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2-24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召开
    (记者 王维家 宋佳音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范绮梦 万佳灵 岳长兴)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2月23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召开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会议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中传礼堂,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部分离任校领导,国家高层次人才称号入选人员代表、青年拔尖人才,博导代表、科研机构主要负责人代表,全体实职中层干部、校内挂职干部,全体组织员、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非处级中层干部,全体教工党支部书记,辅导员代表、教务员代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代表,离退休人员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未在主会场参会的其他教职工线上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主持。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作题为《励精图治,创新图强,以狠抓落实为主基调开创学校事业腾飞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廖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同频共振。2021年,我们胜利召开第三次党代会,把学校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提出“三个跨越”发展战略;我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
  • 2022-02-24
    科学研究处党支部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学习抗美援朝精神
    (通讯员 战京娟 高鹏)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激发党员同志的爱国热情,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月22日,科学研究处党支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在结束新兴里和碣隅里的战斗之后,接到更为艰巨的任务,炸毁美陆战一师撤退的生命要道——水门桥,继而一举歼灭敌人。影片场面恢宏壮观,细节刻画入微,将感人的场景、悲壮的战斗和坚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观影过程中,大家心情沉浸在紧张凝重的战争氛围中,有些同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水门桥战役又称三炸水门桥,历史远比电影要残酷,像这样的战役在历史中有很多,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生命保卫祖国,捍卫国家主权,让广大党员和职工真真正正地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在两个多小时的观影活动中,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和志愿军战士们硝烟浴血、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既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次令人震撼的理想信念教育。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要学习志愿军将士们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对党对国的无限忠诚,自觉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
  • 2022-02-23
    我校25件作品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网络文化节中获奖
    (通讯员尚新英)日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公布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获奖名单,中国传媒大学共有25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8项,鼓励参赛奖1项。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以“学习‘四史’践使命,传播青春正能量,争做校园好网民”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征集微视频、微电影、动漫、网络文章、公益广告、音频、校园歌曲、工作案例、微课和新媒体作品。两项活动共收到作品54822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教育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我校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激发广大师生创作热情,推出的优秀校园网络文化作品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品牌力。新的一年,我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发挥学校特色优势,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附:第五届全国高校“一节一推选”活动
  • 2022-02-23
    喜报:我校3个教研室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通讯员 丁舒珊)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我校动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等3个虚拟教研室入选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此次入选的3个虚拟教研室均属专业建设类,依托于我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着良好的实体教研室建设基础,是我校高水平基层教学组织的代表。开展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是教育部在信息化时代对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首批共设立439个。其中,课程(群)教学类237个、专业建设类137个、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65个。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要求,通过强化日常管理、设立校级教改专项等举措,支持实体与虚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功能,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未来,学校将以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类型多元、动态开放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有序推动教学研究与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编辑:王雷亭)
  • 2022-02-22
