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新版官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最新更新

党建思政聚合力 场景案例促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公寓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

来源:新闻网    2025-07-04   作者: 浏览量:10

(通讯员 周围光 摄影 刘沐颖)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与后勤党委学生公寓党支部在中蓝公寓“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以“党建思政聚合力,场景案例促育人”为主题的联学共建活动。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出席,后勤党委书记张润、副书记王莉,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东建、副书记孙靖以及双方支部党员代表共20余人参加。活动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书记阴军莉主持。

本次联学共建活动双方支部围绕党建引领、协同育人主题,本着整合党建资源、深化思政育人、强化协同联动精心设计了“公寓社区现场学习”“联学共建座谈交流”“重温初心 唱响使命”三个环节。

活动伊始,学生公寓孙兆平老师带领大家对“一站式”学生社区做了现场介绍,公寓员工张小平、龙洪艳及劳动实践岗学生代表分享了在各自岗位上“一面锦旗映初心”、“一名党员树先锋”和“一站式服务暖人心”的动人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听完这堂行走的微党课,思政课党员教师们纷纷点赞通过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将学生需求放心上,解决学习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凸显了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学工部门的协同配合、劳动实践同学的热心服务,同时彰显了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的服务保障。

本次活动创新组织两支部党员以互动联学形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阴军莉老师带领全体与会党员深入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阴老师以三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时隔12年,为何要重新修订《条例》?”“厉行节约的责任由谁来负?”“在具体工作中该怎么做?”三个问题的逐层深入分析,引导党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理解《条例》精神,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认真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将节约作风内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随后双方开展共建交流座谈。张润首先强调,此次共建活动是党建引领、思政赋能、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深化,也是对一线员工的深刻思想启迪。他提出,两个党支部应携手共建,设立党员先锋岗,不断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服务体验、育人支持。

刘东建表示,双方通过将思政教育与后勤服务紧密结合,成功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构建起完整的育人链条。他同时指出,思政课教师深入后勤实践,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灵感,这不仅能让思政课程“活”起来,更能“火”起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思想共鸣的重要源泉。

王莉向思政课教师党员介绍了“一站式”社区致力于将后勤服务转变为育人阵地,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的全新定位。她重点介绍了涵盖控烟监督、学生公寓安全与自习室巡查、中蓝一站式社区空间管理、节能巡查、园艺绿化以及食堂学生管理等7个劳动教育岗位,从本学期开始后勤保障处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是落实学校“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具体落地。

学生公寓中心主任、支部书记李宁进一步介绍了中蓝一期“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目标、功能布局及学生参与式的服务管理模式。她详细阐述了社区的各个功能空间,包括中蓝会客厅、元气研讨站、面试静音仓和瑜伽室等。这些活动空间自投入启用以来,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认可,较好满足了学习、生活、社交、休闲等多样化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党小组组长须大为详细介绍了如何将“身边人”“身边事”的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并以“宿舍电器安全”为例,展示了如何将其设计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案例。须老师指出,通过将后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思政课堂,不仅能够实现服务育人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结合,还能让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刘鑫老师分享了她将“校园控烟”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经验。她以社会公德理论为纲,引导学生从自身视角剖析校园控烟痛点,让学生在思辨中理解 “公共空间文明”与“社会公德养成”的深层关联。这样的教学设计使抽象的公德规范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公德意识内化为行为自觉,实现了思政教育从“知”到“行”的闭环。

在自由座谈环节,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安全主管、行政主管等党员代表介绍了在公寓日常服务过程中时常遇到的安全检查、物品收纳、环境保洁、生活沟通等现实场景,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疑问困惑向老师们请教。思政课教师们以集体备课的态度一一记录、思考,并表示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学生成长规律,从价值引领、行为规范、环境育人等维度,切换到思政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互动。这种“服务实践+思政智慧”的碰撞,既为公寓服务难题破解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也为思政课挖掘了鲜活的育人素材。

孙靖在交流中提出,思政课的“教”与公寓管理中的“育”密不可分。思政课是理论供给端,但要善于回应实践需求端遇到的困惑。为此,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生活实践场景,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所需所盼所想所虑。孙老师提议通过党小组或教工党员联系公寓楼、公寓管理员担任“生活思政信息员”、共建共享思政育人案例库等方式,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素材来源。

张绍华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系思政教工党支部和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领导,全程参加了此次共建活动,并对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媒介素养、法律素养等教育实践应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识课教学,让学生在解读、辨析、参与中深化认知,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行为养成有机结合,真正实现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同频共振。张绍华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站稳讲台,用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讲解热点问题,表达鲜明的态度。他鼓励教师深入挖掘“党建+思政+生活”一体化服务平台的育人功能,将学生关心的事情以生动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切实做好协同育人工作。

活动进入第三环节,刘东建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孙靖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誓言映初心,歌声颂党恩。全体党员以最真挚的方式向党的生日献礼,铿锵的誓言和激昂的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热烈高潮,更加凝聚起赓续红色血脉、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本次共建活动以“场景案例促育人”为主线,走出课堂、走进公寓、走近学生,通过现场参观“一站式”学生社区、共析育人案例的方式,让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在学生生活场景中实现了深度交融,成功探索了党建与思政教育、服务育人的创新融合之路。这种“从课堂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模式,既让思政课有了更鲜活的教学载体,也让党建工作找到了服务学生的具体抓手。未来,学生公寓党支部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工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合作,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育人实践,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