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08-31
    “光明影院”项目拓展推进活动在浙江嘉兴举办——推进无障碍电影公益事业迈向新阶段
    (通讯员 赵希婧、李超鹏)8月28日,“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拓展推进活动在浙江嘉兴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重要部署,系统总结“光明影院”立足文明实践阵地开展试点工作的进展与成效,通过经验交流、培训指导和实地观摩,进一步扩大公益项目试点范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全体会议上,中国传媒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光明影院”项目的总体情况,浙江省文明办负责同志分享了“光明影院”项目在浙江的试点情况。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诸暨市以及江苏省苏州市、山西省太原市分别作交流发言。中宣部文明实践局负责同志对项目下一步拓展作出部署,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影院”项目团队开展了培训辅导。“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公益项目拓展推进活动全体会议中宣部文明实践局副局长王小河对“光明影院”项目及试点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光明影院”项目以文化之光照亮了残疾人的美好生活,有效增强了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彰显我国人权保障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对今后依托文明实践体系
  • 2025-08-29
    创意写作赋能红色基因 中传研究生探索古田精神现代表达新路径
  • 2025-08-29
    我校师生参与创作的电影《我和奶奶》获得约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 2025-08-29
    创意写作赋能红色基因 中传研究生探索古田精神现代表达新路径
    (通讯员 田磊 毕钰 摄影 黄心怡)8月9日-13日,中国传媒大学“研行中国·实践育人”研究生暑期实践教学团队走进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实践教学。此次教学活动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创意写作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展开,实践调研团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裴鸣带队,人文学院教师贾静和孙现瑶带领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组成。本次实践调研以“创意写作视域下的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古田会议精神的文学艺术转化”为主题,通过走访旧址、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入上杭县、古田镇、才溪乡多地,着力研讨红色革命历史的当代文艺转化等问题。实践调研团队关注到当前红色文旅在年轻化表达、吸引力提升方面的瓶颈,积极探讨如何运用创新的文学艺术手段实现年轻化叙事与艺术化呈现,将深厚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现代表达形式。在古田会议会址前合影留念古田镇作为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与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这里不仅保存着古田会议会址、毛泽东纪念园、古田会议纪念馆等核心红色文化载体,更承载着古田会议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古田会议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政治智慧与实践经验,是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资源
  • 2025-08-29
    我校师生参与创作的电影《我和奶奶》获得约旦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
    (通讯员 李勇)近日,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李勇担任监制及摄影指导、博士研究生薛梦钊参与摄影组工作的剧情片《我和奶奶》(英文名 the answer to forever),在第四届约旦儿童电影节中获得“评审团最佳故事片奖”。中国驻约旦大使亲临现场,代表剧组接受了这份荣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中央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我和奶奶》讲述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感人故事。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孤儿白静,婚后多年不孕。2008年汶川地震后,感同身受的她收养了同为地震孤儿的7岁女孩佳颖。当两个背负创伤的生命在爱中相互取暖时,新家庭中的奶奶亦给予小佳颖无私的关爱,佳颖逐渐走出了阴影,可奶奶因病将不久于人世,佳颖苦苦为奶奶寻求治病的方子。影片深入探讨了关于家、血缘与接纳的永恒主题。李勇老师作为摄影指导,凭借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影片注入了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情感力量。同时,将片场变成了生动的“第二课堂”,带领在校生加入创作核心团队,让学生在实战中淬炼成长。9月26日,电影《我和奶奶》将在北京影协剧场隆重举办首映式,欢迎大家关注。附主流媒体报道链接:两部中国电影在约旦儿童电影节获奖 --国际--人
  • 2025-08-26
    唯实惟新促改革 笃行聚力擘新篇|中国传媒大学加强作风建设暑期干部培训班在小平干部学院开班
    8月26日上午,以“唯实惟新促改革 笃行聚力擘新篇”为主题的中国传媒大学加强作风建设暑期干部培训班在小平干部学院举行开班仪式。220余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专职组织员、教工党支部书记代表、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小平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赵泽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王晖、杨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校长助理金炜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李新军主持。开班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赵泽波在致辞中向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从小平同志家乡、川渝前沿、发展热土三个方面介绍了广安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小平干部学院的发展历程、精品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特色及品牌建设情况。赵泽波在致辞中对中国传媒大学办学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育人成果等表示高度赞赏。特别是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体师生的回信,引发强烈反响,让人倍感振奋。他表示,此次培训班在小平干部学院顺利开班,是中国传媒大学关心支持广安发展,信任肯定小平干部学院的充分体现。希望学员们通过此次培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奋进力量。王晖代表学校党委作开
