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12-04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成功举行
    11月30日上午,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2022年度会议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文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国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晓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文武,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米博华,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冬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本乾,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中国传媒大学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勤、国重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院长曹立宏等国重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处处长闫金定、基础研究司科研基地处(国家实验室处)副处长李旭彦,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基础研究与社会发展处处长李人杰;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国重实验室主任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国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守训,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国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段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
  • 2022-12-04
    2022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人工智能为儿童行业标准草案和典型案例”发布与奖励会议成功在我校举办
    (通讯员:严明)11月28日至12月2日,2022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IGF)以“有韧性的互联网,实现共享、可持续和共同的未来”为主题,在埃塞尔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会议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行。11月29日,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传媒大学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第十七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人工智能为儿童行业标准草案和典型案例”发布与奖励会议在我校举行。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处长朵拉(Dora Giusti)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际合作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有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外交流部主任、中网联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专委会秘书长丁秀云和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丹丹分别担任上下午论坛的主持人。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在致辞中指出,让人工智能助力儿童更好地成长,需要各方联动,密切协作,久久为功。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技术为擎,
  • 2022-12-03
    2022国际动画与数字艺术会议顺利召开
    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由我校主办的首届2022国际动画与数字艺术会议(ADAIC)顺利召开。本会议在原已成功举办七届的[Aniwow!]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中国青年动画学者论坛”基础上,致力于进一步探索“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互融、科技深度赋能的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科学科内涵式发展路径,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表达与国际传播新范式。会议以智媒时代广义的动画与数字艺术为研究对象,鼓励研究者以跨学科视角重新审视当代动画、数字艺术、数字技术及其相关现象,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规律,探索中国文化符号国际传播的有效路径。动画领域全球知名学者、畅销书《理解动画》作者、英国拉夫堡大学动画学院Paul Wells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新学者、西蒙弗雷泽大学交互艺术与技术学院儿童实体交互设计实验室主任Alissa N. Antle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系系主任、Karen Redrobe教授等顶级学者担任本届会议的单元主席。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心渊教授、院长王雷教授、副院长陈京炜教授、数字人研究院院长吕欣教授担任国内单元主席。刘书亮副教授、范敏副
  • 2022-12-03
    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圆满落幕
    (通讯员 张艺蓉 张子辰)2022年12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圆满落幕。本届动画节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合作,举办了短片展映、产业分享、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自2006年创办以来,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已陪伴中国动画走过了发展蓬勃而成就辉煌的十余年,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向世界展示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立足新时代、新方位,充分调动青年群体,推动国际交流,助力实现中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青年创作展露锋芒,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本次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竞赛单元分为动画类、漫画与插画类、数字媒体艺术类三个板块,为热爱动画及数字艺术的青年创作者搭建了学术平台,提供了展现能力与才华的机会。动画节以“权威性、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设立最高奖项“白杨奖”,
  • 2022-12-03
    我校举行统一战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12月1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统战部主办,校知联会承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在线上顺利进行。学校知联会理事、民主党派成员及统战部20余人参会。报告会由校知联会会长隋岩教授主持,邀请学校关工委专家组成员、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傅教授为统一战线成员做了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辅导报告。张傅教授以“牢记党的科学理论初心使命,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为题,从“全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以及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四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她强调,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要坚定信心、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隋岩在总结辅导报告时指出,深入学习
  • 2022-12-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学校关工委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
    (通讯员 李佳雯 郭林达)11月30日下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联合学校关工委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党课,党课由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傅教授主讲,面向信通数智联合党校第65期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旨在牢记党的科学理论初心使命,开展全面、系统的深度学习,扎实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莉、副处级组织员罗莉梅、党务办教师李佳雯参与此次党课。党的二十大会议召开以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教兴国事业上来,始终坚持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张傅教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工作30余年,获得过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称号,曾出版十余部专著、教程,在国内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伦理、企业党建等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此次课程,张傅教授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讲起,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但也指出长期积累及新
  • 2022-12-01
    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电影节活动
    (通讯员 孙玉红)巴西当地时间11月19日,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盛大的中国电影节活动。活动海报之一本次活动在南大河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中心具有百年历史的Maurício Cardoso广场上进行,经过前期紧张周密的准备工作,19日下午4点,活动序幕隆重开启。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Athos博士主持了活动的开幕式。在中国文化展示环节,中国画工作坊、书法工作坊、锣鼓表演、舞狮表演、中国功夫表演、特色美食展等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活动依次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不仅让前期注册参加的巴西民众沉浸其中,更吸引了周边更多的市民源源不断地涌入广场并流连忘返。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国际部负责人Carla教授(左)、孔子学院巴方院长Padula教授(中)及中方院长白岚玲教授在活动现场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之一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之二舞狮国画工作坊:孔子学院武雅琴老师(左四)及参与国画展示的孔子学院学生夜幕降临,中国电影露天展映在众人企盼中开启。中国驻巴西大使馆为本次活动给予了鼎力相助,专门为活动提供了配有葡萄牙语翻译的优质片源。本次电影节推出两部纪录片《中国最后的母系部落》(The Last M
  • 2022-11-30
    戏剧影视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党务工作培训
