支部书记许晨宇主持。会议开始由信通学院党委书记金立标致辞,他对王晖副校长及与会支部成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基本流程、意义和目的,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党日活动,可以感悟红色文化,认识到通信人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接下来的红色影视推荐环节中,通信工程党支部熊师艺、巨琪源、蒋婷同学向大家推荐和专业相关红色影片:《乌江引》《电波凌云》和《永不消逝的电波》,鼓励大家多了解专业相关红色故事,更好的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支部活动开展。随后,支部成员共同观看“永不消逝的电波”短片,党员们纷纷表达对通信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并且表示要向革命前辈们学习,从革命前辈们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论自信、专业自信,为通信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最后,王晖副校长对同学们的分享表示肯定和赞扬,并带领支部成员回顾了我校通信技术的发展史。他指出,
2022-12-27
校工会获2022年“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通讯员 杨浦)近期,由北京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2022年北京市“示范职工之家”评选结果陆续揭晓,我校工会喜获“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示范职工之家是北京市总工会职工之家建设重点工作。北京市总工会在《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意见》(京工办发〔2018〕15号)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培育一批示范职工之家,通过选树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示范职工之家,带动全市职工之家建设迈上新台阶。北京市教育工会根据北京市总工会本年度工作部署要求,开展了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申报验收工作。按照上级工会要求,依据北京工会示范职工之家验收标准,校工会7月中旬以来,认真对照各项验收指标,逐一梳理完成包括完善制度机制、职工服务工作、服务设备配套等8个大项22个二级小项指标的自评工作。最终顺利通过验收工作。近年来,校工会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职工之家在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个职能中的重要作用。校工会将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继续落实学校第三次党
2022-12-27
2022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召开
2022年12月20日下午,作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创新论坛(2022)”的平行专题论坛之一,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与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联合承办的“‘Z世代’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专题论坛成功举办。平行专题论坛与会嘉宾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主持论坛并致欢迎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副总编辑尹杰作论坛总结。来自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网、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环球网、中国传媒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歪果仁研究协会等国内外相关单位十余位代表参会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刘新鑫发布由中国外文局委托的专题报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传播研究——面向“Z世代”群体的网络传播策略创新研究》。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回顾了过去十年我国不同国际传播主体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多元化手段。她表示,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期间的“Z世代”群体,得益于全球化发展,拥有更加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政治思维,以
2022-12-26
2022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金蔷薇”博士生创新论坛主论坛顺利召开
(通讯员 邓迪)2022年12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与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联合发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和戏剧影视学院承办的媒体融合与信息传播·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金蔷薇”学术季博士生创新论坛主论坛于线上顺利召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李众出席论坛并做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出席论坛并做总结讲话。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李众做开幕致辞,李众副书记对各位参与主论坛的学者嘉宾、积极投稿的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积极筹备论坛的校研究生院、校团委以及各学院领导表示感谢。同时,他强调,本次论坛有力促进了学校科研及学风建设,为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入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传媒大学也必将继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和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培养出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作会议总结讲话。刘守训副校长对“金蔷薇”学术论坛进行了高度肯定,并对本次论坛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点评。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同学们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
2022-12-25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通讯员 张昕)12月23日上午,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线上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王晖副校长出席学习会,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专职组织员、各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及各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王淑娟主持。本次专题学习分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两个环节开展。在集中学习环节,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林卫国以“聚焦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进行领学。领学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中国编辑》期刊上关于网络内容建设新形态、新样态、新生态的理论文章,第二部分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论述。林院长在领学中讲到,近年来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快发展,自2015年国家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后,至今已陆续建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1所高校的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示范项目。二十大报告已将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学院将依托学校对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战略性布局,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并在2023年积极申报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党的
2022-12-25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8届年会召开
(通讯员 刘书峰 吕鸿雁)2022年12月23日,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第38届年会在线上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委托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承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二级巡视员杜永明,年鉴编委、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助理王志,年鉴编委、主编曲宗生等出席会议。中国传媒大学档案馆(校史馆)馆长姜纳新、副馆长王圣宇,年鉴编辑部全体人员及全国各年鉴编委单位相关人员50余人以视频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年鉴编辑部主任刘大年主持。杜永明代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在讲话中指出:30多年来,年鉴以其数据的权威性可靠性、资料的知识性实用性和风格体例的严密性沿续性等特点,在业界、学界有相当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已经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在广播电视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年鉴编纂和发行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要想把年鉴办得更好,继续打造和维护好这一品牌,关键是要明确思路、找准抓手、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要坚持方向,紧扣中央、中宣部以及总局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坚持标准,把工作提高到为党负责、为广电事业负责、为人民负责的高度;要坚持创新,密切关注广播电视改革发展的实