  • 2025-08-25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正式启动
  • 2025-08-25
    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正式启动
    2025年8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启动仪式在长春万达影城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蔺海波,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吉林省电影局局长、第二十届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副主任张志伟,吉林省残疾人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姚雷,长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长春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刘玢,北京歌华有线媒资部副总经理兼新媒体中心主任吉钰丽,万达电影东北区域副总经理张万鹏共同启动“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光明影院”公益项目单元正式启动今年是“光明影院”项目走进中国长春电影节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与吉林省携手同行,持续推动“线上+线下”无障碍观影模式,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的放映机制,推动实现精神共富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吉林省盲人协会副主席王松彪在致辞时表示,“光明影院”的持续开展填补了视障群体在电影文化体验上的空白。口述影像技术,让视障朋友通过电影感受时代的脉搏,坚定了融入社会、拥抱生活的信心。吉林省盲人协会副主席王松彪致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蔺海波表示,“光明影院”项目团队将持续提升无障碍电影的质量,拓展作品的形式与题材,努力满足更多群体的文化需求,
  • 2025-08-21
    人文学院助力江油诗词盛典,共谱李白文化传承新篇章
  • 2025-08-21
    人文学院助力江油诗词盛典,共谱李白文化传承新篇章
    (通讯员 周诗云)近日,由四川江油市主办、央视网承办的“李白喊你来飚诗”全民诗词盛典成功举办。作为活动学术指导与合作单位,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教育资源,深度参与此次文化盛会相关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学术支撑,探索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学术引领,赋能诗词盛会学院组建专项团队,对李白诗词文化进行学术梳理与挖掘,把握传统文化传播规律,协助主办方策划设计诗词题库,助力初赛海选、初赛、决赛等环节,聚集来自五湖四海的诗词爱好者,在江油以诗会友,以词竞才。学院党委书记裴鸣出席决赛现场并为获奖者颁奖。院长王永与文学系主任董希平担任评委,聚焦诗词创作的时代性及意象运用、声韵结构等进行学术性批注,关注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现代诠释与传播,把关赛事的文化深度与艺术规范性,提升赛事专业高度。实践育人,深化文化浸润此次活动是人文学院推动“文化传承+创意表达+传播实践”三维育人体系落地的重要实践场域。活动筹备阶段,专职辅导员马欣怡依托学院“古典文学现场教学”培养体系,以跨媒介主持策略引导不同群体选手完成诗词互动,在江油李白纪念馆等地进行文化采风与传播实践。活动实施阶段,学院师生团队通
  • 2025-08-15
    中传学子在第十五届中国声乐金钟奖系列选拔赛中斩获佳绩
  • 2025-08-15
    中传师生创作的中华体育精神数字人亮相2025体育宣传周
  • 2025-08-15
    中传学子在第十五届中国声乐金钟奖系列选拔赛中斩获佳绩
    在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系列选拔赛中,我院音乐表演(声乐演唱方向)2022级本科生郭一熠、2023级本科生卞泽慧分别在美声组与民族组斩获佳绩,为学院争得荣誉。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共中央批准设立,是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唯一常设音乐综合性大奖,每两年举办一届。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培育新时代音乐人才,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为国家级权威音乐平台,金钟奖吸引了众多专业院团、音乐院校及海外归国青年参与角逐。郭一熠同学先后在济宁赛区选拔赛中,以9.957分的成绩荣获美声组一等奖;在北京赛区选拔赛(声乐比赛)中,以94.474分的成绩位列第十,斩获铜奖;在山东赛区总决赛中,面对全省近50名专业选手的激烈竞争,以9.89分并列第五,荣获二等奖。卞泽慧同学在长沙赛区民族声乐组中,从300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20强决赛,作为决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荣获优秀奖。两位同学作为本科在读学生,在涵盖众多声乐专业研究生、博士生以及高校教师的赛事中崭露头角、成绩斐
  • 2025-08-15
    中传师生创作的中华体育精神数字人亮相2025体育宣传周
    8月8日至10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指导出品、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创作、百度提供支持的中华体育精神数字人项目正式发布。虚拟数字人射击运动员“凌翎”与太极修习者“小意”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官方宣传大使,于2025年国家体育宣传周期间在全媒体平台亮相。▲ 中华体育精神数字人海报本次数字人发布作为2025年体育宣传周创新项目,旨在通过前沿数字技术演绎中华体育精神,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让中华体育精神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物身上具象化,使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体育精神力量,引发情感共鸣,提升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9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3/56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