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1-12-16
    2021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人工智能为儿童”分论坛在我校举办
    2021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于12月6日至10日在波兰卡托维茨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论坛以“互联网大联合(Internet United)”为主题,设置研讨会、开放论坛、闪电发言、成果发布与颁奖等多个分论坛。12月10日,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传媒大学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主办的IGF 2021《人工智能为儿童——面向儿童群体的人工智能应用调研报告》分论坛成功举行,线下主会场设在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圆形报告厅。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处长Dora Giusti出席并发言,相关国际组织、国内政府及社会组织、高校及企业负责人等来自15个国家约120人参加活动。儿童网络保护专家苏文颖和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严明分别担任现场和线上主持人。段鹏副校长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儿童的教育、健康、娱乐等带来极大便利,也在隐私保护、公平性等方面带来挑战。中国传媒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与技术进步、社会责任相融合,在智能媒体网络领域具有深厚学术积累。希望这次活动能为大家建立交流平台,助力人工智能技术
  • 2021-12-16
    我校四项课题获2021年度北京高校思政研究课题立项
    (记者 张旭)近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开展的2021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名单揭晓,我校4项课题获准立项,其中,一般课题2项、支持课题2项(名单附后)。本次课题获批立项是今年继《自媒体环境下首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课题负责人:曾祥敏)获批立项北京基层立项重点课题后取得的又一重要成绩,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的热情,彰显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我校高度重视思政类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发表成果,提升能力。今后,学校将进一步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问题为导向,扎实推进思政类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帮助广大教师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不断提高立德树人水平,以高水平的课题研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推荐申报的《高校艺术类专业“以美育德”大思政体系构建研究》(课题负责人:郑苏晖)、《5G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传播能力建设研究》(课题负责人:付长海)获批一般课题立项,《红色文物青年说融合机制、路径与效果分析》(课题负责人:程素琴)、《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型活动思政教育实效探析》(课题负责人:徐驰)获批支持课题立
  • 2021-12-16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举办“抗战时期我党开展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主题讲座
    (通讯员 杨梦云 摄影 张子涵 赵云鹤)为将党史学习教育引向深入,2021年12月9日下午,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境外学生教育中心)特邀海南国际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新利于学院八角楼二层报告厅举办“抗战时期我党开展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主题讲座,带领学生学习中共在抗战时期对敌宣传和国际传播工作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当下国际传播的现实意义。讲座由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主持。学院全体2021级广告学专业本科生参加座。赵新利老师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的重要讲话“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引入主题,提出了“外媒、外嘴、外脑”三个概念。从“外语”入手,赵新利老师带领同学们追溯抗战早期我党的“初级”外宣。当时由于八路军不会日文,士兵通过“喊话”无法达到劝降日军的作用,中共便开展了对八路军的日语教育和对日宣传工作。赵老师进一步讲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利用“外嘴”开展舆论斗争。抗战时期,延安敌军工作训练队的日语教育培养了大量日语人才,成为对敌宣传不可缺少的前期基础。但要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则需要借助于“外嘴”。于是中国共产党展开了对日
  • 2021-12-16
    “百年广告·红色记忆”纪念特展总结研讨会在中国广告博物馆成功举办
    (通讯员刘英华)2021年11月27日上午,中国广告博物馆特举办“百年广告·红色记忆”展览总结研讨会,邀请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探讨红色宣传未来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路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红色文化,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我校中国广告博物馆历时八个月,收集展品、史料两千余份,策划推出《百年广告·红色记忆》纪念特展。特展自今年7月23日一经亮相便引起热烈反响,收获各界专家学者、参观者的一致好评。本次研讨会群贤荟萃,与会人员包括国内学术团体领导、高校的专家学者、广告行业资深前辈以及硕博研究生。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围绕红色宣传研究范围的基本界定、红色宣传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红色宣传研究的方式与步骤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刚教授在嘉宾致辞环节,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教授,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陈刚教授先后对特展、研讨会给予赞许和肯定,并对本次展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中国传媒大学广
  • 2021-12-15
    我校主办的“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圆满收官
    12月8日,“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闭幕式在福州闽越水镇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教授,范小青副教授,张净雨副教授,高帅老师出席闭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王达品致辞关玲教授,范小青副教授,张净雨副教授,高帅老师出席闭幕式王达品书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主办方中国传媒大学,向国内外嘉宾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对电影节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最衷心的谢意。他在致辞中提到,“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的重要意义在于透过电影文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交流与沟通。福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办方与中国传媒大学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了这一单元,为广大青年影人提供了施展才华、追逐梦想的舞台。他衷心祝愿今后“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能越办越好,汇聚来自更多国家的更多优秀电影作品,同时也衷心祝福参与电影节的青年导演和电影人能够遇到生命中的伯乐,实现电影梦想!“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由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主办,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和福州文旅投资集团承办,戏剧影视学院一带一路电影研究中心作为执行单位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青年电影盛典脱胎于“
