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2-04-01
    我校参加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马来语图书捐赠仪式
    (通讯员 张静灵)3月29日下午,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举行了马来语图书捐赠仪式。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诺希万·再纳阿比丁、公使尚穆根、教育参赞侯春兴参加了捐赠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高校代表出席捐赠仪式。诺希万大使在致辞中表示,马中传统友好、政治互信,随着近年来政治、经济、贸易等各方面合作日益密切,两国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也精彩纷呈。马来语的学习是深化马中双边关系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此次赠书活动为中国高校马来语专业的师生打开一扇了解和研究马来西亚的窗口,并进一步加强马中友谊的发展、深化马中文明交流互鉴交流、促进马中两国间的民心相通。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钟丹丹代表学校致辞,她感谢使馆的慷慨捐赠,表示赠书将丰富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助于我校马来语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钟丹丹副处长介绍,我校是全国第三个招收马来语专业的高等院校,为对外传媒机构和我国的外交、文化等单位培养了一批精通马来语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愿意为中马友谊的发展继续做出努力和贡献,诚挚地希望双方在教育、文化等领域能有更多更广的合作。钟丹丹副处长以及我校马来语专业负责人张静
  • 2022-04-01
    我校学生作品在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奖
    (记者 阎玺 通讯员 柳帆)3月28日,首届新视听媒体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三个赛道正式公布获奖名单,我校学生作品在媒体融合技术创新、媒体融合内容创新赛道取得优异成绩。总共49个获奖作品中,4个作品为我校学生团队主创,1个作品为我校师生参与联合制作。在媒体融合内容创新赛道,2021级国重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郭嘉豪团队的作品《“传”说冬奥》获得一等奖,2018级新闻学院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韩昊鹏团队的作品《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政策指导下垃圾焚烧行业的变革》获得三等奖,2019级新闻学院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朱雯钰团队的作品《冬奥倒计时之数据图鉴》获得入围奖,我校师生参与制作的北京市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乔晓鹏团队作品《遇见·有戏》获得优胜奖。在媒体融合技术创新赛道,2021级国重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钟靖宇团队的《基于Imagehash的图片视频媒资检索算法》获得优胜奖。《“传”说冬奥》以“传”字为线索,分别从冬奥的历史传承、北京冬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北京冬奥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三个角度,利用创新的交互叙事方式和数据可视化手法展现本届冬奥会的全貌。作品巧妙运用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丰富
  • 2022-03-31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中传考察调研并指导工作
    (记者 王维家 摄影 王雷亭 申皓文 范绮梦)3月30日上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一行来到我校,调研就业、学科建设、国家舆情实验室等工作情况。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主任刘玉光,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维清,高校学生司毕业生就业处处长唐小平等陪同调研。教育部领导一行在我校国重大楼融媒体中心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交流。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王达品、李众,副校长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杨懿,校长助理王志,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学院、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廖祥忠书记主持。廖祥忠书记重点汇报了近年来学校改革发展、学生就业、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他表示,学校党委坚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特色发展”的思维,着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迎来了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事业发展的第一个腾飞期。廖书记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
  • 2022-03-31
    我校学生作品荣获2022里斯本动画节特别表彰奖
    (通讯员 张若琦)3月27日,2022里斯本动画节(MONSTRA2022 - Lisbon Animation Festival)颁奖典礼圆满落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6级动画专业学生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的作品《蜉蝣日记》从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54部决选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学生短片竞赛单元(Student Short Films Competition)特别表彰奖(Special Metion),这也是本届动画节上唯一获奖的中国作品。2022里斯本动画节官方网站发布的获奖名单截图2022里斯本动画节组委会发来的获奖桂冠标志《蜉蝣日记》是易宝星辰、张珂瑞、张友杰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艾胜英老师的指导下创作完成的以生命为主题的毕业设计短片。此前曾入围包括2021德国斯图加特国际动画节、2021葡萄牙埃斯平霍国际动画电影节、2021意大利Cartoon Club国际动画节等在内的多个国际著名节展的竞赛单元,并获得2021韩国独立动画电影节“Asia Road”主竞赛单元“Asia Road”奖、2021台中国际动画影展学生短片竞赛单元评审团奖、2021意大利Ca’ Fo
  • 2022-03-31
    我校61门在线开放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通讯员 丁舒珊)日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我校61门中、英文在线开放课程首批上线运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综合集成平台,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及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这四个子平台构成。其中,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是面向全体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开放的全球高等教育智慧开放课程平台。平台首批上线2万门课程,这些课程是从52000多门优质课程中选拔而来的,覆盖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此次我校入选的61门课程中包括中文课程50门,英文课程11门。其中有《摄影艺术创作》《服饰艺术传播与创新设计》等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也有依托我校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的校级优质示范课,充分体现了我校近年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我校自2018年第一批慕课上线以来,加速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了从中文到英文,从慕课到微专业,从内部积累到外部共享的转型,目前已有近70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等国内外主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运行。此外,我校先后出台《中国传媒大学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混合式
