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10-15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员大会胜利召开
    (通讯员 容丽瑶 许莹 摄影 林立峰 王烜 幸柏源)10月14日下午,中国共产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员大会于学院大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曹坤、院长兼党委副书记黄心渊、党委副书记郑丹琪、副院长张歌东、副院长陈京炜、副处级组织员许朝奉以及学院师生党员共99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郑丹琪副书记主持。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员大会大会现场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丹琪主持大会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曹坤代表学院党委,做了题为《凝心聚力,稳扎稳打——努力开创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围绕“思想为先,政治引领富有成效”“统筹推进,组织建设更加巩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多措并举”“改革创新,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四个方面回顾了两年多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战略部署,带领全院师生锐意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各方面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报告还提出了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大会号召全体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委部署,凝心聚力、担当奋进,不断巩固和提升学院
  • 2020-10-15
    北京建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陈韬副院长一行来访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通讯员 李可欣 王梓越 摄影 陈一豪)10月14日,北京建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韬一行来访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学院金雪涛院长、唐妮娜副院长等会见了来访客人,并就中外合作办学申报及专业教学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金雪涛院长对北京建筑大学调研团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发展、本硕专业的设置、中外教学资源的结构、融合育人模式以及学院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学院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特别强调了学院围绕专业体系、能力体系和素养体系的构建,聚合中外教学资源,提升办学质量的改革举措。唐妮娜副院长着重介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政策和申报要求、申报程序等,并就与国外合作伙伴的对接、机构章程及协议签订的注意事项等具体细节进行了解读,分享了申报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陈韬副院长对北京建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已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海外留学生专项班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学校未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外方合作伙伴对接及申报准备工作进行了说明,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借鉴我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并在未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座谈会上,与会双方聚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中外方协同机制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中外
  • 2020-10-14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参与主办的BME北京国际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顺利举行
    (通讯员 张琪 吉也)10月9日至11日,首届BME北京国际音乐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在京隆重举办。大会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指导、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以“音乐点亮城市·创意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置了论坛、演出、展示、盛典四大活动板块。其中高峰论坛与平行论坛分别于9日和10日在北京海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的会议中心举行。9日下午,高峰论坛以“音乐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展开,并发布了《2020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数字篇》与《2020年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报告》。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汪京京,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俞锫致欢迎词。俞锫副院长表示,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学院将进一步致力于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继续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融入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作为核心目标,力争为推动我国音乐和声音相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2020-10-14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青年短片单元展映在我校举办
    (通讯员 强嘉艺 李昕航 白洋 孙艺纯 朱婉君)10月12日下午,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青年影像单元高校展映分会在我校东配楼116报告厅顺利举办。本次展映活动共两场,分为“破茧”与“流年”两个主题,放映了《冰舞奇缘》《夏日舞会》等9部来自不同院校青年电影创作者的入围短片作品。青年短片单元中国传媒大学展映活动宣传大喷与放映片单此次展映会主要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学生会策划组织,邀请到入围青年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于艺波,加州艺术学院学生何梓源等来到现场,在影片放映结束后,就拍摄作品的主题选择、拍摄制作时间、拍摄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等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制作心得。何梓源导演回答观众提问放映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于艺波主创的纪录短片《冰舞奇缘》展现了冬奥花样滑冰小运动员的破茧成长之旅;上海电影学院余正一的《逃兵》,以战争中普通士兵的故事献礼抗战胜利;来自加州艺术学院的刘梓源执导摄制的剧情短片《十六毫米,十六千里》以黑白色调,结合导演自身经历,以一幅别样的时代画卷和人情故事收尾整场放映活动。短片《冰舞奇缘》主创于艺波会后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自己片子中所纪录的主人公都从来没有滑过冰,通过
