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宋佳音 摄影 周维一)3月15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在实验教学楼中传讲堂召开2017年春季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胡正荣分别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胡正荣校长首先做了工作报告,他全面分析了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梳理并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思路,并对2017年学校改革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胡校长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改革进入攻坚期,传媒和文化行业也进入转型期,这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我们应当立足于新的形势,寻找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创新点和突破点。
面对与时俱进的国家战略、瞬息万变的行业走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新形势,胡正荣校长强调,传媒大学要一方面坚持行之有效的办学理念,另一方面勇敢创新改革、积极升级换代。他指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是:争创一流,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因此,学校的发展,应当不忘学校的光辉历史,吸收国家、行业和学科发展对学校的新要求,面向未来,重新梳理学科资源,打造新的服务面向和学科增长点。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与时俱进,结合最新的中央精神与时代形势,赋予学校发展目标以新的内涵和外沿。
学校的发展战略是顶天立地、内涵发展。我们的工作应当“顶天立地”,一方面要对接中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立足传媒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学科前沿,明确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战略定位。学校经过多年的外延扩张,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如果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还需加倍精耕细作。不仅要重视硬件,更要注重软件;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不仅要重视规模,更要注重效益;不仅要重视知名度,更要注重美誉度;不仅要重视当下,更要注重未来。
学校的发展思路是打造传媒教育升级版。具体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升级,分别是育人模式、学科建设和管理服务。在育人模式方面,要坚持三个方面:立德树人、强基固本、追求卓越。在学科建设方面,坚持“优势学科创一流、基础学科入主流、交叉学科领潮流”的理念。在管理服务方面,要抓住关键,内培外引解决人才问题、开源节流解决资源问题、依法治校解决管理问题。
胡校长指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已颇见成效,正应当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今年工作的主题应当是“稳中求进改革年”,从扩张走向培育,从新创走向创新,要牢牢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大局要稳,改革要进;规模要稳,结构要进;速度要稳,质量要进;队伍要稳,风气要进。今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全面谋划、综合改革、培育新风”。因此,一方面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奋发有为,才能真正推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
陈文申书记在讲话中指出,2017年是我们落实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开展“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任务非常艰巨。他从党委的角度做了六点工作部署: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将会议精神和学校工作结合起来,指导学校未来的创新和发展。具体做到:要深刻领会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原则立场;要承担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三是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两个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2017年学校党委、纪委将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分重点做好十八届六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落实,进一步夯实管党治党责任。
四是今年学校将迎来北京市高校党建达标检查评估,我们要认真做好各项迎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是做好新一轮中层干部换届工作。积极推进干部交流轮岗,确保配齐配好中层领导班子。
六是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各项工作。实施好“平安校园”提升工程,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全体校领导,部分离任校领导,校内全体博士生导师,全体处级干部(包括调研员),校属科研机构正、副职领导,科研特区主要负责人,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代表,人大、政协、民主党派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和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会议。
(编辑: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