  • 2022-03-30
    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正式注册为独立智库
    (通讯员 葛艳玲)3月26日,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正式在巴基斯坦注册为独立智库,并在首都伊斯兰堡举办研究中心办事处成立仪式,邀请巴基斯坦著名智库全球战略研究中心及多所高校学者出席见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先生出席并致辞,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发去贺信。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Pakistan Research Center for a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由中国传媒大学和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于2020年10月共同建立。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拓展国际传播与全球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海外平台之一,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为中巴两国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各个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的平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巴基斯坦的传播与理解做出贡献。自成立以来,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积极推动中巴两国合作开展一系列学术会议、圆桌论坛、青年学者论文大赛、实习项目等活动,并指导巴基斯坦学者针对国际热点积极发表论文、接受中国与巴基斯坦媒体采访、在巴基斯坦国家先驱导报上发表活动新闻等。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在促进中巴两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双方
  • 2022-03-29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联读联学活动
    (通讯员 孙靖 黄建)3月2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传播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理论学习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联读联学会议。本次联读联学活动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出席会议,双方学院中心组全体成员参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主持。联学活动中,与会人员集中收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视频新闻,一致表示要筑牢理性信念根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四位老师在联学会议上作重点发言。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以“担使命 创一流 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为题汇报了“担当使命、强化作风、勇创一流”的学习心得;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教授以“落实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走好必由之路 实现高速飞行”为题,从历史逻辑遵循、理论逻辑遵循和实践逻辑起点三个维度解读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论断背后深层次的理论含义;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李智教授就“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这一主题阐发了自己的思考;马克思
  • 2022-03-29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冠军纪立家做客中传学实公开课
    (通讯员 张筝 杨芳若 徐鋆 王俊哲)3月23日,“‘冬奥有我,一起向未来’中传学实公开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重要回信精神暨冬残奥冠军大讲堂”顺利举办,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金牌得主、男子坡面回转UL级银牌得主纪立家在线和同学们分享了他的热血追梦征程。纪立家介绍,作为滑雪运动员,在训练中的伤痛和极寒温度是最大的挑战,但他凭借着不服输的毅力坚持了下来。从2016年接触滑雪,到2018年进入国家队,2019年就摘得世界杯冠军桂冠,在2022年又站在北京冬残奥会的领奖台上再次为国争光,这一切都是他艰苦奋斗这些年来最好的印证。滑雪这项运动对纪立家自身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令他从之前的内向自卑变得自信而开朗,他坦言,是滑雪运动帮助他找寻到了自我价值。说起赛前如何保持竞技状态,纪立家认为保持身心的舒畅和放松更有利于状态的调整。回忆起和两位队友一起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三面五星红旗伴随国歌缓缓升起,纪立家说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激动得不能自已。谈到未来规划,纪立家表示更想回归校园,和同龄人一起走过大学时光。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也想继续冲击米兰冬残奥会,为国家争得更多荣
  • 2022-03-28
    广告学院党委召开2021年党支部书记述职与交流会
    (通讯员 路寰)为进一步增强学院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职责能力,按照学校相关工作要求,3月24日上午,广告学院党委召开教师及学生党支部书记述职与交流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学院党委书记陈江华主持,院长兼党委副书记赵新利、专职组织员姜鹏、党委副书记韩伟担任评委。广告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英华、传播设计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和群坡、公共关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朋、网络与新媒体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珊、新闻与传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李颢、广告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向婧、设计艺术学与新媒体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肖慧君、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陈昊原进行述职,专职辅导员路寰参加了本次会议。各支部书记依次述职,总结了2021年支部党建工作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效,并对2022年支部工作进行展望,逐条列出支部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明确下一步加强支部建设的努力方向。网络与新媒体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珊、公共关系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刘朋、本科生党支部书记陈昊原参会评委对各党支部书记现场述职情况与日常综合表现进行点评,提出存在问题。对教师党支部提出要结合专业特色,加强“课程思政”内容在党支部日常活动中的比重。对学
  • 2022-03-28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2021年教工党支部书记述职考核会议