  • 2021-12-15
    第十八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通讯员 刘婷 尹瑞熙)12月12日,第十八届首都高校“风采之星”才艺选拔大赛决赛在戏剧影视学院小礼堂圆满举行。活动由共青团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指导、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主办。经过激烈角逐,“男生女生向前冲”组合、段傲然、J.Band乐队分别获得冠亚季军,“八分之一”组合获得最具人气奖,“男生女生向前冲”组合、J.Band乐队获得最具潜质奖。本届“风采之星”以动像为主题,寓意捕捉跃动的冬奥映像,充分与即将到来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合,弘扬冰雪文化,用文艺力量为冬奥赋能助力。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本届“风采之星”严格落实学校各项防疫举措,决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现场仅设置30个大众评审席位,并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账号和官方b站账号进行线上视频直播和在线投票,同时由“风采之星”微博账号和“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官方微博账号进行图文直播。灯光聚焦,十强选手依次登场。嘹亮的歌声唱响礼堂,炫酷的街舞爆发巨大能量,选手们以精彩的表演展现对主题“动像”的多元诠释,或娓娓道来,或跃动活泼,在舞台上展现出青春的闪耀光芒。经过激烈的角逐,男生女生向前冲组合、J.Band乐队、黄伟航、谷子钰、段
  • 2021-12-15
    王达品副书记讲授形势与政策课暨专题党课
    (通讯员 杨钊阳 摄影 连一格 吴滟鹏)2021年12月10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青马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主讲。青马学院执行院长、校团委书记朱传欣,青马学院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青马学院五期班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须大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团总支书记王博出席活动。青马学院五期学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代表参与学习。本次活动由青马学院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主持。活动首先由青马学院学生代表苏悦、张鑫、杨钊阳、张鑫雨、王泓霏、桂曼轩、王雪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代表冯雪莹、王晨等分别结合专业特色、学习实践经历等进行分享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在学习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深深地体悟到我党在百年历程中的艰辛探索与伟大成就,同时也坚定了作为青年学子勇担时代责任的决心,并立志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付诸于实践。王达品副书记对青马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工作表示肯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全校上下一盘棋,以学院、党支部为
  • 2021-12-15
    新闻学院学生作品荣获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一等奖
    (通讯员 柳帆)12月12日晚,2021年第三届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创意征集大赛获奖名单在北京卫视播放的公益广告盛典上揭晓。由我校新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问欣、陈袁、张可馨、黄钰霖团队报送的作品《百年之前的留法之旅》荣获未发布类互动组一等奖。《百年之前的留法之旅》采用互动视频的形式,以创作者手绘的一幅幅图画带领读者回到了百年前的法国,以周恩来的视角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以及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以此向更多的人普及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为建党百年献礼。本届大会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收到来自中国、白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地的代表作品共5166件。大会奖项分为发布类和未发布类两部分,其中未发布类奖项为今年首次设立,我校获奖作品的创作团队为一等奖中的唯一学生团队。获奖团队四名同学均毕业于新闻学院2017级新闻学本科班,获奖学生代表张可馨认为,新闻学院的培养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同学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近年来,新闻学院以“立足主流,培养一流”为人才培养目标,用课程思政带动作品思政,先后创作出多部优秀作品,在中国数据新闻大赛、“人民红”网络评论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 2021-12-14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团学办党支部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通讯员 隋欣益 杜宜桓 摄影 杨正果果)12月10日上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团学办党支部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研播讲”理论学习会。校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宣传部长杨懿,学院党委书记李洪岩,副书记陈卓以及团学办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学院团学办党支部书记、学工办副主任隋欣益主持学习会。支部“学研播讲”理论学习轮值宣讲员、预备党员杜宜桓从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四方面分享了学习感悟。她还结合专业学习和调研实践交流了心得体会。支部党员冯琳表示,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更应赓续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支部党员陶忆雯表示,通过学习《决议》,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决心与责任有了更深刻理解。支部党员钟瑞奇表示,要结合专业学习,提高本领,为构建国际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李洪岩书记表示,在前不久发布的2021年十大网络用语中,“觉
  • 2021-12-14
    后勤保障处举办2021年度垃圾分类工作表彰会
