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10-16
    我校博士毕业生获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
    (通讯员 王晓云 李晓彩)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示了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最终立项名单,我校2016级博士毕业生谷疏博的博士学位论文《墨戏研究》获批立项,这也是我校首篇获批该项目的优秀博士论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自2019年设立,主要资助研究深入、创新程度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论文,突出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科研支持。谷疏博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我校,现为我校广播电视艺术学师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我校资深教授张晶教授。她的博士学位论文《墨戏研究》从墨戏的内涵厘定、历史发展、成因探析、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与旨趣等五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以画作、画家、画论紧密结合,历史、逻辑、思想相交融为特点,论证阐发有理据,作品解析有思想,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富有创新意识。该篇论文不仅深化了墨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范畴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同时对艺术学理论的丰富与开拓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谷疏博获批此项目,是我校狠抓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所取得的巨大成效。近年来,我校为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学位论文抽检比例,目前已实现博士学位论文和学硕学位
  • 2020-10-1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马克思传》之遇见马克思”新生读书会
    (通讯员 张鑫)秋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立德楼505教室成功举办“《马克思传》之遇见马克思”新生读书会。本次活动积极响应了廖祥忠校长“好好做个读书人”的殷切嘱托,为新生主题教育活动画下圆满句号。读书会由吴俊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加,共同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活动伊始,吴俊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多种版本的《马克思传》以及阅读所需的参考资料。从黑白版到插画版再到学院赠送给同学们的“麦克莱伦第四版”,各个版本的《马克思传》均有其侧重点和局限性。吴老师谈到,《马克思传》是传记类书籍,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知识体系宏大、涉及学科众多等原因,读起来可能会有些晦涩,要学会结合马克思相关的历史、地理、人文以及时代背景,找好时空定位,多维度解读,积极借助与之相关的电影、纪录片以及电视节目等资料,全面、深刻地领略伟人风采。接下来,吴俊老师从“为什么读”“怎样读”和“马克思主义的‘变’与‘不变’”三个方面深刻阐释了阅读《马克思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马克思、尼采和黑格尔是在哲学领域形成了自己本体论体系的仅有的三位哲学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决现实经济危
  • 2020-10-16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记者 王维家 张旭)10月15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集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以及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由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与会人员认真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系列重要讲话,在深入交流中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中青年干部培养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
  • 2020-10-16
    人文学院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暨新入职教师欢迎会
    (通讯员 乐琦 杜莹杰 摄影 邵炜 李杰)10月6日下午,人文学院师生在52号楼107室举行退休教师欢送会暨新入职教师欢迎会,欢送张民权老师光荣退休,欢迎王建莉和徐艺铭两位老师加入人文学院大家庭。会议由人文学院分工会副主席哈澍主持,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赵洪斌到会并发表了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人文学院分工会主席兼党委副书记刘首兵、副院长贾振魁以及来自学院各系的师生代表。多年来,张民权老师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人文学院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赵洪斌书记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张民权老师对人文学院学科建设作出的贡献,对张老师多年的辛苦付出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对王建莉老师和徐艺铭老师加入人文学院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她们为人文学院的发展添砖加瓦。活动中,老师们纷纷表达了对张民权老师美好的祝愿,也欢迎王建莉老师和徐艺铭老师走进人文学院这个温暖团结、积极奋进的大家庭。张民权老师感谢了学院领导、老师、学生们的真诚祝愿,表示还要继续指导好尚未毕业的学生,继续为人文学院做出应有贡献。王建莉老师和徐艺铭老师表示,非常喜欢人文学院的和谐融洽的氛围,未来将会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中。(编辑:阎玺)
  • 2020-10-16
    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张晶应邀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讲学
    (通讯员 乐琦 摄影 周军)10月13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张晶应邀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讲学,讲座题目为“中道与诗法”。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丁国旗研究员主持,彭亚非研究员担任与谈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所所长刘跃进研究员,文学所理论室主任陈定家研究员,古代室主任吴光兴研究员,文学所理论室副主任杨子彦研究员,吴子林编审,孙少华编审参与了学术对谈。张晶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中道(中观)是大乘佛学中最基本的重要观念,唐代诗僧皎然作为中国诗学史上重要的诗论家,在其《诗式》和《诗议》中颇为明确地以“中道”方法来建构其诗论系统,昭示了在中国诗学中借鉴佛学“中道”观念而呈现的一些诗学理论内涵。“中道”观念主要的不是直接进入诗学的表层,而是作为一种内在的方法论,呈现为具有丰富理论蕴含的诗学命题。“中道”观念对于中国诗学异于西方诗学的特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术对谈中,专家们一致认为,张晶教授多年来严谨治学、勤于探索学术富矿,建立了中西融通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学术范式。社科院文学所理论室、古代室、比较室等部门的学者和研究生,以及人文学院师生代表现场参与了此次讲座
