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07-01
我校李宽教授中国画作品《众志成城》、《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天津美术馆展出
(通讯员 王铉文)2021年6月29日,我校李宽教授中国画作品《众志成城》、《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天津美术馆展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画院共同主办的《百年华章、筑梦丹青——天津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将于2021年6月29日——2021年7月29日在天津市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共计展出全国优秀美术作品80余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李宽教授是该创作工程的代表画家。开幕式现场作品《众志成城》用写实性水墨的绘画方式记录了抗洪救灾的伟大场景,反映了在历史上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伟大抗洪精神,作品内容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作品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众志成城》(高210cm、宽310cm)在《众志成城》创作中,作品场景以横幅构图为主,同时创新性的采用了多维度、多视角的人物以及场景的并置,对画面的黑白灰构成、笔墨规律、色彩关系等画面要素进行了分析和处理。画面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泛滥之际,奋不顾身的搬运物资、拯救人民、抢险救
2021-07-01
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隆重举行
百年风华正茂,赓续奋进中传。6月2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在中传礼堂隆重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28个先进党组织(包括3个先进院级党组织、25个先进党支部)、149名优秀共产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并为28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代表颁发奖章。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成员党宁、王志新,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翟志席出席观摩。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大会并致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宣读表彰决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出席大会。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系主任李立宏主持。廖祥忠书记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代表学
2021-07-01
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隆重举行
百年风华正茂,赓续奋进中传。6月2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暨主题音乐会在中传礼堂隆重举行。大会隆重表彰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28个先进党组织(包括3个先进院级党组织、25个先进党支部)、149名优秀共产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并为28名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代表颁发奖章。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三巡回指导组组长杨学义、成员党宁、王志新,教育部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翟志席出席观摩。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大会并致辞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宣读表彰决定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出席大会。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教工、学生党支部书记,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代表参加大会。大会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系主任李立宏主持。廖祥忠书记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代表学
2021-06-30
王达品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焦健 摄影 王雷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6月25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以“以‘史’谈‘纪’——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回顾与启示”为题,在明德报告厅为全校纪委委员、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基层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代表、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及巡察干部、学生党员代表70余人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由学校纪委副书记张根兴主持。课上,王达品副书记首先从统筹部署、组织发动、立足特色、打造精品、办实事解难事五个方面,总结了我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要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担当、推进事业发展。王达品副书记着重从“重视和加强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与优势”“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成效”两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纪律建设史。”在谈到“百年党的纪律建设对高校纪检工作的启示”时,王达品副书记紧扣
2021-06-30
王达品副书记为我校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焦健 摄影 王雷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6月25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以“以‘史’谈‘纪’——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回顾与启示”为题,在明德报告厅为全校纪委委员、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基层教工党支部纪检委员代表、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及巡察干部、学生党员代表70余人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由学校纪委副书记张根兴主持。课上,王达品副书记首先从统筹部署、组织发动、立足特色、打造精品、办实事解难事五个方面,总结了我校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要从“学、思、践、悟”四个维度,深化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担当、推进事业发展。王达品副书记着重从“重视和加强纪律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与优势”“百年党的纪律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成效”两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统一全党意志和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纪律建设史。”在谈到“百年党的纪律建设对高校纪检工作的启示”时,王达品副书记紧扣
2021-06-28
我校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
(通讯员 姚眉 张昕 摄影 王雷亭 韩秭一)为推进学校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路径,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6月25日上午,学校在明德报告厅组织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出席会议。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张庆国、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处长王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崧、北京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史天贵、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雷敬炎、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吴祝武、南昌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廖梦园应邀出席座谈会。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专班全体成员、各学院(研究院、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技术中心、实践教学中心)部分教职工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主持。廖祥忠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情况,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改革,经历了几个发展阶
2021-06-28
我校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