    (通讯员 周曦 刘伟杰)根据学校党委要求,3月16日,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2021年度教工支部书记述职考核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刘灵、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丹琪、教工支部书记参加。会上,学院4位教工党支部书记先后就2021年度党建工作中的亮点、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和来年的工作规划进行了汇报。新媒体设计系教工支部书记李海玲分享了建设校级优秀党支部的经验。动画系教工支部书记艾胜英分享了结合专业优势做好党务工作的经验。数字媒体艺术系教工支部书记韩佳政汇报了本支部在2021年的服务保障作用。游戏系教工支部书记李萌重点提出了未来党支部的发展规划。会议最后,刘灵书记、郑丹琪副书记对教工支部书记一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对各支部2022年的工作提出要求。刘灵书记希望各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好先锋堡垒作用,做好做细党建工作,团结向上,解决“中温下凉”问题。郑丹琪副书记希望大家积极开展支部活动、主动对接战略、抓好新闻宣传工作。(编辑:阎玺)
  • 2022-03-28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开展“两会政院青年说”系列活动
    (通讯员 王晓芳)为深入落实学校工作部署,贯彻学习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2年3月两会期间,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团委、学生会特别策划“两会政院青年说”系列活动,通过观看收听、研讨学习、专家讲授等多种活动形式,助力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领会两会精神。“两会政院青年说”系列活动包括“青年学子讲两会”“政院教师话两会”“媒体记者谈两会”“政协委员评两会”等板块,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专业教师领学、媒体记者分享、政协专家讲授等方式多视角全面解读两会精神。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高波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广播电视电影集团首席评论员余治国两会伊始,学院团委以“青年学子讲两会”为旗帜,号召各团支部集中观看收听、集中学习,通过党员领学、团员分享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两会知识。3月12日,公共管理系高波老师结合自身连续两年服务两会新闻发布工作的亲身经历,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专业角度给政院学子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两会知识讲座,“政院教师话两会”再次引发同学们学习热潮。3月19日,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广播电视电影集团首席评论员余治国作为“媒体记者
  • 2022-03-27
    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丨中传信息化建设提速升级再部署
    (通讯员 张弛 摄影 周维一)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很快,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工作,自2018年以来,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治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学校成立专班高质量完成“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技术赋能、机制革新、制度保障”三策并举,为学校中长期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廖祥忠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2022年,教育部将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年度工作重点,进行了整体部署。“行动”明确要求“强化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创新赋能、应用驱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怀进鹏部长强调“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安全运行”,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了建设重点和实施路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要求,使信息化建设更加有力地
  • 2022-03-26
    我校三部作品入选《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记者 张旭)近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开展的“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推广行动”遴选结果揭晓,我校三部作品成功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百年珍贵记忆——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入选作品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课孵化的优秀成果。《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以沉浸式朗诵和表演的形式,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多种媒体技术手段,呈现故事性强、饱含家国情怀的视听语言创作;《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系列短视频以“铭记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为主题,融入学校文化象征“小白杨”,通过口述历史方式讲述北京的红色故事;《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采访了抗美援朝志愿军女兵张蔡琴奶奶,了解其个人经历和事迹,还原志愿军在后勤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中艰苦奋斗的故事。《无字书—陈毅安与李志强的红色家书》《百年今昔·红色北京|小白杨探访北京的红色足迹》《灼灼芳华卫中华——一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2021年,学校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
  • 2022-03-25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学习
    (通讯员 何震 摄影 卫大为 叶怀阳)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提升学院教职员工政治理论素养,牢记“国之大者”,站稳人民立场,3月23日下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党总支在39号楼106会议室举办了党的创新理论专题学习。全体教职工以线下线上方式参加了学习。学院党总支书记郇瓛作领学辅导。本次专题学习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郇瓛书记结合学校近期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对学院近期防疫工作进行了细致部署;二是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郇书记详细解读了其中对“坚定历史自信”“增强理论自觉”“提高政治能力”“强化宗旨意识”“激发昂扬斗志”“永葆初心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观看《半月谈》杂志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视频短片。会议强调,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编辑:阎玺)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9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19/900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