    中传与兴安盟行政公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通讯员 邓涵兮 井照雪 摄像 王雷亭)2022年2月20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盟委书记张晓兵一行来访我校,受到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的热情接待,双方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报告厅举办盟校合作签约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廖祥忠书记、校长对张晓兵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廖书记表示,在中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学校定点帮扶科右前旗,与兴安盟结缘,意义重大。兴安盟各级领导干部展现出的奉献精神一直鼓舞着学校干部、师生,这种奋斗精神已经注入到学校的发展基因中。“传旗林”在校园内落地生根,《知味兴安盟》专题纪录片引发全网热议,盟校双方的合作成果初显。接下来,我校将继续发挥传媒优势,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以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契机,聚焦“让全国了解兴安盟”课题,助力盟校各项事业发展。张晓兵书记对学校富有成效的定点帮扶工作表示感谢,对盟校深入合作进行了展望。张书记表示,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导下的新征程上,中国传媒大学对兴安盟的帮扶与合作具有独特而宝贵作用。未来,兴安盟将持续深入推进与中国传媒大学全方位、多角度合作,“两线”并重做好乡村振兴与推进兴安盟全域发展。会上,兴安盟行署党组成员、
  • 2022-02-22
    本科线上教学首日运行良好,1.6万人次在线学习
    根据学校2021-2022春季学期整体部署,我校于2月21日正式开启线上教学。“云端”课堂首日,410门次本科课程按原定教学计划顺利开课,1.6万人次学生参与线上学习,课程总体运行良好,各项教学检查工作有序推进。我校2021级本科生线上参与大学英语直播课再次迎来大规模线上教学,教务处以“管理有力度、助推有深度、服务有温度”为工作要求,联合信息化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提前谋划,科学研判,精准分析,统筹安排春季学期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围绕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工作预案。强化教学管理,提升线上教学质量鉴于线上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教务处在开学前发布了《关于做好开学初本科教学工作的通知》,对线上教学期间的总体安排、教学要求、教学保障及其它相关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通知要求所有线上开课老师,须在教学平台发布课程教学安排、直播信息及其他必要教学信息,确保学生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对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制定针对性教学预案,确保线上教学覆盖到每一名学生。在线教学实施期间,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将联合开展教学检查督导,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严把教学质量关,及
  • 2022-02-21
    喜讯:传媒博物馆入选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科普基地”
    (通讯员 张遵璐)2月7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公布了“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我校传媒博物馆位列榜单第七位,正式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认定名单(部分)2021年10月,中国科协办公厅正式启动新一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第一时间推荐我校传媒博物馆参加评选。校传媒博物馆在潘力馆长领导下成立申报工作专班,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全馆教职工积极参与申报工作。专班从“基本条件、科普设施、科普服务、科普人员、视频展示”五方面入手,对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做好博物馆在软硬件方面的改进、完善和提升工作,按照评选要求细致认真填写申报材料,确保申报内容既全面展示本馆科普工作实际,又彰显传媒高校学科特色和传媒行业示范水准。此次申报工作得到了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的大力支持和肯定,经中国科协初评及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专家委员会终评,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传媒博物馆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书校传媒博物馆晋级国家及省部级
  • 2022-02-21
    广告学院学生荣获云南亚洲象文旅IP征集活动优秀奖
    (通讯员 路寰)日前,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2020级设计艺术学硕士肖慧君、宫傲年创作的“七彩向”系列作品在云南亚洲象文旅IP征集活动中获优秀奖。云南亚洲象文旅IP征集活动是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进一步展现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呈现云南绿色生态靓丽名启动的IP征集活动。广告学院将此次IP征集活动与学院“创新创作不间断”活动相结合,广泛征集优秀学生作品,学院共120余名学生积极参与,提交作品40余件。同学们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增长才干、锤炼品质,展示出我院同学的创新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020年9月起,广告学院面向本科生开展“创新创作不间断”活动,是学院在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工作方面开展的尝试,组织学生参与朝阳区“创建文明城区”动漫形象创作、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logo设计等活动。
  • 2022-02-17
    熊澄宇教授受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日前,我校资深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被聘为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共35位,主要来自高校科研机构、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受聘委员将充分参与“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规划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论证,并提出对策建议。(编辑:宋佳音)
  • 2022-02-17
    我校留学生在多国媒体发表北京冬奥会相关文章
    (通讯员 林雅璇 张捷菲)近日,我校传播研究院多名留学生在各自国家的媒体发表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对北京冬奥会的所见所感。秦肯所刊文章电子报所在版面肯尼亚留学生,2019级传播学专业博士生丹尼尔·奥罗(Daniel Oloo, 中文名:秦肯)所著的文章《倒计时不足30天:中国筹备2022年北京冬奥会情况》(It Is Less Than 30 Days:How Well Is China Prepared for theWinter Olympics 2022)刊登在《肯尼亚山时报》(The Ht. Kenya Times)(2022年01月17日第16版)。该报主要呈现非洲和世界的资讯与观点,面向内罗毕大部分地区、肯尼亚山和中部裂谷地区的读者提供纸质和数字报刊。文章以一位在华留学生视角,分享了自己参与“走进冬奥体验派”活动,体验冰球、冰壶等运动项目的心得。他在文中细数了北京为顺利安全举办这场国际性赛事采取的具体措施。秦肯在文章中表示,此次冬奥会值得期待的看点有三个:一是精彩的冰雪运动赛事,二是运动彰显的决心、勇气、忍耐等体育精神,三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使用的“黑科技”辅助手段。他对
