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5-10-22
    中国传媒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学生社团招新活动举行
    10月12日,中国传媒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织梦为锦”学生社团招新活动如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全校61个社团,包括社团展示、舞台表演、游戏互动三大环节。▲ 社团招新活动现场▲ 点击查看社团招新活动现场精彩集锦在思想政治类、学术科技类、文化体育类、创新创业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六大类社团摊位前,中传学子尽情探索热爱、解锁硬核知识、展现青春活力。▲ 武术社摊位▲ 摄影协会摊位飞梭织梦锦:互动知文化社团部“飞梭织梦锦”游戏区人头攒动。同学们以毛绒小球为“梭”,投向绘有不同纹饰的靶盘。游戏形式展现非遗纺织元素,让新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团部摊位“飞梭织梦锦”游戏区策划该互动环节的唐笑媛同学说:“我们设计这个游戏,就是希望新同学们在玩得开心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学校的活跃氛围。我们社团部的同学自己也都会加入其中,希望能通过这个游戏,和大家更快地熟悉起来。”梭锦纹章录:穿梭识百团作为联动全场的核心环节,“梭锦纹章录”以集邮模式点燃社团热情。同学们穿梭于61个社团摊位,通关桌游社的桌游定义九宫格、法律协会的识破你圈套、京昆研习社的投壶体验等特色小游戏。▲ 桌游社小游
  • 2025-10-22
    “奋进新时代:中国新闻摄影精品巡展”北京站开幕
    (通讯员 刘航)10月18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奋进新时代:中国新闻摄影精品巡展”北京站于中华世纪坛开幕,并将在2025北京国际摄影周持续展出。本次巡展选取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300余幅新闻摄影作品,通过“非凡时刻”“民生焦点”“动情瞬间”“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五大篇章,全景式再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展示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精神气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国家能源集团新闻中心副总编孙宇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北京国际摄影周艺术总监赵迎新,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王文扬,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中传学院院长李有兵、科研处副处长李玲飞、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竞博、摄影系主任刘海舰,教师代表侯军教授、王真教授、徐竟涵副教授、丁艳华副教授、石敦敏副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张宗伟主持。▲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 张宗伟柴剑平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传媒大
  • 2025-10-22
    台湾文藻外语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10月17日,台湾文藻外语大学校长庄慧玲一行来校访问,副校长柴剑平与代表团就重启两校学生交换项目与深化合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柴剑平向庄慧玲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与近年来取得的成就。他说,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与台湾高校在师生交流、联合创作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14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与文藻外语大学通过学生交换项目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促进两岸青年学子之间的友好往来与相互了解。柴剑平表示,希望两校尽快重启学生交换项目,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与外语教育创新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扩大两校学生交流规模,加强联合科研和人文交流,不断丰富合作交流的内涵。庄慧玲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文藻外语大学的创新与办学发展情况。她说,文藻外语大学的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与中国传媒大学有较高的对接空间。期待未来两校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重点探索艺术传播教育的合作新路径。文藻外语大学两岸合作处国际交流组组长陈琴萍、学校境外学生事务中心业务负责人彭军、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文渊、副主任李静等参加会见。会后,庄慧玲一行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和传媒博物馆。文藻外语大学(Wenzao U
  • 2025-10-22
    中传音乐剧教育成果亮相第四届上音国际音乐剧节
  • 2025-10-22
    中传音乐剧教育成果亮相第四届上音国际音乐剧节
    近日,2025第四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音乐剧节举行。本届活动以“链接世界舞台,融合产学创新,共谱中国音乐剧新章”为主题,来自英国、韩国及中国十余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青年师生参加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应邀参会,在学术论坛、教学工作坊和院校教学成果展演等版块亮相,展示中传音乐剧教育及学术成果。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副主任、音乐剧专业负责人杨扬在中国音乐剧理论论坛作主旨发言。她表示,自2021年音乐剧被正式纳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设立相关专业,音乐剧教育步入蓬勃发展期。与此同时,也出现课程同质化、项目制教学缺位、教材与师资滞后等结构性问题。她指出,音乐剧需要从“设专业”走向“育生态”,以内容建设、教材体系、数字化创新为抓手,推动中国音乐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自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设立音乐剧专业以来,现已形成“从课堂到剧场、从教学到产业”的闭环式生态教学体系,构建起涵盖“表演元能力—综合训练—剧目实战—产业转化”的四级递进课程模块。中传原创音乐剧《盛世欢歌》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合作完成文物活化的艺术转译;《蜉蝣》实现了从课堂到剧场的全链条自主创作,成为“创演合一、
  • 2025-10-19
    喜讯!中传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 2025-10-19
