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08-13
    2025年“亚洲校园计划”中日韩大学生Co-work动画联合创作项目举办
  • 2025-08-13
    2025年“亚洲校园计划”中日韩大学生Co-work动画联合创作项目举办
    (通讯员 龚倚玄 连焱灵)7月16日至30日,由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教育部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国立艺术综合大学联合实施的“亚洲校园计划”之中日韩大学生Co-work动画联合创作项目,在韩国国立艺术综合大学影像科动画学部成功举办。本次联合创作项目主题为“爱的起源”(The Beginning of Love)。爱作为人类最普遍、最核心的价值之一,自古以来便滋养着无数动人故事,渗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维度。此次项目以动画创作的形式,探讨爱的起源这一主题,鼓励学生从多元文化视角重新审视并展现对爱的起源的独特理解。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前期线上交流、团队组建与概念设计、集中线下团队创作,以及最终作品展映。参与本次项目的中日韩三所高校学生,通过线上自我技能展示与创意分享,以及跨国组合原则,分为5组进行合作。在线下创作阶段,同学们积极克服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在15天内密切合作,共同创作完成了5部各具特色、时长为1~2分钟的动画短片。本次活动中方学生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研究生、本科生为主体,同时特邀海南国际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加入,以项目助手的身份深入全程参与每组创作。各小组进行
  • 2025-08-08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新《广告法》施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25-08-08
    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新《广告法》施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通讯员 陈晓蓓 摄影 张煜琳)7月29日,“新《广告法》施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围绕新《广告法》施行十周年的成效与经验、行业变革与未来治理等展开深入研讨。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与品牌学院院长赵新利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新《广告法》的施行和系列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推动和保障了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媒体生态、技术形态发生变革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生成式广告、虚拟代言人、算法推送等新业态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青少年健康守护、广告监管与数据治理等带来全新挑战,学界和业界专家们需从执法边界、行业自律、人才培养等维度,携手推动广告法治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广告教育、行业治理与产业进步的良性互动。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双舟,中国广告协会法律与道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东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杨先顺,腾讯研究院高级专家张丽君等分别就我国广告监管体制完善的动因路径,数字化环境下的广告监管新特点,智能广告的伦理与
  • 2025-08-05
    阿根廷国家公共电视台代表团来校交流
  • 2025-08-05
    阿根廷国家公共电视台代表团来校交流
    (通讯员 王文渊 摄影 李思琪)7月31日,阿根廷国家公共电视台知名华裔媒体人林文正一行来校访问交流,杨懿副校长与林文正进行了合作会谈。杨懿向林文正一行表示欢迎。他说,此次交流是2024年12月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率团访问拉丁美洲以来,双方持续开拓和深化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向林文正即将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内落成开播华语广播电台表示祝贺。杨懿表示,林文正长期致力于促进中华文化的推广和中阿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互鉴和交流的使者和桥梁。他说,依托布宜诺斯艾利斯华语广播电台,未来,双方在华语广播、华文教育、中阿文化交流和传媒人才培养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基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优势,学校将以布宜诺斯艾利斯华语广播电台的开播为契机,以人才联合培养和内容生产等为途经,助力电台的发展,推动双方合作走深走实,进一步促进中阿两国的人文和文化交流。林文正表示,作为华裔媒体人,推广中华文化、促进中阿人文和文化交流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中国传媒大学以优质的传媒教育享誉海内外,希望以自己新的传媒事业为起点,助力中国传媒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携手讲述中国故事。会谈结束后,林文正参观了学校融媒体中心演播室
  • 2025-08-03
    中传学生作品《我不在的明天》获2025法国昂西动画节xppen毕业影片奖
  • 2025-08-03
    中传学生作品《我不在的明天》获2025法国昂西动画节xppen毕业影片奖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作品《我不在的明天(Won’t Be Here)》成功入围2025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学生竞赛单元,并最终斩获xppen毕业影片奖,此片也是本届昂西动画节中国地区唯一获奖作品。《我不在的明天》由谭家立、朱皓源、张楚玥、王宇轩、曹澜五位同学联合创作,指导教师陈晨。影片采用“伪纪录片”形式,以“我”的神秘失踪为引线,通过三段相互关联的叙事章节,展现与“我”有关的三位人物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波动。影像与声音分别承担“现实”与“回忆”的叙述维度,构建出一种错位交叠的时间结构,引发观众对存在、关系与记忆的共鸣与思考。在形式上,作品融合三维空间建模与二维角色表现,结合实地采风与现实场景重构,营造出一种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视觉质感。章节间通过风格化的色彩与材质处理,呈现多样的情绪基调。整体创作克制、冷静,以细腻精准的视听调度完成对纪实与虚构边界的探索。▲ 《我不在的明天》截图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60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和专业认可
