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3-04-03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顺利完成
    (通讯员 李鸣宇) 阔别三载,线下相会,3月24日至28日,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顺利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齐聚一堂,迎接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考验,这是近三年来,我校首次以线下方式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学校高度重视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提前规划和制定工作方案,部署有关任务。3月22日召开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启动会,20个培养单位相关负责人参会。党委宣传部、后勤保障处、保卫部(处)、教育服务中心、信息化处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共同为此次复试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各培养单位精心组织,科学制定复试方案,确保复试工作公平公正、科学有效。3月25日,副校长王晖带队到各培养单位复试现场检查指导,详细了解复试有关情况和学院准备工作,看望复试专家并向考生带来了祝福和问候。他强调,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关于研究生复试的各项要求,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为我校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研究生。各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优化考生服务,健全保障措施,确保复试工作安全、规范、有序进行。3月28日,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主任巴图那生等一行三人,到我校
  • 2023-03-31
    人文学院党委召开2022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通讯员 支千梦 摄影 曹伽俪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人文学院于2023年3月16日上午九点在学院楼420召开了2022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全体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述职,人文学院党委委员、组织员、辅导员出席并担任评委。会议由党委书记裴鸣主持。会上,学院中文系、语言系、汉教中心三个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和六个学生党支部书记依次进行2022年度党建工作的汇报,对2022年度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与计划。学院党委委员、组织员对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进行了问询、点评,相应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并给予测评打分。裴鸣书记在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各位党支部书记一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与未来期望,他强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第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系统化思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二,发挥专业优势,创新工作形式,进一步完善协同党支部等特色支部建设;第三,各支部要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加强实践,不断学习
  • 2023-03-31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来我校开展联学共建活动
    (通讯员 胡庭瑜 王若桐 王筱焓)3月29日上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宁启文一行30人到我校传媒博物馆开展联学共建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联学座谈会并讲话。在联学座谈会上,王达品首先代表学校党委致欢迎辞。他谈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作为农业农村部直属新闻宣传单位,七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显著贡献。中国传媒大学即将迎来建校七十周年,近七十年间,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量驰骋于国内外传媒舞台的优秀人才。此次来访的同志中有多位中传校友,看到各位校友在“三农”宣传战线上服务国家、建功立业,学校也倍感欣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致欢迎辞王达品表示,希望以此次联学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双方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学术研究、影视创作、融媒传播和传媒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时,他还表示,近年来学校着眼于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以“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为培养导向,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杰出传媒人才,也希望继续传承、学校与中国农影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就业方面长期以来深度合作的优良
  • 2023-03-30
    深化·共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研讨团结协力服务新时代党的教育新闻事业
    3月22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校长张树庭率队回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副校长王轶会见廖祥忠、张树庭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共同服务教育部教育新闻工作进行座谈交流。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王晖、杨懿一同到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主持座谈,副校长王轶参加座谈。张东刚指出,自今年1月9日两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守正创新、共谋发展,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确保战略合作协议擘画的“蓝图”变成“实景图”。作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两大重镇,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心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面向今后合作,特别是共同服务新时代党的教育新闻事业,张东刚提
  • 2023-03-30
    2023年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高质量新工科建设方案汇报会
    (通讯员 杜悦)2023年3月22日下午,《2023年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高质量新工科建设方案》汇报会在46号楼107报告厅展开。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闫磊凡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学院院长柴剑平对学院新工科建设方案背景做介绍,他指出,学校党委在今年的春季会议工作上将本年度定位为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年,落实到学院层面,学院将今年的中心工作定位为“面向三个跨越,全面构建数智学院高质量本科教学体系”,以高质量本科专业建设作为学院本年度的工作重点之一,实现数智学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大跨越。在此基础上,学院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孟放对学院高质量新工科建设方案做出详细汇报。汇报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首先提出了高质量新工科方案的建设目标和总体思路。按照学校和学院中心工作的要求,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将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整体上一个台阶。具体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两个本科专业进入全国领先层次(A层次)、基础教学实现面向智能传媒教育的模块化定制工作、和构建数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接着,孟放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本科教学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和学院新工科建设目标,学院班子讨论后对各系级单位提出了“一系一策”的