  • 2020-10-16
    新闻学院校友深度参与电影《夺冠》创作
    (通讯员 柳帆)近日,电影《夺冠(中国女排)》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电影由著名导演陈可辛执导,新闻学院2008级新闻学专业校友吴慧玲担任剧本策划。《夺冠》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不断拼搏的传奇经历。作为剧本策划,吴慧玲全程参与了影片筹备、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工作,感受了几代女排队员的拼搏精神。同时,新闻学院2008级新闻学校友唐天奕、新闻学院教师柳帆为影片提供了技术和内容支持,一并得到了影片的特别鸣谢。(编辑:阎玺)
  • 2020-10-16
    “应对中非合作议程中的假新闻报道”线上论坛举行
    (通讯员 葛艳玲)北京时间2020年10月14日下午,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和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联合主办的“应对中非合作议程中的假新闻报道”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南非、坦桑尼亚、尼日利亚、赞比亚等国的10余位资深媒体人和专家学者,50多位与会者,就中非合作议程下中非新闻报道的理念、路径和挑战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图为部分参会者合影会议分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两个环节。分别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与圣奥古斯丁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Peter Mataba博士主持。张艳秋教授首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的主办方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图为Pontian Ndabaneze教授致开幕辞坦桑尼亚圣奥古斯丁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Pontian Ndabaneze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中非报道中存在许多误导公众的假新闻,假新闻阻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沟通交流,危及新闻业。正是由于缺乏事实依据,中国和非洲的假新闻才得以传播。他认为,非洲记者不应简单地重复西方媒体的报道,而应在报道之前,进行事实的核查以及必要的更正。在专
  • 2020-10-15
    廖祥忠书记率队赴西藏民族大学调研对接对口援建工作
    (通讯员 邓涵兮 摄影 杨忠宁 吴修远)10月12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率队赴西藏民族大学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李新军副校长及相关部门同志随行。西藏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欧珠,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凯陪同。上午,廖祥忠书记一行在欧珠书记和刘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秦汉校区,详细了解了西藏民族大学秦汉校区建设、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情况。在参观过程中,欧珠书记代表全校各族师生向廖祥忠书记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我校长久以来对西藏民族大学的支持与援助表示感谢与敬意。下午,两校座谈交流会在渭城校区举行,座谈会由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史本林主持。座谈会上,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凯介绍了西藏民族大学60多年来的办学历程和办学成绩。他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始终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选派的优秀援藏干部讲政治、顾大局、讲奉献,为推动学校转型创新发展特别是打赢“民大2020计划”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两校全面深化落实两校合作协议,切实将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资源转化为学校转型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校派驻援藏干部、西藏民族大学张树庭副校长汇报
  • 2020-10-15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进大会
    (通讯员 赵斌)10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52号楼101教室召开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进大会,会议旨在结合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以问题导向为抓手落实好学校研究生教育大会的改革精神。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研究生授课教师参会交流,会议由副院长赵瑞琦教授主持。会上,赵瑞琦教授向全体与会人员再次传达了学校研究生改革整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分类培养、基本文献制度、分流淘汰制度、导师评聘分离制度等多方面要点对学校的改革方案进行了回顾。同时,以学校要求为根基,强调导师责任的落实,督促学生在文献阅读、论文写作等方面达到新时期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新标准,提升研究生在校期间的水平和层次。图:赵瑞琦副院长讲话会议中,学院各专业的导师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了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与解决途径,力求通过本次大会,将学院研究生工作的全部重心放到落实学校研究生改革精神,真抓实干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以下简称“马原专业”)专业负责人李淑文教授描述了本专业导师队伍和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针对马原专业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很实际的剖析,对专业未来的发展给予了展望
  • 2020-10-15
    王达品副书记到出版社调研指导
    (通讯员 柴娟)为推进我校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巩固作风纪律建设成果,10月13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带队到我校出版社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及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相关同志、出版社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了调研活动。出版社社长曾白凌围绕此次调研工作的重点,汇报了今年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及工作开展、落实巡察整改要求、部门“十四五”规划研制等情况,出版社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分别就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了发言。王达品副书记指出,出版社党支部改选后,党建工作特别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积极进展与成效,出版社领导班子主动作为、化危为机,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他强调,出版社要根据学校中心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部署,一要规范建设,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决策程序,强化日常管理,提升治理效能;二要压实责任,从严从实从细,层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职责;三要涵养生态,以案为鉴以案示警,坚决肃清不良政治文化流毒,