  • 2025-08-02
    中传师生团队开展“京蒙同行・传美北疆”暑期实践
  • 2025-08-02
    中传师生团队开展“京蒙同行・传美北疆”暑期实践
    为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及京蒙协作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4日至18日,中国传媒大学校团委联合泡泡玛特国际集团组成“京蒙同行·传美北疆”暑期实践团队,6支队伍深入内蒙古4个旗县的6所小学,开展了为期5天的美育夏令营。“京蒙同行·传美北疆”美育夏令营是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重点团队,项目结合社会多方资源,采用“主讲授课+助教辅助”模式,由我校新闻学院、电视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等14个学院的44名学生,为参加夏令营的140余名小学生授课。课程围绕“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传媒艺术素养启蒙”“国际视野拓展融合”四大核心维度展开课程设计,创造性融合了我校在视听传播、数字艺术、创意设计、音乐录音等领域的学科优势,引导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全方位感知美的多元形态,为两地美育交流与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文化寻根:古韵交响新声在察右后旗白音察干镇明德小学的“藏在岩石里的草原符号”课堂上,实践团带领孩子们运用琉璃纸、轻质岩板等材料,结合自己对当代草原生活的观察,在非遗岩画泥板绘制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厚重。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的“光影里
  • 2025-07-31
    2025年度《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正式出版
  • 2025-07-31
    2025年度《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正式出版
    《2025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据悉,这是《报告》第四期的全文发布,此前报告已在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亮相。本期《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国重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编制,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元力趋势网联合发布。《报告》分为研究背景、影响力报告、情感智能篇、数字资产篇、应用篇、前沿观点与行业展望六部分,首次引入164个海外头部数字人IP样本,与360个国内数字人IP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呈现了国内外数字人发展状况、数字人共情能力实现路径、数字资产应用、数字人发展趋势及行业挑战等。因为数字人应用出现的“泛在化现象”,即在生活、生产、社交等领域开始泛在可及,“数字人”已经变成“虚拟数字人”“数字虚拟人”等概念的约定俗成的简称,相较于往期,本期《报告》标题正式去掉“虚拟”两字。榜单出炉 30个头部IP成国内数字人运营标杆▲ 2025年度中国数字人影响力榜单《报告》连续四年推出中国数字人产业三大核心领域榜单:以IP运营见长的虚拟偶像、在政策规范中转型的虚拟主播
  • 2025-07-31
    传承飞虎队精神 赓续中美间友谊——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延安行
  • 2025-07-31
    传承飞虎队精神 赓续中美间友谊——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延安行
    (通讯员 陈莉娜)7月24日至27日,由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组织的“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一行83人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15人一起来到延安,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历史探寻与文化交流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中美民间友好交往注入青春活力。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与中传师生在黄河壶口瀑布合影传承历史记忆 赓续友谊薪火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排除万难访问延安,回国后根据这段经历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首次将最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呈现给世界。1944年,美军观察组飞抵延安进行实地考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实况和民主政治介绍给美国政府与公众,为战时乃至战后中美合作开启了“历史窗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带着续写中美友谊的使命来到延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美国飞虎队友谊学校青少年研学团与志丹少年足球队合影多元文化交流 共筑友谊桥梁在志丹县保安小学群山环绕的足球场上,来自中美两国的青少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男女混合足球友谊赛,以体育为媒促进交流。双方队员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9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565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