  • 2023-03-30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四项最新科研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王栋晗在管理学领域的国际高水平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发表了题为 “Performance Shortfalls, Response Directions, and Belief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这是王栋晗教授第二次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同时也是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年以来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第三篇研究论文。2023年1月,经管学院青年教师王琳在ABS 4星期刊《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发表题为“Befriended to Polarise? The Impact of Friend Identity on Review Polarisation - A Quasi-Experiment”的研究论文。2023年2月,经管学院青年教师管悦在UTD 24顶级期刊《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发表题为“When Images Backfire: The Effect of Custom
  • 2023-03-30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讲课水平、鼓励广大教师更好地研究教学方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分工会于2023年3月22日下午举办“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第二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大赛由院工会主席宋金宝主持。本次大赛共有5名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分别为:王小宁,倪业鹏,王然,许诺,张地。每位教师讲授完毕之后由5位评委按校赛标准进行打分,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并于3月29日下午学院大会前由柴剑平院长为获奖教师进行颁奖。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代表我院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王小宁老师讲授的《数据科学导论》以生活中的实例作类比,将复杂的数据分类、清洗和变换等通处理俗易懂地解释出来,最后还讲解了多种将数据规范化的方式。倪业鹏老师主要介绍了数据采集与处理中的Request库,详尽地讲解了库的安装、库的7个主要方法以及HTTP协议与Request库的一致性等内容,最后结合时政升华课程主题。王然老师从上节课的内容入手,引导思绪从相似矩阵转入对称矩阵以及对角化,由具体定义到转化步骤,再到定理与应用,由浅
  • 2023-03-30
    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前往西郊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
    (通讯员 杜凤仪 王克帆 汪悦悦)3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前往西郊参观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和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革命圣地,感受红色精神。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裴鸣、党委组织员孙杰、副院长陈友军、副院长兼汉语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张婧以及各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党日活动。人文学院师生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位于香山公园东南部,北京香山是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的地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走向全国性胜利的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人文学院师生走进革命故居,追忆那段峥嵘岁月,见证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人文学院师生参观双清别墅参观完香山革命纪念地,随之来到山脚下的香山革命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薪火相传,是集中展示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馆,传承弘扬首都红色文化的重要抓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从“进京赶考”,到成立新中国、解放全中国,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荡气回肠的中国革命史徐徐展开。通过馆藏和介绍,师生一行驻足流连,回望党的历史,铭记党的精神,深深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人文学院师生在
  • 2023-03-30
    黑龙江大学赴我校调研交流
    (通讯员 李楠 高鹏)3月24日上午,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文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其松,社科处副处长朱志勇访问我校。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会见于文秀一行,双方在明德楼举行座谈会。于文秀介绍了黑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科研基地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基本情况,并详细阐述了国家重点学科俄语语言文学以及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设成果,对我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期待今后在重大课题研究、重大平台建设方面能够深度挖掘资源,继续深化合作。段鹏对于文秀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现有学科布局及发展状况,并从国重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体系建设、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思路和改革举措。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交流,向黑龙江大学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俄罗斯文学相关领域学习,双方争取进一步加深了解,加强合作。科学研究处李玲飞副处长、李楠科长参加了座谈。双方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智库建设、科研评价激励政策等具体业务问题
  • 2023-03-30
    第十九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圆满落幕