  • 2020-10-15
    贵州广电集团领导一行来校交流座谈
    (通讯员 宋丹丹 摄影 陈超)10月14日上午,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广电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刘冲,总经理孙波,副台长张青等一行人来我校参观座谈,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主持,副校长刘守训、媒介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王晖、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占昕、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张鹏洲等参加了座谈。廖祥忠书记对贵州广电集团各位领导的来访表示欢迎,对未来双方在5G广播、智慧广电的产学研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充满期待。廖书记指出,未来学校必将与集团携手共进、共谋发展,在传统媒体向智慧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刘守训副校长就与贵州广电集团共建学生培养实践基地事宜提出了建议。刘冲书记表示,在融媒体时代,贵州广电集团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发展,希望与中传就集团未来发展方向、十四五规划、大数据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争取在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开展5G广播试验。在座谈会前的技术交流环节,吕锐教授以“700MHz 5G专网在智慧广电中的应用”为题,就5G发展的现状、5G广播在垂直行业中的应用、广电行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及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在5
  • 2020-10-15
    协同创新中心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通讯员 甄锐)10月13日上午,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员大会在46号楼一层报告厅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委员会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王晖、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侯隽、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曹三省、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张鹏洲等协同创新中心师生党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由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龙耘主持。在宣读“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员大会选举办法(草案)”之后,经全体党员举手表决,大会确认通过选举办法、总监票人、监票人人选。大会的选举工作由总监票人卢迪同志主持。本着严格把关、严守作风的选举精神,大会经再次确认到会人数并封闭会场,监票人检查票箱,工作人员分发选票等流程。随后,到会党员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依次有序将选票投入票箱,郑重投出自己的选票。上午11时,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总支经全体党员投票选举产生5名同志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伴着《国际歌》庄重雄浑的歌声,本次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党员大会胜利闭幕。(编辑:阎玺)
  • 2020-10-15
    传播研究院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通讯员 罗焕 涂越)10月7日下午,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党员大会在1号楼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委员会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传播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舒,党委副书记赵丹,副院长李继东等传播研究院师生党员参加大会,大会由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主持。党员大会现场大会在雄壮、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在宣读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党员大会选举办法(草案)之后,经全体党员举手表决,通过了选举办法和监票人、总监票人人选。工作人员宣读选举办法现场党员举手表决随后,在总监票人丁岩妍同志主持下,全体与会党员按照选举程序和选举办法,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差额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委员会出席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4名当选代表。期间,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共同学习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工作人员验箱现场党员投票监票人指导计票、统票最后,党员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中胜利闭幕。(编辑:阎玺)
  • 2020-10-15
    传播研究院举办学生代表座谈会
    (通讯员 薛景文刘洁)10月2日上午,传播研究院举办了学生代表座谈会。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院长李舒,党委副书记赵丹,副院长李继东,教学办主任宋奇,辅导员、2020级博士班班主任杨丽莉,以及各班班长、团支书参会。本次会议主题是了解同学们入学返校后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听取同学们对学院工作的建议。赵丹副书记主持座谈会。她对班委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配合学院要求、及时双向反馈学院和同学们的动态信息等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与会班委们纷纷表示,中秋佳节之际,学院为同学们送上月饼和口罩,让大家深深体会到了节日的温暖和学院的温情。会上,班委们向学院反馈了提前收集到的同学们的各项问题。老师们逐一回应同学们的疑问,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19级研究生现今面临着毕业论文开题的紧要任务,班委们共同询问了关于开题的各项事宜。李舒院长表示,学院高度重视学位工作,关心同学们的成长。学院对疫情期间的开学工作进行了预判,提前了开题的时间,以不影响同学们的假期实习计划,并鼓励同学们在保证论文质量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同学们也提出了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李继东副院长表示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8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45/900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