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俊 摄影 廖一凡 李奕凡)经过近6个月的建设周期和4个月的试运行,中国传媒大学1400平米4K演播室视音频系统建设项目10月18日下午正式通过专家验收评审。
由学校组织的项目验收会,邀请来自中央电视台、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国家大剧院、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单位的校外评审专家,以及来自科技处、理工学部、艺术学部的校内评审专家共10人组成专家组,开展项目验收工作。
验收会由校资产管理处处长寇宏亮和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主任乔保平共同主持。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相关领导及老师,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的相关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验收会上,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副主任刘杰锋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高级经理杜卉、项目经理安稳作为项目建设方代表,介绍了项目建设的过程,并着重对项目的亮点及创新之处进行说明。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技术部张俊老师向专家们介绍了系统试运行的情况。
在听取完汇报后,验收评审专家对演播室进行实地考察。专家们来到演播大厅、控制室和机房,仔细查看系统的建设情况。各分系统负责人进行相关介绍和演示,并详细回答专家提出的询问。专家们还查阅了系统自测报告等资料,对系统的细节做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地考察后,经过闭门讨论,验收评审专家形成了最终的验收意见。专家们认为:该项目系统设备配置和功能符合设计要求;系统集成、配电、布线、设备安装规范;视频、音频、同步、通话、控制等系统运行正常;系统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及专业规范,满足招标文件及建设合同的要求。
评审专家组组长崔建伟宣布:项目通过验收。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总结发言中,多位专家均表示,希望传媒大学能利用这一前沿平台,为业界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希望在节目制作、课题研究方面加强合作。专家们还对系统的完善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实践实验教学中心(中传电视台)主任乔保平对专家的工作表示感谢。他认为,演播室如期建成并顺利通过验收,是“学生之福、教师之幸、教学之利”。我们不仅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使用好演播室系统,还要逐步完善发展,为实践教学和实务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1400平米4K演播室位于学校2号楼B座。作为媒介融合背景下建设起的高水平全媒体系统,它服务于教学实践、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节目生产,是学校全媒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一部分,同时也承担学校重大活动、大中型电视节目等的录制功能。
该演播室采用目前先进的4K超高清技术,是国内首个大型全4K演播室。无论是从专业制作还是教学、科研角度来看,该系统的配置和所用技术均达到了行业内的较高标准。
项目从2014年12月提出意向,经过招标,于2015年12月底与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开始进入建设阶段。演播室系统于2016年6月15日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在中国传媒大学2016届毕业典礼的大型直播中,该演播室首度作为主演播室进行了五个半小时的4K直播,受到广泛的关注。
演播室的验收及投入使用,标志着继十讯道高清转播车后,中国传媒大学建设了又一大型电视技术装备和大型实践教学平台,将对加强我校专业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深度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与实践技能水平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编辑:阎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