    (通讯员 王巧至 邓飞灵 丁鹏华)3月24日晚,第十九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决赛在中传礼堂举办。本届大赛以“交序”为主题,在才艺的交流比拼中展示首都高校学子风采。大赛由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承办,中传电视转播学生团队全程转播。校团委书记郑丹琪,副书记吉也,兼职副书记许天缘、隋欣益,以及学校各部门领导、老师,北京学联、各高校学生会代表等嘉宾在现场观看了演出。本次大赛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师鹏,青年歌唱家、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授曹芙嘉,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储钰琦,中国内地创作型男歌手张赫宣,青年作曲家、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教师李惠子担任现场评审。曹芙嘉教授、歌手张赫宣、新生代说唱歌手ZeRo1及第十八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冠军男生女生向前冲组合分别作为特邀表演嘉宾献上精彩演出。比赛期间,各位选手用多样化的才艺表达了对“交序”这一主题的理解,讲述了记忆中重要的人生瞬间。现场异彩纷呈,激情四射,经过三轮的紧张角逐,最终,李嘉熙、孙礼昊和骆曼分别获得获得本届“风采之星”的冠、亚、季军,李嘉熙
  • 2023-03-29
    双创中心圆满举办第二期“大创”指导讲座
    (通讯员:李意璠)3月23日晚,由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办,经管学院双创协会、学生会承办的第二期“大创”系列指导讲座顺利举办。本期讲座以“为你指点迷津”为主题,邀请往年获得国家级立项的大创项目负责人:201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宋翔堃以及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杜钰君,分享了他们在大创立项过程中的经历与体会。讲座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由创新创业教育教育中心蒋洁主持。宋翔堃同学通过自己的创业历程,让大家明确大学不同阶段应该做的事,他提出积少成多,不断完善,找到适合自己的步调。他详细介绍了大创、互联网+以及挑战杯等比赛的区别,并针对“大创”项目中的立项环节进行了细致讲解,让同学们对流程更加清晰。他强调,做项目不能功利,要有兴趣做支撑。针对同学对于项目结项程度的提问,他表示只要条理逻辑清晰,能说清项目设计,让评审老师看到有实质性的基础做支撑,就会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数。杜钰君同学向大家明确了赛事的时间节点,围绕选题核心这一主题,提出了三组关键词:创新性、可行性、社会性。创新性项目需要新的亮点,可行性项目要突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社会性项目具有社会价值。她谈到,组队要发挥出不同专业的队员的长处,细化提问
  • 2023-03-29
    双创中心圆满举办第一期“大创”指导讲座
    (通讯员 金敏慧)3月22日晚,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办,经管学院双创协会、学生会承办的第一期“大创”系列指导讲座顺利举办。本期讲座以“创新其实很简单”为主题,特邀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基地主任韩康榕老师主讲。讲座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靳晓芳主持。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共有近300位同学参与。首先,韩老师从什么是“国创计划”、什么是创新、项目来源、团队组建和如何写好项目报告书这五方面通过列举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韩老师简单介绍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背景和目标。通过对比表明哪种类型的项目应该以哪种项目形式申报,并指出“创新”不仅仅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产品或者新的事物,也包括“用新的方法做旧的事情”。而创新项目就可以简单看成想法、团队、执行、产品之和。接着,详细介绍了优秀项目的四个来源:导师科研类项目、与所学专业相关项目(专创融合)、红旅类项目(思创融合)、自主探索类项目。在优秀团队的组成方面,韩老师强调了成员应该由不同专业交叉组成。合理的数量、能力互补、责任明确、目标清晰、淡化领导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必备品质。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同学们都可以做好创新项目。最后,韩老师
  • 2023-03-29
    中科院自动化所赫然研究员受邀来我校讲授前沿课
    (通讯员 陈清扬 李远航)3月23日下午,应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赫然研究员为我校博士生讲授前沿课。课程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金立标教授主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树锋教授和学院2022级全体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课程。此次前沿课的主题为“Heterogeneous Face Recognition”。赫然研究员介绍了异质人脸识别(HFR)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基础模型、异质人脸识别方法、异质人脸数据合成与增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赫然研究员还与学院师生分享了他们科研团队在过去几年中关于异质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且讲述了异质人脸识别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通过这次讲座,在场师生对人脸识别技术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与赫然研究员进行了交流讨论。赫然研究员简介: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从事模式识别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应用到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和人工智能安全; 近期主要聚焦在非监督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合成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出版
  • 2023-03-29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我校马院调研交流
    (通讯员 原晋菲)为进一步加强兄弟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的交流合作,助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3月23日下午,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鲁娜、副院长江燕一行6人来我校开展调研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维家、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刘东建等热情接待王鲁娜院长一行并座谈交流。刘东建院长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北京市重点马院建设、思政课程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王维家书记介绍了我校马院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举措,重点介绍了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舆情研究、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情况。两位学院领导希望通过深化交流,加强合作,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推动两校马院共进步、同发展。王鲁娜院长对中传马院的热忱接待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及优势特色,表达了此行来调研的目的,希望通过交流互鉴,助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和学院发展。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思政课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及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如何破解思政课教学、研究等方面的一些共性难题进行了探讨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2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9/89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