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1-06-23
人文学院举办“文学经典中的光辉岁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第二讲
(通讯员 乐琦 摄影 齐菁)6月17日14时,人文学院在33号楼1层阶梯教室举办“文学经典中的光辉岁月”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第二讲。此次活动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裴鸣主持,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为人文学院师生讲授公木先生创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及《英雄赞歌》背后的故事。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分享公木先生的创作故事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致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以及对授业恩师的崇敬,张晶院长回顾了公木先生与郑律成先生共同创作《八路军大合唱》和公木先生与刘炽创作《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的历史,带领全院师生从经典革命歌曲的创作历史中汲取党史知识。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党史与文艺作品之间的关系、党的文艺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指出,文艺作品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张晶院长认为,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从专业党史著作中积累党史知识,也要善于从文学、文艺经典中发现党史线索、品读党史精神、回归党史现场、把握党史脉络,进而从党史的阅读与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最后,张晶院长希望全院师生学党史,既要不忘来时的路,更要走好前行的路,他号召全院师生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2021-06-23
“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举行
(通讯员 秦瑜明)6月21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澳门教育与青年发展局支持,澳门中华教育会协办的“四个一百”融媒体作品资源进澳门启动仪式在澳门特区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隆重举行。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老柏生,澳门中联办教育与青年工作部部长徐婷,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舒刚波,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澳门中华教育会会长陈虹等出席启动仪式。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校长助理杨懿致辞杨懿部长在致辞中指出,“四个一百”系列融媒体作品是中国传媒大学立足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推出的党史学习教育精品工程。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高校和科研、行业机构长期保持着密切联系。此次“四个一百”进澳门活动是中国传媒大学与澳门教育界同仁协力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希望通过创新融媒体手段,创造条件让澳门的青少年与内地青少年一道,以历史的眼光直面时代命题和未来使命,真切理解中华民族百年奋斗历程,进而感悟和传承澳门青年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未来,中国传媒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与粤港澳大湾
2021-06-22
新闻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通讯员 何凌霄 摄影 张骧原 何凌霄)白杨葱郁,骊歌轻启。6月20日上午9点30分,新闻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于中传礼堂隆重举行。新闻学院全体教职工、2021届全体毕业生、2020届毕业生代表、亲属代表共400余人参加典礼。毕业典礼由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陈作平教授主持。全体毕业生身着学士服进入礼堂落座。伴随着庄严肃穆的国歌声,2021届毕业典礼正式开始。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上台致辞。他代表学院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致以祝贺。回望同学们在中传的成长足迹,展望学子们在媒体深度变革新时代下的闪亮前程,隋岩院长提出殷殷嘱托:一是做有情怀的时代新青年,既要有家国情怀,又应有全球视野;二是做有坚守的社会好公民,坚持正道,牢记原则,坚守勇气,不忘本心;三是做有思想的新闻工作者,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说、动真情抒真意,写出有温度有力度的新闻作品。随后,2018级广播电视学专业博士生曹默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他向新闻学院全体教职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分享了在中传10年学习成长的感悟,与毕业生们共勉。他认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们应看淡世界的参差,在价值坐标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希望同学们能在
2021-06-22
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接受新华网采访
(通讯员 王亚囡)近日,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闫玉刚老师以及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语同音”团队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采访。双方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理念、思路、方法以及该活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工作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响应李克强总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教育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数量从2018年的118项增加至2021年的312项,在参赛数量、获奖级别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接受采访时,闫玉刚表示,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过程能够顺应行业发展规律、以创新思维看待问题,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一环。伴随经济发展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前行,高校双创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对着更大的不确定性。新形势下,大学生如果缺乏创新意识、不具备面对行业发展的实践意识,则很难适应社会需求。闫玉刚提到,创业或创造均立足于创新,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创新推动创作、创造,从而促进创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课堂授课这样的形态,而是可以考虑在校内教育
2021-06-22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团课