    喜讯!中传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下发《关于表彰第九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的决定》,中国传媒大学等5所高校荣获“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称号。这是学校首次获此殊荣,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北京高校党建先进校评选始于1993年,是北京市委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全面体检和权威评价,旨在总结先进经验,选树先进典型,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5年北京市委启动第九次党建先进校评选工作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迅速行动,对标《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标准》,系统总结工作成效与特色,在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各项迎评任务,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北京市委、市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图片 牢记嘱托铸忠诚改革创新再出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传媒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
  • 2025-10-19
    “人民电影的创始—延安电影团回顾展”在校传媒博物馆开幕
  • 2025-10-19
    “人民电影的创始—延安电影团回顾展”在校传媒博物馆开幕
    (通讯员 陈继东 于宁 摄影 肖雪 刘紫晴)10月16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校传媒博物馆承办,中国电影博物馆、延安新闻纪念馆、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协办的“人民电影的创始——延安电影团回顾展”开幕仪式在传媒博物馆一层大厅举行。开幕式由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主持。展览开幕式现场延安电影团吴印咸、王紫非之女吴筑清,延安电影团钱筱璋、张建珍之女张岱等延安电影团亲属代表,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祁庆国,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刘军,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传媒博物馆名誉馆长潘力,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馆长施光海,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勇,北京大戚收音机电影机博物馆馆长戚建刚,收藏家程昊以及相关博物馆代表、校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师生代表和媒体记者等共80余人出席开幕式。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展览揭幕仪式开始,由祁庆国副理事长、杨懿副校长、丁亚平会长、刘军副馆长、吴筑清女士、张岱女士、施光海馆长共同为展览揭幕。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致辞杨懿副校长在致辞中指
  • 2025-10-19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 2025-10-19
    2025高等教育出版社媒体沟通与宣传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 2025-10-19
    2025高等教育出版社媒体沟通与宣传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通讯员 孙琦范存芳摄影 刘莹莹)10月15日上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2025媒体沟通与宣传管理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开班。80名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层骨干参加培训。开班仪式上,高等教育出版社纪委书记张静作动员讲话。她指出,当前信息爆炸时代传播格局骤变,公众对教材内容、质量高度关注,教材领域舆情燃点低、扩散快、影响大,对媒体沟通与应急处置能力提出极大考验。高教社党委始终将新闻宣传、舆情管理列为重点工作,高度重视干部员工能力培养,专设社会责任部统筹,持续开展培训活动。张静作开班动员讲话张静强调,此次培训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次“联手”,旨在把全媒体时代的“硬功夫”送进每一位管理骨干的“工具箱”。她对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珍惜学习机会,沉下心来“充电”“加油”;二要主动参与交流“碰撞”,积极拥抱新思维、新表达、新办法;三要学以致用注重“转化”,将学习成果变为业务成效,助力高教社业务高质量发展。张静高度点赞中传“专业+贴心”的课程安排,向校方致以诚挚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培训是双方战略合作的再一次生动
  • 2025-10-19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代表团来校访问
    (通讯员 董雨婷 摄影 杨中天)10月15日上午,菲律宾莱西姆大学副校长弗雷德里克等一行来校访问交流。柴剑平副校长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并就建立两校合作关系进行了交流。柴剑平向弗雷德里克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他说,莱西姆大学不仅是菲律宾知名私立高等学府,且以管理学和工科教育见长,学科建设与中国传媒大学有较大的对接空间。当前人工智能加速演进,对传媒行业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新的全球教育生态下,希望以莱希姆大学代表团来访为契机,两校可在师生交流和“一带一路”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开展合作。弗雷德里克对学校的办学成就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中国传媒大学不愧为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也是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的楷模。莱希姆大学代表团此次来访,旨在学习借鉴中传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经验,推进莱希姆大学的国际化办学发展。会谈结束后,莱西姆大学代表团参观了学校传媒博物馆,并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树锋、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珍晖、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文渊、副处长张佩佩参加了会见。
  • 2025-10-16
    校医院新址正式运行!校领导实地查看,民生温度暖校园
    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紧张建设,承载着全校师生期待的校医院新址正式投入运行,这份“暖民心”的民生工程终于从蓝图变为服务师生的实景。10月14日,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带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王晖、杨懿、柴剑平,校长助理金炜,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根兴一同前往校医院新址,实地查看校医院新址运行情况,这既体现了学校对师生健康服务的高度关注,更让师生感受到校园医疗保障升级的温暖与力量。 在校医院负责人陪同下,校领导逐一考察急诊室、挂号室、化验室等主要科室,详细了解新址搬迁情况、科室布局、医疗设备配置以及师生就诊服务保障。期间,恰逢几位前来就医的老教师,她们脸上满是笑容与感动,纷纷感慨:“现在的校医院诊疗环境崭新明亮,看病心里都亮堂!真是太幸福了,特别感谢学校为大家办了这么好的民生实事!”老教师们的朴实话语,让在场者深切感受到这项民生工程暖到了师生心坎,也让校园健康守护的初心更加鲜明。 廖祥忠主持调研座谈会。 李新军表示,两年前廖祥忠书记提出的校医院搬迁设想,始终锚定“改善师生就医环境”的核心目标,是学校用心用情用力推进的具有标志性的“润心”民生工程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01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573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