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4-07-29
    中印古都文明对话在中传举行
    7月24日,“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在中国北京和印度斋普尔两地举行。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和北京市文物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主办,印度尼姆斯大学合办,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印两国10余所高校的学者和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围绕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对话,旨在以学术交流促进古都互学互鉴,共同守护世界多样文明。本次对话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熊澄宇主持。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下,中印作为在全球和区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国家,正共同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于1965年创办的印地语专业,培养了大量投身中印文化交流事业的优秀毕业生。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于印度举办之际,我校和印度尼姆斯大学一道,发起“古都文明对话(北京—斋普尔)”,具有重要意义。期待与会专家以学术交流深化中印文化交流,以思想碰撞助推中印民心相通、美美与共。图片印度尼姆斯大学主席兼校长巴尔维尔·辛格·托马尔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和印度都有深厚的古代文明,两国一直互相尊重,密切联系,对
  • 2024-07-29
    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研讨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陈莉娜 王茜 摄影 赵子龙 翟一凡)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我校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全体专职一线辅导员、“2+2”思政辅导员专项计划入选人员、师生兼职辅导员代表80余人,赴河北雄安新区开展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研讨会。本次培训以“面向未来,聚力前行”为主题,设置专题培训、分组研讨、实践教学等多个单元,共谋学生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思路和重点举措。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招生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体育部、团委等部门领导参与交流讨论,校党委副书记李众参加会议。【开班仪式:坚守初心 担当使命】7月11日下午,培训研讨会开班仪式顺利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高立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潘立松,雄安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健康产业发展总监施琳玲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张芊主持。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郭婧娜首先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筹办情况。此次培训研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理论与实
  • 2024-07-27
    我校召开面向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重构与升级研讨会
  • 2024-07-27
    我校召开面向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重构与升级研讨会
    7月17日,我校在学术中心V10报告厅召开面向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重构与升级研讨会,全校各学院济济一堂,围绕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研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开展专业重构与升级。会议邀请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卞佳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雯教授,为我校本科专业建设问诊把脉。副校长杨懿出席会议。各学院教学院长及相关专业负责人、教师等近百人参加了研讨。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主教授主持会议。研讨会现场研讨会上,各学院教学院长分别介绍了学院专业重构与升级的整体情况;数字媒体技术(智能交互与游戏技术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智能与计算传播方向)、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汉语言、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播音主持方向)、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行政管理(媒介与数字公共治理方向)以及正在筹建的智能影像艺术等十五个专业的负责人汇报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成能力要求、课程体系的调整情况以及下一步计划。通识基础课AI思维教学团队汇报了课程定位、教学设计和考核方式等内容。各学院教学院长、专
  • 2024-07-25
    台湾中华工商经济文化协会理事长李正言来访我校
  • 2024-07-25
    台湾中华工商经济文化协会理事长李正言来访我校
    (通讯员 陈佼怡)7月19日,台湾中华工商经济文化协会理事长、台北市甘肃同乡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法学院台湾校友会理事長李正言一行来访学校。校党委副书记蔺海波会见来访客人,双方就两岸文化交流、媒体智能化发展等进行会谈。蔺海波对李正言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表示再次见到老朋友倍感亲切。他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成果。蔺海波谈到,学校与台湾地区高校的交往历史长,与岛内多所高校友谊深厚,并共同举办过很多有传媒特色的两岸文化活动,特别是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他希望通过协会平台,吸引更多的台湾学子来学校学习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之情。李正言介绍了自己所在的中华工商经济文化协会等社会组织,从创立之初就以“为两岸社会经济文化交流贡献力量”作为工作宗旨,努力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融合发展。他希望通过协会平台,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久负盛名的中国传媒大学,利用校际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并期待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台湾的产业优势,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更多交流,为培养高水平人才贡献一份力量。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钟丹丹、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院长叶龙分别介绍了学校台生台师基本
  • 2024-07-22
    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委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 2024-07-22
    我校与民航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2024-07-22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
  • 2024-07-22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
    (通讯员 卢玥 摄影 申皓文)为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全力以赴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7月19日下午,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在中传学术中心报告厅召开。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高校评估处处长盛敏、高校评估处许凯、大连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朱泓应邀出席动员会,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培养单位院长及教学院长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主持。刘守训副校长在主持中表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国家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学校而言,审核评估是一次自我诊断、自我提升的机会,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高校评估处处长盛敏以“以评定向促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深入阐述了本轮审核评估如何从两方面为高校做好助力。一是帮助学校聚焦两个先行先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二是帮助学校强化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夯实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她强调,评估是全面审视、提高学校发展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度、匹配度、贡献度的有效手段,只有把评估当做深化改革谋划发展的契机,才能
  • 2024-07-22
    我校与民航总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4年7月18日下午,民航总医院与中国传媒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民航总医院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民航总医院副院长徐先发、院长助理、医务部处长应娇茜、工会办公室主任康庆华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校医院副院长董艳平、工会常务副主席李宸屹、教育服务中心副主任安明泰、国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周君、校医院副院长何蓉及赫静医生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民航总医院医务部副处长代晓飞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新军表示:希望双方能够以此次合作协议签署为契机,加大联系与沟通,找准合作切入点,通过技术帮扶、定期巡诊、人才进修培养、绿色通道等举措,不断提升学校医疗服务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到医联体带来的实惠和便利。民航总医院副院长徐先发表示:医院与学校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此次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双方将聚焦三个方面深化合作。一是志愿者服务,大学生通过医院这个特殊社会实践场所,加强心理建设,提升个人社会责任义务和担当,增强综合素质培养;二是媒体宣传,通过院系与科室对接,互相交流,点
  • 2024-07-22
    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委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通讯员 赵海霞 摄影 赵家仪)7月17日,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委在明德楼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傅楠,离退休人员党委委员,离退休人员党委党支部书记代表,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代表以及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建联络员参加本次表彰大会。表彰大会由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兼离退休人员党委副书记张丽主持。傅楠宣读《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委2024年“两优一先”表彰决定》。刘守训为获得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委2024年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共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颁发荣誉证书。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赵志刚、优秀党务工作者邵淑君、先进基层党组代表高慧燃依次发言,围绕党建工作及基层党组织建设交流了经验和体会,他们表示,作为离退休教职工党员要继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牢记初心使命,展现离退休教职工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面貌。刘相娟代表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党建联络员在发言中表示,将在联系和服务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的过程中,学习老同志们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搭建好离退休教职工党员和青年教职工党员互帮互助平台,促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刘守训
  • 2024-07-20
    中国传媒大学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07-20
    中国传媒大学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记者 张旭 曹琬晨 摄影 申皓文)7月19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由党委书记廖祥忠主持。廖祥忠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公报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一步提升了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廖祥忠要求:一是要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全会公报结合起来。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战略性、指导性的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一脉相承。要认真通读全会公报和二十大报告,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二是要坚持把学习全会精神与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3/56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