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06-25
李众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徐艺铭 周丹 摄影 方子逸)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师生在党史学习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6月24日下午,李众副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全体教工,团学组织、社团学生骨干和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葡萄牙语班学生、班主任参加学习。课上,李众副书记首先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程,从道路的成功、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文化的价值性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勉励在场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李众副书记紧扣时代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体会,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做有志、崇德、有为、实干的中传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特别是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贡献中传力量,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出中传强音,
2021-06-25
我校专家助力国家乡村振兴舆论引导工作
(通讯员 朱嘉)6月20日-2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举办乡村振兴领域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培训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国家乡村振兴局各司办有关领导、各省市乡村振兴系统负责同志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共1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讲话受国家乡村振兴局邀请,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和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专家顾勇华为此次培训作辅导授课和模拟演练专家点评。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作辅导授课董关鹏教授围绕“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积极稳妥处置重大突发舆情”主题,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5G时代媒体变化和传播特点,深入剖析乡村振兴领域舆情案例,从5G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工作的“势、道、术”三个方面,就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乡村振兴领域重大突发舆情引导应对工作,作了精彩的授课辅导。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作辅导授课杨宇军院长结合培
2021-06-25
我校专家助力国家乡村振兴舆论引导工作
(通讯员 朱嘉)6月20日-2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举办乡村振兴领域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培训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国家乡村振兴局各司办有关领导、各省市乡村振兴系统负责同志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共1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讲话受国家乡村振兴局邀请,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和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专家顾勇华为此次培训作辅导授课和模拟演练专家点评。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作辅导授课董关鹏教授围绕“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积极稳妥处置重大突发舆情”主题,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5G时代媒体变化和传播特点,深入剖析乡村振兴领域舆情案例,从5G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工作的“势、道、术”三个方面,就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乡村振兴领域重大突发舆情引导应对工作,作了精彩的授课辅导。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作辅导授课杨宇军院长结合培
2021-06-24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中传12个专业排名第一
(通讯员 曹琬晨)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传媒大学72个专业上榜,19个专业评级A+。其中,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19项测量指标。此次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25所高校的28550个专业上榜。我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这次19个专业评级A+,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就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编辑:阎玺)
2021-06-24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中传12个专业排名第一
(通讯员 曹琬晨)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传媒大学72个专业上榜,19个专业评级A+。其中,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19项测量指标。此次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25所高校的28550个专业上榜。我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这次19个专业评级A+,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就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编辑:阎玺)
2021-06-24
刘守训副校长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周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和部署,6月21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以《回首党的百年教育路——慎终如始不忘教育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题,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专题党课中,刘守训副校长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要求引入,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百年演变及其思想光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为主线,带领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回望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变化和传承创新的历程。刘守训副校长细致解读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通过总结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特征,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进
2021-06-24
刘守训副校长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周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和部署,6月21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以《回首党的百年教育路——慎终如始不忘教育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题,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专题党课中,刘守训副校长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要求引入,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百年演变及其思想光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为主线,带领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回望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变化和传承创新的历程。刘守训副校长细致解读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通过总结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特征,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进
2021-06-23
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宋丹丹 摄影 尹航)6月2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党支部、信息所党支部在我校开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国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刘建国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5G广播及其它相关成果的展览,对智能化中心在5G广播、宽带短波通信等领域的重要进展表示肯定和赞赏。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三个支部的党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并在图书馆会议室听取了由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教授主讲的题为“党的传媒科技发展史点滴”的党课。吕锐教授重点介绍了传媒科技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回顾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专家的突出业绩和贡献,并鼓励在座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为国家传媒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与会人员围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支部书记李薰春、信息所支部书记郭沛宇,我校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
2021-06-23
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宋丹丹 摄影 尹航)6月2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党支部、信息所党支部在我校开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国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刘建国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5G广播及其它相关成果的展览,对智能化中心在5G广播、宽带短波通信等领域的重要进展表示肯定和赞赏。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三个支部的党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并在图书馆会议室听取了由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教授主讲的题为“党的传媒科技发展史点滴”的党课。吕锐教授重点介绍了传媒科技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回顾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专家的突出业绩和贡献,并鼓励在座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为国家传媒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与会人员围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支部书记李薰春、信息所支部书记郭沛宇,我校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
2021-06-23
“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举行
(通讯员 秦瑜明)6月21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澳门教育与青年发展局支持,澳门中华教育会协办的“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特区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隆重举行。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老柏生,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陈虹等出席启动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致辞杨懿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四个一百”系列融媒体作品是中国传媒大学立足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工程。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高校和科研、行业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次“四个一百”进澳门活动是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教育界同仁协力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通过创新融媒体手段,创造条件让澳门的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一道,以历史的眼光直面时代命题和未来使命,真切理解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程,进而感悟和传承澳门青年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与粤港澳大湾
2021-06-23
“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举行
(通讯员 秦瑜明)6月21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澳门教育与青年发展局支持,澳门中华教育会协办的“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特区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隆重举行。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老柏生,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陈虹等出席启动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致辞杨懿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四个一百”系列融媒体作品是中国传媒大学立足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工程。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高校和科研、行业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次“四个一百”进澳门活动是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教育界同仁协力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通过创新融媒体手段,创造条件让澳门的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一道,以历史的眼光直面时代命题和未来使命,真切理解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程,进而感悟和传承澳门青年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与粤港澳大湾
2021-06-21
我校参加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
(通讯员 王文渊 摄影 李想)6月17日下午,我校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中外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加了此次线上教育展。段鹏副校长出席我校直播宣讲会并致辞。我校线上虚拟展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此次教育展旨在继续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构建互建、互融、互通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构建世界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天,全球50多万人次观摩了中国院校的直播盛况。段鹏副校长表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迈向“三个跨越”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将进一步把办学优势和特色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资源和动力。段鹏副校长还重点就学校海南国际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合作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全球宣讲,并表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传媒大学期待与全球优质高校在更宽领域和更宽层次拓展交流渠道、扩大合作空间、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提前调研,并组织协调有国际交流合作意向
2021-06-21
我校参加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
(通讯员 王文渊 摄影 李想)6月17日下午,我校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中外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加了此次线上教育展。段鹏副校长出席我校直播宣讲会并致辞。我校线上虚拟展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此次教育展旨在继续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构建互建、互融、互通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构建世界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天,全球50多万人次观摩了中国院校的直播盛况。段鹏副校长表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迈向“三个跨越”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将进一步把办学优势和特色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资源和动力。段鹏副校长还重点就学校海南国际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合作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全球宣讲,并表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传媒大学期待与全球优质高校在更宽领域和更宽层次拓展交流渠道、扩大合作空间、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提前调研,并组织协调有国际交流合作意向
2021-06-21
短视频《跨越之路》亮相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短视频分享活动
(通讯员 李秀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党的故事,彰显档案工作的独特价值,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市档案局部署,市教委于近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了以“凝百年之辉,筑兰台之梦”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庆祝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分享活动。我校档案馆报送的视频作品《跨越之路》在评选中胜出,并在会上分享播放。本次分享的6部短视频均为经市教委组织推荐参加庆祝建党百年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作品,并从全市70多部作品中胜出,被推荐参加全国作品评选。这些短视频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教育系统身边的档案故事。校档案馆李秀梅老师参加会议,并介绍了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的亮点及创作故事。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学校的发展置于党和国家传媒事业发展的宏大格局之中,展现学校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与祖国传媒文化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办学宗旨,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办学历程,以及顺应时代发展、引领行业潮流的高远追求。(编辑:阎玺)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905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36
/
565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