(通讯员 凌梦霞 摄影 郭凯成)为切实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6月15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在32号楼216会议室举办“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团课。学院邀请北京市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2017级文化经纪张雪同学,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面向青年团员代表展开宣讲,团课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徐驰老师主持。会议伊始,张雪播放了其服役于武警江苏省总队时期的退伍视频。接着,她从“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峥嵘岁月洒热血”和“珍惜春光保本色”三部分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服役前后的经历。幼时,军旅题材的影视作品曾在张雪心中播种下军旅梦的种子,在结束了大一学年的学习后,全国征兵的宣传唤醒了她心底的军旅梦。经过一系列的体检、审核,她如愿踏进了部队。严格的军纪要求、寒冬的射击练习、深夜的轮班值守……面对艰苦的训练,她从不畏难,咬牙坚持。她说:“就算前方令我满身泥泞,我也会留下我的身影”。经历两年磨砺后,张雪重返校园,她参加“迎七十华诞,访大国工程,传青马精神”暑期实践活动、加入国庆七十周年“祖国万岁”方阵队列,并以优异成绩顺利保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她顺利完
2021-06-22
大创项目经费报销要点专题讲座成功举行
(通讯员 易子涵)为增强学生经费使用报销的规范性,确保各团队熟悉经费报销流程,6月17日下午,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联合学校财务处开展了“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报销要点专题线上讲座”,由财务处许超老师主讲,2021大创国家级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讲座。许超老师结合同学们经费申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从“报销重要时间节点”“报销范围”“各类费用报销凭据及注意要点”以及“系统操作”四个板块对经费报销流程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讲解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许超等财务处老师针对参会同学提出的各类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对大创经费申报和使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参会团队负责人纷纷表示,在讲座之前,团队对于经费报销有不少疑问,比如差旅费的范围大小、低值设备和办公设备应该分别在哪一栏填写申报等等。通过讲座学习了申报流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费申报的科学性和经费使用的规范性。(编辑:阎玺)
2021-06-22
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五期开展第二次读书分享会
(通讯员 葛浩东 贾佳豪摄影 王博涵)6月20日,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五期学员第二次读书分享会在青马教室举行。首届青马学院执行院长张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洋参加分享会。分享会以小组分享和教师点评形式展开,阅读书目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福州》系列书籍。第一小组代表、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陈晨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的“三进下党”“四下基层”“经济大合唱”等经历。陈晨表示,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滴水石穿”和“弱鸟先飞”的工作作风与实干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杨洋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阅读体会,引导大家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精神品格对青年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指导意义。第二小组代表、2019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隆国鑫同学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的七个品质与特点。她认为,青年人要守原则、讲底线,树立远大目标并行稳致远。张付老师强调,读书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深入学习,将书本内容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实践中悟。 第三小组代表、2020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张鑫在阅读中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岗
2021-06-21
我校2021年教职工工作居住证办理工作顺利完成
(通讯员 岳阳 刘晓璇)为深入落实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将“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实做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人事处自2021年4月起,陆续为11名非京籍教职工申请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目前已全部顺利完成。一直以来,学校非京籍教职工因户籍限制,在生活保障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而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可享受在京子女入学、购房购车等多项福利待遇,为其解决燃眉之急。学校党委力行为教职工办实事谋福利,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需求,将工作居住证办理列为办实事任务之一。人事处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经过周密部署、多方协调,特别是自5月17日起朝阳区工作居住证首次变为线上办理,人事处第一时间学习政策要求,转变工作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圆满完成办理工作。人事处工作人员辅导教职工线上办理工作居住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次学校为非京籍教职工办理工作居住证,使教职工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有教职工表示,“工作居住证办理完成第一时间就用上了,学校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人事处将从广大教职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和提
2021-06-21
北京高校新闻传播学子“共学党史”系列活动之“共读一本书”活动顺利举办
(通讯员 郭亚伟)6月10日晚,北京高校新闻传播学子“共学党史”系列之“共读一本书”活动顺利举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四校学子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虞鑫致辞点评,并以中国共产党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为线索,由八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博学子领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重要章节,帮助广大学子深入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虞鑫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北大新传建院二十周年。在新闻传播学科重要性越发凸显的当下,学习党史具有关键意义。他勉励青年学子将党史学习融入到新闻传播的研究与实践中,提升专业水平和媒介素养,为新闻传播事业贡献力量。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虞鑫致辞随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级博士生俞逆思、黄家圣、丁远哲、刘长宇,19级硕士生张程喆、李颖,20级硕士生袁雨晴、李瑶琦分别领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的重要篇章,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明党为中华
2021-06-21
我校参加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
