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中传新闻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4-07-19
    “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结业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 2024-07-19
    “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结业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通讯员 王鑫 罗霆 李子权 张翔雯 摄影 王昊苏)7月10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携手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以“传承红色精神,勇担强国使命”为主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术中心隆重举办了“行走的思政课——追寻周恩来的红色足迹”研学班结业式。周恩来侄媳、原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邓在军,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原会长廖心文,国务院办公厅离退休干部局原局长张忠义,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宣传局二级巡视员周强,华夏银行总行原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王晓勇,国家信访局原副巡视员、外办主任孙文君,人民日报出版社社务委员兼总编室主任翟福军,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祁素娟,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金勇,淮安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原主任、市政协常委刘训杰,周恩来班网站主管贺金凤等领导出席结业式。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白文刚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陈莹峰、副院长肖欢容、五级组织员霍淑芬参加结业式活动。本次研学班学员为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遴选出来的优秀学生,7月1日从淮安启程,赴南昌、遵义、天津、北京等五地开展红色精神研学
  • 2024-07-18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一行来中传调研指导
  • 2024-07-18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一行来中传调研指导
    (记者 储钰琦 摄影 申皓文)7月18日下午,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陈子季、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一行来中传调研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融媒体中心演播厅等,详细了解了学校近年来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公共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专门听取了学校近年来财务状况、专项资金管理使用、2025年预算编制等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对学校提出的意见建议,调研组表示,将在下一步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认真研究解决。就2025年预算编制工作,调研组强调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习惯过紧日子与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关系。要将习惯过紧日子的方针贯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全过程,必须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放在财力保障的首要位置,更好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二是正确处理好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关系。既要科学合理编制好预算,更要精打细算执行好预算。三是正确处理好预算管理和严肃财经纪律的关系。要将财会监督、预算评审、绩效评价等要求有机嵌入预算管理各环节,严肃财经纪律
  • 2024-07-18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一行到中国传媒大学调研
    (通讯员 李悦 张波 摄影 申皓文)7月15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来我校调研,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李军锋,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方参加调研。于英杰一行在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校长张树庭等校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前往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生公寓调研。于英杰书记高度肯定了学校以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为核心形成的“三国”科研平台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他强调,学校要继续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努力解决媒体融合领域“卡脖子”问题和国际传播中“卡嗓子”问题,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北京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在学生公寓,于英杰一行实地查看了公寓消防设施。他强调,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消防安全等各类安全,抓紧利用暑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与学生服务工作,切实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筑牢校园安全稳定防线。市委教育工委办公室主任有关同志、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 2024-07-18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班
  • 2024-07-18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在中国传媒大学开班
    (通讯员 彭雪千 )7月15日上午,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开班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铁路文工团原艺术总监孙鸣笛,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监督处干部李达,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郇瓛,以及校内外授课教师代表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卜希霆主持。“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人才培训”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该项目紧密结合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两个融合”以及文旅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背景,结合国家沉浸式文旅发展实际,以培养兼具艺术创意管理、融合创新的复合型沉浸式文旅人才为目标,整合业界领军人物、高校智库专家、行业主管单位等各类师资,拓展实训场景,通过“高校+政府+社会力量”三方共同打造聚焦沉浸式文旅艺术创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定制化、精准化、专业化培养模式,为文旅行业培养并输送沉浸式文旅艺术创
  • 2024-07-18
    中国传媒大学“光环境设计工作坊”结课成果展圆满落幕
  • 2024-07-18
    中国传媒大学“光环境设计工作坊”结课成果展圆满落幕
    图片图片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环境设计(光影空间艺术)专业大三年级专业核心课程“光环境设计工作坊”结课成果展——《地球上最后的展览》于蓝色光标BLUEBOX圆满闭幕。课程由校企联合课程团队共同指导,在策划与落地过程中获得了多位青年艺术家支持。在工作坊课程中,学生们深度体验了展览项目从策划、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工作,并对商业环境、行业发展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图片图片成果展包含“告别”“纪念”“销毁”“宴会”四个内容单元,16套作品通过雕塑、摄影、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年艺术家对人工智能、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记忆、自我成长等话题的深入思考与独特表达。图片成果展在高校和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艺术基金:技术与艺术融合背景下的艺术管理人才培训”团队及多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进行交流,园区入驻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艺术爱好者群体前来观展,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展览内容收获了校内师生和多位艺术文化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在社交媒体上广受关注与好评。图片图片《地球上最后的展览》的举办,进一步体现了校企合作、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巨大潜力,展示了中国传媒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师生们的创造力,对
  • 2024-07-17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 2024-07-17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
    (记者 张旭 曹琬晨 摄影 单浩峰)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化以案说纪、以案促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7月15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赴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现场教学,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底线思维。现场教学以“总书记的告诫”开篇,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主线,通过大量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先后参观了“挺纪在前、筑牢防线”“以案为鉴、知畏知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三个主题展区,沉浸式体验了“监狱一日改造生活”。通过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一段段发人深省的忏悔视频、一件件鲜活的反面案例,让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从“一念之差”到“一墙之隔”的巨大冲击,深入了解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丰硕成果。参观最后,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带领党员干部重温了入党誓词,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共同发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
  • 2024-07-17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开营仪式在我校举行
  • 2024-07-17
    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和微短剧交流研访开营仪式在我校举行
    通讯员 7月11日,首届海峡两岸青年短视频微短剧交流研访开营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台湾9所知名院校近50位师生同中国传媒大学师生组成百人团队,将在5天4晚共同完成微短剧和短视频若干部作品的拍摄。开营仪式之前,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副校长杨懿与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原国务院港澳台纪检组长李秋芳、国家广电总局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燕旎、国台办交流局二级巡视员马振杰等进行了亲切交流。开营仪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处合作处处长钟丹丹主持,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分别发表致辞。双方都希望通过交流研访,激励两岸业界青年深耕中华文明史,以视听为纽带携手向未来,促进两岸视听文化融合发展。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仲祺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秘书长李少彦代表主办方讲话,他谈到本次活动对于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赵晖教授代表活动执行方进一步阐述了首届海峡两岸短视频与微短剧研访活动的拍摄计划与展映安排。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
  • 2024-07-16
    中国传媒大学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86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64/562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