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06-28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召开2021年春季学期学风建设及安全教育专项工作座谈会
(通讯员 郭楚怡 田然)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校党委和学校近期有关工作要求,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于6月23日召开了2021年春季学期学风建设及安全教育专项工作座谈会。学院院长金雪涛、党总支书记彭军、党总支副书记王娟以及各班班主任、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上,金雪涛院长表示,学院将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将座谈会工作机制进行常态化推进。金院长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与老师交流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全院老师将全力为广大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学院也鼓励各班同学积极开展班级建设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展现国传学子风采。金雪涛院长、彭军书记、王娟副书记传达了学校近期相关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特别就校园疫情防控、校园安全稳定、学生心理健康、防范电信诈骗、暑期实践教学动员、期末学风教育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教育和部署安排。本次座谈会通过回应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对学院相关工作的理解,为同学们顺利完成期末学习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编辑:阎玺)
2021-06-28
新闻学院“炫夏离歌”毕业晚会圆满落幕
(通讯员 王雪淳 邬萧祎 王琢玉 宋萌萌)6月20日晚7:30,新闻学院“炫夏离歌”毕业晚会在中传礼堂隆重举行。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等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老师盛装出席晚会并给毕业生送上最后的祝福。2021届全体毕业生、2020届毕业生代表以及新闻学院部分非毕业班学生一同观看了晚会。本次晚会以“潮汐率”为主题,共分静力秩序、简谐流线、介稳行帆三个部分。每一个毕业班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大胆创意,将学习生活中的有趣事件融入节目之中,运用合唱、歌舞串烧、器乐演唱、光影剧,脱口秀等节目形式展现了新闻学院学子的活力与风采。除了毕业班精心排演的节目外,晚会邀请到了ILLUSION乐队、还有PASSWORD街舞社、第37届2021年广院之春“最具舞台表现力奖”获得者王荣麟等到场出演。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6和17级毕业生代表联队现场演唱了《在灿烂阳光下》,用歌声赞颂祖国辉煌的成就,赞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演出后,学院领导和老师上台和参与演出的同学们合影留念,依依惜别。在晚会正式开始之前,学院还举行了活泼浪漫的走红毯仪式,下午三点,仪
2021-06-28
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又是一年毕业季,惜别情深满校园。6月26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典礼并讲话。廖祥忠书记、校长出席典礼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张树庭、段鹏、王晖,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校长助理王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同4000余名毕业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并见证这一高光时刻。毕业典礼采取“主会场+演播室”双直播的形式举行。主会场由校党委副书记李众主持,我校电视学院教授张绍刚和校友宋雪莹担任演播室主持人。主会场特别设计为“同心圆”形式,发言席首次设置在主席台下方,更加贴近毕业生;以发言席为中心,毕业生座位呈扇形块状向外扩展,组成一幅“圆中有圆,心心相依”的同心圆,寓意毕业生走的再远,永远心系母校,母校也永远是他们的心灵港湾。主席台对面,矗立着一块巨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21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标语与现场直播交替呈现,为毕业典礼营造浓烈氛围。上午八时三十分,毕业典礼在全场起立、高唱国歌声中正式开始。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宣读“20
2021-06-25
我校举办“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
(通讯员 王玉辉 李玲飞 摄影 王雷亭 缑宇)6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学党史·悟原理——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实践品格”高峰论坛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求是》杂志社原副总编辑刘润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炯,著名剧作家王朝柱,《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康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等专家应邀发言。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分为两个单元,分别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金尧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仲呈祥教授致欢迎辞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文化优势”和“理论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继承和弘扬了“哲学优势”和“道义优势”。他强调,今天当我们重温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百年关系史时,会清楚地发现,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系列成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南和实践路向。刘润为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社
2021-06-25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毕业季防疫及安全工作会议
(通讯员:单诗瑶)6月24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毕业季疫情防控与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学院班子成员、各系主任、班主任、学院党政办、学工办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主持。会上,薛永斌书记首先传达了学校毕业季疫情防控及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在分析目前学院防疫及安全工作基本形势的基础上,他要求全院师生在疫情防控和校园安全方面提高政治站位,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在日常管理方面深入开展安全问题大排查,将工作做细做实。他强调,要在建党百年和毕业生离校等重要时期,密切关注毕业生状况,做好早疏导、早解决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加强安全教育,要时时讲,刻刻讲,形成常态化的安全工作状态。随后,薛永斌书记部署了学院加强防疫及安全工作,要求防疫值班要做实做细,外来人员登记要紧抓落实;学院办公室要做好楼宇安全排查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提醒教职工,如问题重大,要及时向学校保卫处等相关部门报告处理,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要求各个系将安全工作传达到人,所有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要深入学生中间,解决学生中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薛永斌书记指出,我们强调工作纪律,也就是