    (通讯员 王怡轩 武瑶 曹宇琦)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规范程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于2022年11月30日组织线上党务工作培训,特邀校党委组织部组织员闫琳老师为戏剧影视学院师生讲解党员发展工作要点。戏剧影视学院党委书记蓝旭、组织员齐雨菡、院团委副书记来特、学院教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本学年发展对象以及第65期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本次培训。下午两点,培训正式开始。戏剧影视学院党委书记蓝旭代表学院师生欢迎并感谢党委组织部闫琳老师的出席,并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师生提出学习要求: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家一定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认清职责、做好表率,才能在日后更好地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随后,闫琳老师向戏剧影视学院师生展开了发展党员全流程的详细讲解。闫琳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图》,在概述党员发展工作的整体流程后,对流程图中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考察及转正等25个环节依次展开系统且详尽的说明。闫琳老师表示,大家要熟悉掌握发展
  • 2022-11-30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主题党课顺利开展
    (通讯员 张艺蓉 王功利 周曦)2022年11月23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以线上形式组织开展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精神谱系中伟大的抗疫精神”主题党课。此次党课邀请到我校人事处处长曹坤为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授课,培训由学院团委书记周曦主持。为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国精神谱系中伟大的抗疫精神,曹坤处长通过讲述学校在抗疫期间的典型案例与鲜活故事,向同学们生动展现了学校党委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所蕴含的抗疫精神。首先,曹坤处长强调了新时代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重要意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随着时代发展,被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在这样一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曹坤处长指出,伟大抗疫精神不仅是一种产生于特殊时期的精神力量,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延续。接着,曹坤处长通过结合学院一系列抗疫故事,进一步向同学阐释伟大抗疫精神。其间,曹坤处长介绍了当前我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总体防疫布局规划,强调了小组各个专班秉持高质高效的工作原则,确保
  • 2022-11-30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农旅融合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评审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张郁纷)11月25日至27日,由我校主办的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农旅融合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评审会在线上举行。《农旅融合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兴安盟委党校联合申报实施,是我校与兴安盟开展盟校合作以来的重要成果。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乡村旅游和创意产品指导处处长张晓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组织部副部长王大义,兴安盟文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斯钦都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区域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唐承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手艺品牌创研中心主任郝秦玉,SMART度假产业专委会秘书长王旭,灌木文化总经理黎贯宇,我校科学研究处处长周建新、国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兼校友办公室主任刘首兵、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吴学夫等领导、专家以及培训班30名学员和40余名兴安盟党政干部参加评审会。会议由我校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项目负责人刘京晶主持。(图1、2.成果评审会总海报)(评审专家合影)在开幕式中,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组织部副部长王大义致辞发言,代表兴安盟委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国传媒大学平台对
  • 2022-11-29
    我校代表参加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暨国际胜任力培养论坛
    (通讯员 李想)11月25至26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暨国际胜任力培养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联合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协办。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组织广告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电视学院相关领导、老师以及国际处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部分老师参加了会议。论坛上,国家留学基金委生建学秘书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张双鼓常务副会长致辞,专委会张宁理事长做了2022年工作报告,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何昌垂特聘教授做了《学习二十大报告关于“全球治理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之体会》的主旨报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做了有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经验及专委会科研课题的成果分享。为期一天半的论坛,包括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年度报告分享、专委会科研课题成果分享、教学奖获奖单位工作分享、国际胜任力培养课程经验分享、网站与社团活动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投票增补或变更理事、常务理事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21
  • 2022-11-29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学习活动
    (通讯员 邹采玲 蔡静)为深刻领会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于11月25日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梁昊光教授面向全体研究生,举行了“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主题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唐妮娜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梁昊光教授深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八个理论,并由此引申出现代化实践的八个问题:中国现代化为什么不能走传统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路径有什么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和知识创新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命题是什么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下共同富裕内涵是什么?如何做?中国式现代化下的经济现代化如何做?中国式现代化下如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式现代化下如何实现文化繁荣?围绕以上问题,梁昊光教授层层深入地描绘了中国的现代化图景,中国式现代化既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又根源于中华文化传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后者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指出中国现代化是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现代化,应将现代化的思想、理念、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到各行各业各领域建设中。在讲述如何实现文化繁荣时,梁昊光教授特别强调,世界文化现代化
  • 2022-11-29
    首获一等奖!我校教师在2022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中取得佳绩
    (通讯员 付李琢)日前,由清华大学主办,高校教学发展网络(CHED)、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线教育委员会等单位协办的2022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决赛落下帷幕。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推荐的3个课程团队全部获奖!其中,张龙教授主讲的“国际新闻理论与实务”获一等奖,段鹏教授主讲的“智能媒体传播”课程获“设计之星”奖,陈京炜教授主讲的“游戏心理学”获优胜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从2019年创办,目前已被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和《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数据统计源,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届大赛于2022年6月启动,历经初赛、复赛、小组决赛及总决赛多个阶段。全国共有336所学校参与了本次大赛,其中764名教师进入复赛,55名教师入围决赛,决赛获一等奖及以上的教师25名,仅占总数的3%。为充分做好本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的准备工作,本科生院制定了详细的备赛方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线上线下专题辅导,对教师参赛环节进行问诊把脉;协助教师准备参赛材料;联合融媒体中心为教师拍摄说课视频。经过
  • 2022-11-27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组织全校外事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通讯员 董雨婷)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11月25日下午,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组织全校外事干部在线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邀请了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铁铮做辅导报告。报告会由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钟丹丹主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全体人员、各学院、部门外事负责人和外事联络员共6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李铁铮教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作出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个重要战略部署出发,紧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最后也对高校在国际传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辅导报告中,李铁铮教授用了大量的实例、数据,辅以接地气的叙述方式,让老师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报告会后,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珍晖、电视学院汤璇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刘明君三位老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了学习体会,并与李铁铮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参加报告会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高校外事干部作为高校国际传播工作的主力军,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高校国际传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42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72/889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