(通讯员 姚眉 张昕 摄影 王雷亭 韩秭一)为推进学校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路径,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6月25日上午,学校在明德报告厅组织召开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专家座谈会,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出席会议。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张庆国、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副部长周勇义、中国人民大学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处长王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室安全与设备管理处处长李崧、北京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史天贵、武汉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雷敬炎、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吴祝武、南昌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廖梦园应邀出席座谈会。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专班全体成员、各学院(研究院、中心)主要负责人及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技术中心、实践教学中心)部分教职工等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刘杰锋主持。廖祥忠书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简要介绍了实验室工作综合改革情况,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改革,经历了几个发展阶
2021-06-28
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又是一年毕业季,惜别情深满校园。6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典礼并讲话。廖祥忠书记、校长出席典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张树庭、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4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毕业典礼采取“主会场+演播室”双直播的形式举行。主会场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我校电视学院教授张绍刚和校友宋雪莹担任演播室主持人。主会场特别设计为“同心圆”形式,发言席首次设置在主席台下方,更加贴近毕业生;以发言席为中心,毕业生座位呈扇形块状向外扩展,组成一幅“圆中有圆,心心相依”的同心圆,寓意毕业生走的再远,永远心系母校,母校也永远是他们的心灵港湾。主席台对面,矗立着一块巨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标语与现场直播交替呈现,为毕业典礼营造浓烈氛围。上午八时三十分,毕业典礼在全场起立、高唱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宣读“20
2021-06-28
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又是一年毕业季,惜别情深满校园。6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典礼并讲话。廖祥忠书记、校长出席典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张树庭、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4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毕业典礼采取“主会场+演播室”双直播的形式举行。主会场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我校电视学院教授张绍刚和校友宋雪莹担任演播室主持人。主会场特别设计为“同心圆”形式,发言席首次设置在主席台下方,更加贴近毕业生;以发言席为中心,毕业生座位呈扇形块状向外扩展,组成一幅“圆中有圆,心心相依”的同心圆,寓意毕业生走的再远,永远心系母校,母校也永远是他们的心灵港湾。主席台对面,矗立着一块巨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标语与现场直播交替呈现,为毕业典礼营造浓烈氛围。上午八时三十分,毕业典礼在全场起立、高唱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宣读“20
2021-06-25
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通讯员 王玉辉 李玲飞 摄影 王雷亭 缑宇)6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炯,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等专家应邀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仲呈祥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文化优势”和“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弘扬了“哲学优势”和“道义优势”。他强调,今天当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百年关系史时,会清楚地发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路向。刘润为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社
2021-06-25
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通讯员 王玉辉 李玲飞 摄影 王雷亭 缑宇)6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炯,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等专家应邀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仲呈祥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文化优势”和“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弘扬了“哲学优势”和“道义优势”。他强调,今天当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百年关系史时,会清楚地发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路向。刘润为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社
2021-06-25
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举行
(通讯员 吉也)6月16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出品的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在中传礼堂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段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以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领导班子亲临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歌舞团、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腾讯音乐、摩登天空、字节跳动、快手、杜比实验室、小冰公司、小旭音乐、和声创影、熠响娱乐等学界业界专家出席本届音乐会,并给予演出高度评价。在未来科技感爆棚的开场秀中,第七届“E音之夜”惊艳开场。从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每首作品的喜爱,未能来到现场的朋友们也通过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观看了直播,并在弹幕留言中表达了对演出的肯定。在筹备阶段,就每首电子音乐作品如何在多媒体舞台上展现等问题,音乐会总导演王铉教授与每位主创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音视频修改及创意制作,并经历多次舞台模拟搭建以及三次冰屏方案推翻重建,最后确立了本届“多空间、多层次”的舞台设计,并最终在演
2021-06-25
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举行
(通讯员 吉也)6月16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出品的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在中传礼堂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段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以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领导班子亲临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歌舞团、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腾讯音乐、摩登天空、字节跳动、快手、杜比实验室、小冰公司、小旭音乐、和声创影、熠响娱乐等学界业界专家出席本届音乐会,并给予演出高度评价。在未来科技感爆棚的开场秀中,第七届“E音之夜”惊艳开场。从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每首作品的喜爱,未能来到现场的朋友们也通过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观看了直播,并在弹幕留言中表达了对演出的肯定。在筹备阶段,就每首电子音乐作品如何在多媒体舞台上展现等问题,音乐会总导演王铉教授与每位主创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音视频修改及创意制作,并经历多次舞台模拟搭建以及三次冰屏方案推翻重建,最后确立了本届“多空间、多层次”的舞台设计,并最终在演
2021-06-25
李众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徐艺铭 周丹 摄影 方子逸)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师生在党史学习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6月24日下午,李众副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全体教工,团学组织、社团学生骨干和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葡萄牙语班学生、班主任参加学习。课上,李众副书记首先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程,从道路的成功、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文化的价值性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勉励在场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李众副书记紧扣时代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体会,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做有志、崇德、有为、实干的中传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特别是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贡献中传力量,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出中传强音,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0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5
/
56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