2021-06-25
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举行
(通讯员 吉也)6月16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出品的第七届“E音之夜”多媒体原创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在中传礼堂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副校长段鹏,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绍华以及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领导班子亲临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歌舞团、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腾讯音乐、摩登天空、字节跳动、快手、杜比实验室、小冰公司、小旭音乐、和声创影、熠响娱乐等学界业界专家出席本届音乐会,并给予演出高度评价。在未来科技感爆棚的开场秀中,第七届“E音之夜”惊艳开场。从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每首作品的喜爱,未能来到现场的朋友们也通过新浪微博、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观看了直播,并在弹幕留言中表达了对演出的肯定。在筹备阶段,就每首电子音乐作品如何在多媒体舞台上展现等问题,音乐会总导演王铉教授与每位主创进行了长达三个多月的音视频修改及创意制作,并经历多次舞台模拟搭建以及三次冰屏方案推翻重建,最后确立了本届“多空间、多层次”的舞台设计,并最终在演
2021-06-25
李众副书记为师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徐艺铭 周丹 摄影 方子逸)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引导师生在党史学习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感悟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6月24日下午,李众副书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各学院学生工作副书记,全体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全体教工,团学组织、社团学生骨干和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9级葡萄牙语班学生、班主任参加学习。课上,李众副书记首先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历程,从道路的成功、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文化的价值性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展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勉励在场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李众副书记紧扣时代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工作体会,激励大家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矢志艰苦奋斗,做有志、崇德、有为、实干的中传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特别是在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贡献中传力量,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出中传强音,
2021-06-25
我校专家助力国家乡村振兴舆论引导工作
(通讯员 朱嘉)6月20日-22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在京举办乡村振兴领域舆情引导处置工作培训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国家乡村振兴局各司办有关领导、各省市乡村振兴系统负责同志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共15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更生讲话受国家乡村振兴局邀请,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和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专家顾勇华为此次培训作辅导授课和模拟演练专家点评。我校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作辅导授课董关鹏教授围绕“如何提升媒介素养、积极稳妥处置重大突发舆情”主题,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5G时代媒体变化和传播特点,深入剖析乡村振兴领域舆情案例,从5G全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工作的“势、道、术”三个方面,就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乡村振兴领域重大突发舆情引导应对工作,作了精彩的授课辅导。我校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杨宇军院长作辅导授课杨宇军院长结合培
2021-06-24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在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发言
(通讯员 兰天瑶 涂越)近日,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在云南怒江召开,论坛以“推进全球贫困治理 促进现代化发展”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参与交流研讨。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来自肯尼亚的丹尼尔·奥罗(Daniel Oloo)和来自卢旺达的天赐(Donatien Niyonzima)向论坛提交论文并作主题发言。传播研究院博士留学生丹尼尔·奥罗(右二)在论坛中发言丹尼尔·奥罗在题为《充分利用数字外交:交流减贫经验以促进共同发展》的发言中首先指出在减贫领域遇到的共性问题:在21世纪,由于国家和非国家行动者在交流减贫战略和专业知识方面的技能、知识、经验和技术不足,有关行动者发展议程的信息一直受到影响。他指出,数字工具使这些行动者能够分享他们的经验,将其作为确保世界摆脱贫困的全球产品。目前,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交流学习经验和可以在区域内采用的最佳实践的方式。数字外交的重点是这些参与者利用数字工具与各种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在跨区域的发展计划中进行沟通和互动。非洲国家在降低贫困水平方面仍然面临挑战。但中国通过农业技术发展减贫的做法,表明
2021-06-24
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发布 中传12个专业排名第一
(通讯员 曹琬晨)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传媒大学72个专业上榜,19个专业评级A+。其中,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漫画、数字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其通过学校—学科—专业三个层次的评价汇总形成对专业的综合评价,排名指标体系设置学校条件、学科支撑、专业生源、专业就业、专业条件5个指标类别,共19项测量指标。此次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25所高校的28550个专业上榜。我校高度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坚持以本为本,深入实施“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这次19个专业评级A+,12个专业排名全国第一,就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编辑:阎玺)
