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5-07
    访企拓岗丨李众副书记带队赴北京中国网传播有限公司座谈交流
    (通讯员 刘宏欣)4月27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带队到北京中国网传播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北京中国网传播有限公司总编辑韩静,副总经理陶利明,副总经理、政府事务关系部主任、办公室主任汪燕京接待了李众副书记一行。韩静总编辑向李众副书记一行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史、经营状况和业务板块,人力资源部经理司艳华介绍了公司的人才分布情况及用人需求,陶利明副总经理介绍了公司未来的重点业务及双方今后可能合作的领域。李众副书记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愿景,重点说明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的背景,希望校企双方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语种人才培养和融媒体岗位实习就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校企双方就国际传播项目合作、在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乡村振兴及融媒体技能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在多语种国际传播能力培训、青年志愿者乡村振兴活动合作、自媒体项目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品牌传播部副主任李建华和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李萍,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党委书记战琦、党委副书记刘宏欣参加座谈。(编辑:阎玺)
  • 2022-05-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首轮课程正式开课
    (通讯员 刘孟乔 摄影 张鑫)4月23日,正值第27个“世界读书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正式开讲。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号召,课程首讲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当老师带领同学们读原著、悟原理,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中国化”这一新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方向负责人马成瑶教授出席开课仪式。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专业、各年级的18名研究生以必修、选修、旁听的不同身份加入课程,教学方式采取校内师生代表在学院习中心主会场,其他师生通过线上进入课堂的组合模式进行,既适应疫情防控总体要求,也保证了教学效果。首讲活动由课程负责人杨倩副教授主持。张当博士主讲题目为“共同富裕:理论基础与中国化发展”,他根据自身对马恩原著的详尽梳理和深入研究,同时选取近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文章《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之辩》为思考指向,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张当博士以“共同富裕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怎样来实现共同富裕?”三个问题启发同
  • 2022-05-06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工作推进会召开
    (通讯员 蒋笑寒)4月27下午,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传媒大学校赛工作推进会于线上顺利举行。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贺小飞、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栋晗、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执行主任闫玉刚以及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特邀政府与公共关系学院教师王亚囡分享参赛经验。推进会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副主任靳晓芳主持。400余名师生参加会议。贺小飞副处长简要介绍了“互联网+”大赛。“互联网+”大赛对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作用重大、成效显著,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平台和重大赛事。比赛在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产学研融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人才培养和自我展示的平台。会上,王栋晗院长和闫玉刚执行主任共同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团队代表授旗。闫玉刚执行主任解读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工作、评审规则以及内容要点。他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全国和北京的大赛赛程安排,并对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进行了详细分析。结合我校以往参赛数据,闫玉刚老师分析总结了我校的主要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
  • 2022-05-06
    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讲座第一期举办
    (通讯员 曹若琪)4月28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讲座第一期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特邀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基地主任韩康榕老师主讲,主题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解析与备赛”。200余名学生线上参加了讲座。韩老师从宏观层面解读了“互联网+”大赛,展望了面向未来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回顾了往届大赛的赛道演变、主赛道获奖项目领域分布情况等,同时讲解了高教主赛道、红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之间的区别。关于如何备赛,韩老师认为重点在于7个步骤。第一步是寻项目,好的项目可以来源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可以来源于过去已有的项目,甚至是开展时间较久效果较好的社会实践项目或社团活动等;第二步是找团队,项目团队不只是参赛学生团队,还有导师团队,学生可以来自于不同专业,导师也可以来自高校和企业,这样既能获得学术上的指导,又能有商业上的帮助;第三步是做实践,一个好的项目一定是能实践落地的,而非仅仅纸上谈兵;第四步是选赛道,商业性强的走主赛道,公益性强的走红旅赛道,而产业命题赛道则是针对特定的产业;第五步是读规则,根据规则来优化各部分的内容;第六步是写材料
  • 2022-05-06
    我校在建团100周年北京市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中喜获四项荣誉
    (通讯员 齐雨菡 朱羽佳)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出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160个团组织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40名同志为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在本次评比表彰中,我校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团委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3班团支部获评“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团委办公室主任周子颜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电视学院2021级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霍逸凡获评“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传媒大学各级团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团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在思想政治引领、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参与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等重点工作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北