2022-12-25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质量保障专题线上研讨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蔡静 莫尔思)12月1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创新路径与质量保障专题研讨会”在线上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交流副校长玛丽斯泰格迈尔教授(Mary Stegmaier)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复旦大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国内外高校的领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与我校部分师生参与了此次研讨会并进行了共同交流。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教授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章于炎博士共同主持。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主办方表示感谢,向与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在传播学本科项目上10年来的成功合作,尤其是双方在国际化、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在中外课程对接、教学方法融合、师资合作等方面进行的持续优化。同时,他表示中传还在海南创新试验区推进与国外高校的专业合作,期待会议上各位专家能激发创见,增进交流。
2022-12-25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红色经典修复工作
(通讯员 陶竹林 王雨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红色资源融入党建工作,对于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意义重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了百部红色经典影像基因库建设,师生党支部利用AI算法进行《雷锋》《永不消逝》等百部红色经典电影4K修复,通过“红色经典影像+AI算法+红色文化基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具有学科特色的红色“科研品牌”。本项目构建了“自有数据+自有算法+自有评价体系”的端到端视频智能修复技术系统和流程,完成自动化红色经典电影修复;构建了视频修复和增强的经典电影数据集,用于监督训练具有领域特性的深度神经网络。修复的红色影片重回银幕,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重温榜样的先进事迹,接受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2022年11月,中国传媒大学作为申报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
2022-12-23
我校参加教育部2022年“平安留学”工作总结培训会
(通讯员 杨君丽)12月16日,2022年教育部“平安留学”工作总结培训会以在线形式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出席并讲话。作为出国留学人员行前培训专项工作机制秘书处和平安留学工作牵头组织单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2022年平安留学主要工作进行总结,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高校代表分享了各自在相关工作中的经验。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选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培训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大立从厚植家国情怀,提高行前培训的前瞻性和管理服务的延伸性等角度对“平安留学”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平安留学”行前培训专项工作机制秘书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2022年平安留学主要工作进行总结;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鹏颖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沈雅梅,分别以“如何为留学人员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怎样把握当前国际局势中的复杂因素”为主题开展专题培训;广东省教育厅、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分享了各自在相关工作中的经验。我校自成为教育部“平安留学”行前培训协办单位以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完善“平安留学”校内工作机制,强化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提高留学人
2022-12-2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家宣讲活动
(通讯员 陈梦)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21日下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蒋伟教授作了主题为“文化新指引、新要求、新部署”的报告,为师生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文化”关键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及全体博士生共80人参加了学习,活动由信通学院副院长李树锋主持。蒋伟教授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中有58次提到“文化”二字,不仅应该看到报告中关于“文化”的新表述和所占分量,更要深刻领悟报告的精髓要义,理解贯穿其中的逻辑。蒋伟教授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九个方面对二十大报告中文化方面的新指引、新要求、新部署进行了全面的、深刻的宣讲与领学。蒋伟教授表示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 “文化”的新表述,对文化科技领域的相关工作者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工作者洞察文化发展趋势,明确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会,增强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工作者发现问题、摸准痛点,找到解决方
2022-12-23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3东京动画奖
(通讯员 张若琦)2022年12月22日,2023东京动画奖(Tokyo Anime Award Festival 2023)官方网站发布入围名单,由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8级动画专业学生卢思杰执导,李金泽、佘钰奇、马心玥、张淙乐、熊炜共同担纲主创的作品《象群挽歌》通过评委会的严格选拔,成功入围动画短片竞赛单元(Short Animation Competition)。2023东京动画奖官网截图《象群挽歌》是卢思杰、李金泽、佘钰奇、马心玥、张淙乐、熊炜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段雯锴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短片,通过精湛的画面讲述了一只从偷猎者手下逃出生天的小象在一位傣族老人的细心呵护下逐渐摆脱对人类的畏惧并和老人建立起深刻情感联结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主题思想,赢得了评委会的一致青睐。《象群挽歌》截图《象群挽歌》截图东京动画奖创办于2002年,迄今已有21年历史,是日本动画指标性的三大奖项之一,旨在挖掘和培养新生代动画创作人才以及推动动画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于每年面向全球选拔高质量的原创作品,为广大创作者和观众带来灵感启发与视觉盛宴,历年获奖作品包括《千与千寻》、《哈
2022-12-23
中国传媒大学共建日本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孔子课堂首次理事会议成功召开
12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共建日本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孔子课堂2022年理事会议以线上方式成功举行,这也是中国传媒大学与日本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签署共建协议以来的首次理事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作为孔子课堂副理事长出席并致辞,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兼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怀亮、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丹丹、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作为理事出席。日本长野县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西堀正司理事长、副会长兼孔子课堂日方负责人布施正幸、协会理事长大月良则、协会理事兼学堂长安芸洋一、协会理事岩下隆、协会事务局长中泽保范、协会理事兼孔子课堂事务局长户井田静男等作为日方理事出席。孔子课堂中方负责人夏丹、孔子学院管理办公室孙玉红主持了会议。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段然老师担任会议翻译。段鹏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之际迎来孔子课堂的首次理事会议。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非常重视孔子课堂的建设工作,相信夏丹老师作为中方负责人会在孔子课堂的教学、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课堂建设好。未来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孔子课堂的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将课堂打造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42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69
/
88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