2021-06-24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共同开展“朗读红色家书 激扬时代回声”党史沉浸思政课
(通讯员 杨倩 摄影 张鑫)6月2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在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上共同开展了“朗读红色家书、激扬时代回声”党史沉浸汇演,19播本全体同学分为19个小组,在传媒博物馆多功能教室共同呈现了一台精彩感人的沉浸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傅楠,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刘东建,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喻梅和传媒博物馆副馆长吴志勇观看了此次沉浸汇演。担任此次汇演的评委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喻梅,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马成瑶教授,学校督导专家毛明华教授,新疆艺术学院韩朝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齐向梅老师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齐靖文老师。同学们从百封红色家书中选择了19封不同主题的家书,演绎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的书信。家书主题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父子论述革命理论的信件、也有普通战士如齐子瑞的报平安信;既有周恩来邓颖超革命伉俪抒发革命情怀的书信、又有“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在黄埔军校时的红色情书。从这些承载着真情实感的书信中,同学们读到了触及灵魂的金
2021-06-24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2021届“心中梦·在远方”毕业歌会
(通讯员 王舒婷)夏日离别季,青春不散场。为祝贺毕业生顺利毕业,欢送毕业生走上新的旅程,留下毕业前的美好瞬间,留存毕业生与母校的深厚情谊,6月20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在新国交M1报告厅举办“心中梦·在远方”2021届“经彩留夏”毕业歌会。学院院长王栋晗、党委书记薛永斌、党委副书记毛建国、副院长李珍晖及各系主任、专业导师组长、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和部分专业教师出席,2021届毕业生及部分家长、2020届部分返校毕业生及在校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毕业活动。为严格落实《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持续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学院要求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均在入场时出示疫苗接种凭证或三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并设立体温检测点,进行手部消毒、提醒佩戴口罩。下午一时许,入场仪式正式开始,毕业生们身着礼服走过红毯,并在宣传展板前签字拍照,留下毕业前的青春靓影。下午三时许,毕业歌会正式开始。薛永斌书记上台致辞,他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对2021届同学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衷心的祝福,同时对付出心血精心培育同学们的教师及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期待毕业生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学会包容合作,拥有宽广的胸怀,有空常回母校
2021-06-24
刘守训副校长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通讯员 周君)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和部署,6月21日下午,刘守训副校长以《回首党的百年教育路——慎终如始不忘教育初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题,为研究生院、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在专题党课中,刘守训副校长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通知》要求引入,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百年演变及其思想光辉,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为主线,带领全体党员及教职员工回望百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变化和传承创新的历程。刘守训副校长细致解读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探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通过总结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特征,他强调,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前进
2021-06-23
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讯员 宋丹丹 摄影 尹航)6月2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党支部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党支部、信息所党支部在我校开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主题党日活动。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建国参加了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刘建国书记一行首先参观了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5G广播及其它相关成果的展览,对智能化中心在5G广播、宽带短波通信等领域的重要进展表示肯定和赞赏。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三个支部的党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并在图书馆会议室听取了由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吕锐教授主讲的题为“党的传媒科技发展史点滴”的党课。吕锐教授重点介绍了传媒科技在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关键支撑作用,回顾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专家的突出业绩和贡献,并鼓励在座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为国家传媒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与会人员围绕“学史奋进庆百年,同心协力强传媒”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与交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无线所支部书记李薰春、信息所支部书记郭沛宇,我校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5
/
8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