(通讯员 王文渊 摄影 李想)6月17日下午,我校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国际教育线上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中外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加了此次线上教育展。段鹏副校长出席我校直播宣讲会并致辞。我校线上虚拟展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此次教育展旨在继续促进全球教育的共同发展,构建互建、互融、互通的国际教育合作新格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构建世界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天,全球50多万人次观摩了中国院校的直播盛况。段鹏副校长表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迈向“三个跨越”发展的历史性阶段,中国传媒大学将进一步把办学优势和特色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资源和动力。段鹏副校长还重点就学校海南国际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科研合作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全球宣讲,并表示,世界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传媒大学期待与全球优质高校在更宽领域和更宽层次拓展交流渠道、扩大合作空间、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提前调研,并组织协调有国际交流合作意向
2021-06-21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党员收看学习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二期
(通讯员 孙靖 姚旭 张静敏 尹盼盼)6月18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收看了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二期)展播,共同学习由中国人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延安大学等4所高校师生讲述党史、校史,并围绕自身党史学习教育实际和思政课教学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交流分享。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张静敏副教授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红色校史,再次证明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始终是党的一项重要革命事业和战略任务。作为思政课教师,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课堂上把党的历史传承好、发扬好,以大课讲大道,用学术讲政治,用党史讲理论,用事实讲道理,用党的光辉历史照亮青年学子成长之路,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阴军莉副教授谈到,从陕北公学到中国人民大学、从延安自然科学院到北京理工大学、从延安通校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由八所学校三次合并而成的延安大学,这四所学校虽几易其名,历经合并重组,但是其为民办学的初心始终未改。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知校史、学党史,从中学习生动的故事,汲取富足的精神养分,用红色基因浸润学生心田。马克
2021-06-21
短视频《跨越之路》亮相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短视频分享活动
(通讯员 李秀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党的故事,彰显档案工作的独特价值,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市档案局部署,市教委于近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了以“凝百年之辉,筑兰台之梦”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庆祝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分享活动。我校档案馆报送的视频作品《跨越之路》在评选中胜出,并在会上分享播放。本次分享的6部短视频均为经市教委组织推荐参加庆祝建党百年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作品,并从全市70多部作品中胜出,被推荐参加全国作品评选。这些短视频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教育系统身边的档案故事。校档案馆李秀梅老师参加会议,并介绍了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的亮点及创作故事。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学校的发展置于党和国家传媒事业发展的宏大格局之中,展现学校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与祖国传媒文化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办学宗旨,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办学历程,以及顺应时代发展、引领行业潮流的高远追求。(编辑:阎玺)
2021-06-21
短视频《跨越之路》亮相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短视频分享活动
(通讯员 李秀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党的故事,彰显档案工作的独特价值,根据国家档案局和市档案局部署,市教委于近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办了以“凝百年之辉,筑兰台之梦”为主题的2021年国际档案日暨庆祝建党100周年档案故事分享活动。我校档案馆报送的视频作品《跨越之路》在评选中胜出,并在会上分享播放。本次分享的6部短视频均为经市教委组织推荐参加庆祝建党百年档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作品,并从全市70多部作品中胜出,被推荐参加全国作品评选。这些短视频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教育系统身边的档案故事。校档案馆李秀梅老师参加会议,并介绍了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的亮点及创作故事。档案故事短视频《跨越之路》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学校的发展置于党和国家传媒事业发展的宏大格局之中,展现学校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与祖国传媒文化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办学宗旨,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办学历程,以及顺应时代发展、引领行业潮流的高远追求。(编辑:阎玺)
2021-06-21
我校民盟支部盟员参加民盟朝阳区第六次代表大会
(通讯员 张未然)6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朝阳区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民盟朝阳区第六届委员会。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中共朝阳区委书记王灏,朝阳区政协主席陈涛,中国朝阳区委副书记王旭,中共朝阳区统战部部长李国红,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张振军等领导出席大会,我校民盟支部张鸿声、刘杰锋、张未然作为代表参加。经过选举,我校民盟支部主委刘杰锋当选民盟朝阳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在预备会议上,与会全体代表通过了第六次代表大会日程、议程,审议了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并通过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建议名单。在随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上,第五届委员会主委张鸿声致开幕词,民革朝阳区委主委梁鑫华代表朝阳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发言,程红主委代表民盟北京市委、王灏同志代表中共朝阳区委致贺词,肯定了民盟朝阳区委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并对新一届民盟区委提出殷切希望。张鸿声主委作第五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会上,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张鸿声主委代表民盟朝阳区第五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并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在分组讨论环节,张鸿声、刘杰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76
/
89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