    (通讯员:洪润娜)为加快我校生活垃圾分类从“立标杆、树典型”的“引领式”工作方式,向普遍推行的“标准式”转变,推动我校达到示范标准,12月10日,后勤保障处举办2021年度垃圾分类工作表彰会。后勤党总支书记刘鹏楼、后勤保障处处长张辉、副处长赵楠、梅子健出席活动。活动开始,张辉处长肯定了大家为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贡献,并对2021年度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北里二号院垃圾分类工作团队”及先进个人周延群、林殿冬进行通报表彰,与会领导为先进集体及个人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受表彰的同志们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提高身边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刘鹏楼书记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一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民生大事,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配合学校和社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取得良好成效。(编辑:李彦萱)
  • 2021-12-14
    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鲜万标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通讯员 洪润娜)12月10日上午,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副处长鲜万标、北京市城管委宣教中心宣传策划部部长刘旸、首都体育学院总务处副处长赵楠、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张炀、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卜勇等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后勤党总支书记刘鹏楼,后勤保障处处长张辉,副处长赵楠、梅子健、王莉及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张辉处长对北京市教委学校后勤处一行到我校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并希望调研组多提宝贵意见,推动我校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发展。后勤校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周延群详细介绍了我校垃圾分类组织管理、宣传教育、设施规范等方面工作情况。调研组成员查阅了相关台账资料后,从建立学生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合同与台账管理、结合学科特色创新宣传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双方还就我校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鲜万标副处长表示,垃圾分类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联动、齐抓共管,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座谈会后,鲜万标副处长一行实地参观了家属区垃圾分类桶站规划及学生公寓、食堂分类垃圾桶摆放情况,并与垃圾分类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此次调研有利于推进我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
  • 2021-12-14
    李新军副校长为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党课
    (通讯员 单诗瑶)12月8日下午,李新军副校长在32号楼216会议室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师生讲授党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经管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等60多人参加,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主持党课。李新军副校长从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等六个方面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广大党员要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作好示范,带头落实“两个确立”,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薛永斌书记在分享学习收获时表示,李新军副校长讲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学院师生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具体而言,党员教师要在教学科研上努力奋斗,大胆创新,尤其重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 2021-12-14
    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2021年理事会成功举行
    12月8日,我校共建巴西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年度理事会议成功举行。虽远隔上万公里,但双方的线上交流真诚友好,富有成效。我校段鹏副校长作为中方副理事长出席会议,并首先发表致辞。段鹏副校长表示,我们与南大河州联邦大学合作的孔子学院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中国人讲“十年磨一剑”,孔子学院为两校的合作、为中巴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学员人数、社会美誉度逐年攀升,取得诸多成绩。同时,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最早设立的葡萄牙语本科专业的学校,也是中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巴西葡语水平测试点,必将有更多合作空间和可能性。段鹏副校长还讲到,十年来两校合作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未来以孔子学院为桥梁,希望两校一步扩大学术交流,开辟各领域合作,产出相关学术成果。南大河州联邦大学校长卡洛斯作为巴方理事长,在随后的致辞中,热情赞扬了两校合作的孔子学院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与中国传媒大学的合作非常愉快,两校合作如一棵大树,未来还有更长的时间继续生长,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他每个月都会参加巴西国会会议,向外交人员介绍与中国传媒大学的成功合作。他讲到,未来将继续支持孔子学院的工作,进一步考虑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扩大合作。孔子学院中
  • 2021-12-13
    我校202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优秀作品评比揭晓
    (通讯员 崔鑫宇 张鑫)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育人方针,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2019级本科生中开展了以“庆祝建党百年,奋进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教学,承担该门课程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全体老师甄选了100项实践选题指南,指导同学们聚焦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疫情防控、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智能服务、总体国家安全观、互联网+、共享经济、文博公共服务等重大主题和热点现象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并开展优秀作品评比。校基金会和校团委对此次评比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于今年春季学期启动了活动策划,8月初发布了评比公告。秋季学期开学后,教研部全体任课教师审阅了2019级学生提交的约400份小组实践论文和视频作品,并组织各班指导老师推优、全校范围本硕博学生代表评委分级、学校专家组大评委打分的三轮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31名共52份获奖作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马成瑶教授表示,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政课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学院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8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129/897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