  • 2022-05-06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办研究生基本文献阅读分享会
    (通讯员 陈梦)为贯彻落实学校研究生基本文献阅读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训练水平,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生基本文献阅读分享会活动于春季读书周期间正式启动。5月5日下午,首场分享会在线举行,根据研究领域和培养层次,活动分9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学院2021级全体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及部分导师共160余人参加了活动。文献分享活动针对2021级研究生基本文献目录中的精读文献,每周以小组为单位,以主讲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同学交流形式展开。在首场活动中,共30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做了分享汇报,文献书目涉及思想政治、研究方法、科技简史、基础通识、学科理论以及人文社科等方面。研究生导师进行点评指导同学们的分享十分精彩,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导师们对分享内容进行了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指导,参会同学也踊跃提问,与主讲人和老师针对文献内容进行交流。本次基本文献阅读分享活动旨在引导和督促学生进行基本文献阅读,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为今后的科研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编辑:阎玺)
  • 2022-05-06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教职工四月份政治理论集体学习
    (通讯员 须大为 杨洋 孙靖)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指导所属两个教工党支部开展了四月份教职工政治理论集体学习。4月13日,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深入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北京冬奥精神的讲话。学习活动由支部书记姚旭主持。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须大为老师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须大为老师分析了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习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的论断和“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这一论断,并详细解读了总书记对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部署。支部书记姚旭老师带领支部成员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精神和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支部成员围绕学习内容,结合自身思考展开了热烈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工党支部于4月22日晚开展了“2022两
  • 2022-05-06
    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讲座第二期举办
    (通讯员 纪鸿阳)4月30日晚,创新创业训练营系列讲座第二期《主赛道创意组、红旅赛道项目策略分析》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特邀北京视记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秦鹏老师主讲,近300位同学线上参加了此次讲座。秦老师从同学们参赛时可能存在的一些疑惑和问题入手,从考察内容、组别类型、股权比例、参赛条件、分数占比等方面解读了第八届“互联网+”大赛规则的新变化,强调本届比赛重点支持本科生参赛,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秦老师系统讲解了主赛道备赛的五个关键原则。第一要掌握五大变化。在备赛的过程中,同学们应当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方向、投资人投资方向、相关领域和优势专业等方面的变化和动向,并利用自身专业和角色的变化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精准备赛,高效备赛。第二要吃透组别。本科生创意组的创新应当有原创性、替代性、突破性、颠覆性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真实创业,重视引领教育,把握定位落地,争取知识产权,明确商业计划,以此对该组别考查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三要深挖五大来源。同学们在参赛时应结合专业院系资源、创业校友资源、往届优势项目资源、区域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备赛参赛。第四要转变五
  • 2022-05-06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同上“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大思政课
    (通讯员 姚旭 张静敏 王博 孙靖) 5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认真收看学习了“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首都教育系统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这堂大思政课由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教授主讲,冬奥冠军武大靖、冬残奥会冠军杨洪琼、“冰立方”建设者霍文震、雪务攻关团队骨干丁明虎、志愿者刘迪波等群体代表围绕首都教育系统师生服务奉献冬奥的生动实践,共同讲述和阐释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解锁了北京冬奥冰雪传奇的精神密码,激励广大青年自觉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奋力担负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历史使命。师生们在线学习后备受鼓舞,纷纷以书面形式交流了心得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书记姚旭副教授表示,冯秀军老师为思政课教学作了一堂教科书般的“讲好中国故事”的示范。她通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生动事例的讲解,重点讲解百年奥运圆梦,北京奥运精神的内涵阐释,从运动员、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代表的讲述,让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江春鸣副教授表示,秉持“绿色、共
  • 2022-05-06
    访企拓岗丨王晖副校长带队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
    (通讯员 甄锐)4月24日上午,我校“访企拓岗”专项工作组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开展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王晖副校长牵头,学生工作部(处)、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广告学院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北京广播电视局副局级巡视员卢辉热情接待了我校“访企拓岗”团队一行。卢辉巡视员表示,长期以来,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开展了广泛合作,在精品创作、重大活动、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合密切,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传媒大学为首都广电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广电局今年将举办多项重大活动,希望中国传媒大学以多种形式参与其中,将首都广电活动矩阵做大做强,希望双方借此次访企拓岗交流,深化产学研对接,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合作模式。王晖副校长向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长期以来对我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就业工作的部署,我校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校紧扣国家战略、汇聚相关学院和国重实验室师资力量,探索面向综合交叉学科、适应深度媒体融合时代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机制。此次交流活动是为了帮助毕业生找准职业定位,也是希望了解单位需求、提