  • 2022-02-13
    我校共建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举办线上春节庆祝活动
    (通讯员 哈澍 摄影 魏玉竹)当地时间2022年2月2日农历壬寅虎年大年初二,我校共建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贺新春”新年庆祝活动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荷兰各界70多名汉语爱好者与孔子学院的老师们一道在云端共庆中国传统佳节。来宾们和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教师在云端共同举杯共贺新春佳节庆祝活动包括新年贺辞、学生发言、问题竞答、幸运抽奖和颁奖仪式等环节,格罗宁根孔子学院还为参与者准备了虎年“福”袋大礼包。此外,本次活动还增设了线上畅聊的分会场,来宾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汉语程度选择进入相应的聊天室,在活动开始前与孔院的中文老师们自由交谈,既联络了感情,又放松了心情。我校格罗宁根孔子学院院长曹雪飞(Ms. Xuefei Knoester-Cao)致新年贺辞活动中,来宾们随着视频回顾了过去一年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文化交流以及商业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孔院学生通过照片和陈述分享了他们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得到的有趣经历和不同收获。孔院师生精心准备的民乐伴奏中文歌曲演唱节目也让来宾们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味。问题竞答和幸运抽奖更是在紧张的气氛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安杰(Angelo Sarijoen)播放与格罗
  • 2022-02-13
    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庆新春·迎冬奥”活动
    (通讯员 孙玉红)巴西圣保罗时间2月4日至6日,我校共建的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隆重举行“庆新春·迎冬奥”活动。活动以线上方式进行,当地政界、商界、文化界人士齐聚云端,共话中国。本次庆祝活动启动之时,恰逢北京冬奥会开幕,孔子学院在活动中将虎年元素与冬奥元素深度融合。开幕式上,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我校人文学院教授白岚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统的虎文化与中国当下的冬奥主题相向而行,必将为孔子学院新的一年的工作形成持续动能;北京冬奥会激发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一起向未来”的理念与全世界分享机遇,共谋发展。巴方院长帕杜拉教授、中方院长白岚玲教授及各方嘉宾出席庆祝活动开幕式活动第一板块—学术研讨会“21世纪的巴中关系:历史、经济、国际关系”云集各界精英。孔子学院邀请了南大河州巴中议会阵线主席、州议会议员杰弗森·费尔南德斯,南大河州巴中商会翁贝托·马希尔,南大河州联邦大学中国历史专家卡洛斯·派恩特,与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中国与东亚研究会研究员阿托斯·蒙霍兹共同担任主讲嘉宾。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中巴关系学术研讨嘉宾发言活动第二板块为5场中国文化讲座,包括中国茶艺文化、道与
  • 2022-02-0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领导力与公共外交”主题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通讯员 李喆)1月28日,由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主办、坦桑尼亚公共关系协会协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在线上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领导力与公共外交”。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院长李怀亮、副院长张艳秋、姬德强受邀作主旨演讲,亚非多国的50余位学者和学生共同参加会议。李怀亮院长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辞,对各国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李怀亮院长表示,回顾中国与坦桑尼亚几十年来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中国在自身发展同时对非洲伸出了援手,坦赞铁路就是双方友谊的最好见证。他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交流所做的努力,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果。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与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非研究中心(坦桑尼亚)”。坦桑尼亚驻华大使也多次到访学校,参加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会议论坛。李怀亮院长说,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坦桑尼亚的交流,打造两国与两国人民良好的双边关系。主旨演讲由坦桑尼亚IMJ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奥斯汀·马卡尼(Austin Makani)主持。坦桑尼亚公共关
  • 2022-02-06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组织留校学生集体观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
    (通讯员 王昕)筑梦冰雪,同向未来。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我校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组织部分留校中国学生及20余名来自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卢旺达、加纳、也门、博茨瓦纳等国的国际学生齐聚八角楼报告厅,集体观看开幕式直播,见证伟大历史时刻,祝福北京冬奥。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院长金雪涛、副院长唐妮娜与同学们共同观看。当晚,八角楼报告厅气氛热烈,开幕式呈现的精彩画面让师生赞叹不已。在代表团入场环节,看到现场国际学生所在国代表团入场,大家共同报以热烈掌声。特别是当中国代表团旗手高举五星红旗入场时,报告厅响起了热烈欢呼。开幕式直播过程中,掌声、欢笑声和惊叹声一直在报告厅回荡。为保证留校学生顺利观看开幕式直播,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在场地、人员、设备、食品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同学们对学院组织集体观看冬奥会开幕式表示感谢,大家真诚祝愿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学生感受:徐婧荣(中国),国际传媒教育学院2019级传播学 本科生 :今晚,我在八角楼报告厅与各位老师、同学共同观看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都被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3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0/896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