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晓云)4月6日,我校党委副书记、廉政研究基地主任赵晖等一行,到北京励志堂科举扁额博物馆调研。
北京励志堂科举扁额博物馆为国内唯一此类专题博物馆,创办人为姚远利先生。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科举制度的渊源,第二展厅为生员(秀才)匾额厅,第三展厅是举人厅,第四展厅是进士厅,第五展厅主要展示与科举有关的榜书。
博物馆占地3000平方米,收藏了500余方明清科举匾,其中石刻匾额近50方,数量之多,在中国尚属首家。馆中还收藏有明清32名状元题写的匾额40余方,13名榜眼题写的匾额,12名探花题写的匾额。年代最久的状元匾额为明永乐十六年,距今589年。收藏的元代科举门,系镇馆之宝。
馆藏匾额见证了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变迁,也是一部家族史史、书法史和地方史。姚远利馆长认为,匾额既是艺术品,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重要艺术载体,还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制度颁行。匾额的应用,以“标识名称”和“宣扬教化”为主要功用,行匡正社会政治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的作用,为巩固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传播文化道德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姚远利馆长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举办科举匾额拓片展以及相关讲座,成为北京市的“社会大课堂”,并引起全国政协、中宣部等的高度重视。
另外,博物馆还专辟古代廉政研究专厅。
赵晖副书记在调研中,就我校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大学生政治思想实践基地、廉政文化研究等同该馆的合作与姚远利馆长进行了交流。随同调研的还有我校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校武装部部长齐金贵。
(编辑:陈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