  • 2022-05-04
    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
    (通讯员 谢斯予)4月25日下午,我校与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召开办学工作对接会议,就海南办学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沟通协调。试验区管理局副局长邹文涛对我校在海南举办的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传考文垂学院”的正式批设表示祝贺,并介绍了试验区共享区和专享区建设的总体进展。他表示,试验区管理局将全力以赴支持中国传媒大学在海南的各项办学工作,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和支持保障平台,推动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国际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我校副校长段鹏表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海南办学工作的部署与推进,学校党委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要求全面考虑办学条件的保障度,打造国际化传媒人才培养平台。希望双方在本次会议中进一步扎实落实海南办学落地的各项细节,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办学条件、做好风险防控、提高办学质量。双方工作团队还就试验区发展规划、各方的权责关系、办学软硬件条件保障、人才引进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照办学准备问题清单逐一梳理问题,进行了坦诚而积极的沟通。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常务副院长徐宝泉、副院长唐培林,广告学院院长
  • 2022-05-02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启动
    (通讯员 崔鑫宇 刘孟乔)4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政课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正式启动。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受邀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新闻传播学术写作研究”的首场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教授出席启动仪式,来自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传播研究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等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其他高校共约8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工作坊启动仪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锦刚主持。刘东建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举办“研究生思政课学术论文写作工作坊”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举措,希望参与师生能够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育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姬德强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新闻传播研究”与“学术写作经验与反思”展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的新闻传播研究,姬德强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范式,也是一种“内在阐释”视野。他提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的学理化路径,即通过回归地
  •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赴北京久其软件开展访企拓岗交流活动
    (通讯员 牛苏雨)为更好地提高学院学生实践水平、落实学校“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4月26日上午,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林卫国带队赴北京久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展开访企拓岗座谈交流活动。双方围绕学院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人才供需对接、实习就业招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座谈会上,久其软件创始人董泰湘对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表示肯定,希望与学校在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享科研平台及一线案例资源,开创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典范。林卫国院长表示,校企合作是多方共赢的,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就业等方面已取得优异成绩,希望与像久其软件这样的优秀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并从多方面开展长期规划,将合作落到实处。久其软件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监朱晓钧,人力资源部经理张金锴,久其易实副总经理董海峰,数智人才发展中心经理纪明欣详细介绍了公司对人才的需求,表示目前到久其软件任职的中传校友都表现出色,期待更多毕业生的到来,在合作和交流中促进学生个人和企业整体的共同成长。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尚文倩、党委副书记宋凯和学生就业工作负责人牛苏雨参加座谈。
  • 2022-05-02
    访企拓岗丨李众副书记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座谈
    (通讯员 张倩)为落实教育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工作部署,4月27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带队赴中国财经报社调研,并就访企拓岗、就业育人、深度合作进行座谈。中国财经报社社长万平对李众副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中国财经报社的基本情况。中国财经报社是国家财政部主管的事业单位,下设《中国财经报》和子报《中国会计报》及《中国政府采购报》三张平面媒体,以及多个新媒体平台。万平社长表示,希望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加强合作交流的重要契机,持续深化供需对接、校企合作。李众副书记介绍了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近年来在党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介绍了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他代表学校感谢中国财经报社对学校的支持。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动走进中国财经报社,希望能通过调研,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财经报社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加强双方的深度合作,着力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与业界需求的契合度,更好地助力毕业生就业。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介绍了艺术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育人的具体合作意向。他表示,研究院将发挥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6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98/891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