  • 2020-10-14
    校党委宣传部赴科大讯飞北京总部参观交流
    (记者王雷亭)10月13日,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一行13人在融媒体中心总编辑赵树清带领下赴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北京总部参观交流,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探讨双方合作事宜,受到科大讯飞高教事业群总监王琴女士的热情接待。大家体验了语音模拟识别、多语种实时翻译、机器人语音交互、科大讯飞输入法、虚拟主播、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以及课堂教学、阅卷系统等多种人工智能新产品,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教育、医疗、家居等行业的应用展示。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科大讯飞高教事业群咨询经理以《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业务中的应用汇报》为题,介绍了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重点从采写、编辑、播出以及媒体行业监审等方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业务中的具体应用。赵树清总编辑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特色,特别是融媒体中心建设情况,期待双方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设立、全媒体人才培养、合作开展活动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让校企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实现双赢。双方还围绕具体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维家,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宣宝剑、袁冶;
  • 2020-10-14
    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举办团学工作交流会
    (通讯员 王逍遥 摄影 张悠 陈昕欣)10月7日下午,为提升学院团学工作效果、增强与兄弟学院团学组织的沟通交流,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和人文学院团委在32号楼315会议室举办团学工作交流会。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学指导教师徐驰老师、研究生辅导员刘立萌老师及团学组织学生负责人接待了由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徐艺铭老师带队的学院团学组织负责人团队。会议伊始,徐驰老师对人文学院团学组织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表示人文学院团学组织在传媒大学独树一帜,通过品格优秀、学风严谨、能力出众的学生群体形成了明德、笃学的人文风格。徐艺铭老师感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接待,并提出两个学院在学科特质、学生风貌、活动开展方面有着很强的相似性,有着学生工作分享与团学经验交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双方学院团学组织的负责人分别从基本情况、组织构成、特色工作、现实经验等方面对学院团学情况进行了基本的介绍。除团委、学生会等常规组织外,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刘立萌老师对MBA联合会及即将建立的研究生会进行了介绍。人文学院也就研究生会和网络与新媒体运营中心的组织建设与工作开展进行了详细的经验分享。随后,双方团学组织成员进行自由交流,就疫情防控常态
  • 2020-10-14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考研系列专场
    (通讯员 高欣)10月2日至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学院全体本科生,举办了两场“春华秋实·职等你来”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考研专场。学院就业工作联系人徐驰老师、考研经验分享人及各年级本科生参与了系列活动,讲座由学院团委学习实践部部长高欣、蓝迁喜主持。本次讲座依托线上平台,通过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加强在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在首场分享会上,2016级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吴雪纯详细介绍了自己复习的时间安排,分享了复习方法及个人推荐的参考资料,并强调了一些考试时需要关注的细节;2016级文化经纪专业的曹菲璐则从校外考学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强调复习阶段的心态、自信、节奏对于考研成功的重要性。在第二场分享会上,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赵晶分享了自己的考研准备过程,并对英语、政治等公共考试科目提出了具体的备考建议;2016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刘嫒蓉基于自己所考的学科分享了时间规划和复习资料,并特别提醒同学们对于考研改革不要偏听偏信,一定要多加关注、早做准备;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刘晨宇从选择性吸收、学会自我激励、避免焦虑消耗等方面勉励同学们要勇敢报考、踏实备考、用心应
  • 2020-10-14
    我校音乐剧专业师生在第五届“音乐剧学院奖”大赛中喜获多项大奖
    (通讯员谷城情 李一萌 摄影 喻红玉 崔铃羚)10月6日,我校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音乐剧专业师生团队在第五届“音乐剧学院奖”大赛展演中,凭借超强实力勇夺多项大奖——“优秀表演团队奖”“优秀指导奖”“最具风采音乐剧演员奖”“元培助学奖”,为学校赢得荣誉。“音乐剧学院奖”于2016年开办,旨在鼓励创作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剧作品,发掘音乐剧专业优秀人才,推动中国音乐剧艺术的发展,其评奖活动多由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操作或介入,以最大程度保证艺术活动的公正性和纯粹性。自开办以来,“音乐剧学院奖”集逾百所高校共计500余部作品参加,引起了国内外高校、文艺界的强烈反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同时,2020年6月“音乐剧学院奖”项目成功入围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艺术领域卓越与创新奖,为中国创立自己的舞台艺术权威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音乐剧专业2017级音乐剧双学位师生们在第五届“音乐剧学院奖”大赛展演中表现优异,获得专家评委一致好评,并在指导教师朴仁先(韩国)、杨扬、王娜柳、晴飞(日本)的带领下,凭借韩国原创音乐剧《洗衣服》片段,荣获“优秀表演团队奖”。团
  • 2020-10-13
    “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国际高端网络论坛顺利举行
    10月9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英文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编辑部与中国传媒大学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与共同承办的“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国际高端网络论坛顺利举行。此次网络论坛分为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两部分,围绕“后疫情时代下的全球媒体与中国”主题,聚焦于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与全球媒体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批判研究和学理探索,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讨论自疫情爆发以来媒体领域内涌现出的诸多现象以及后疫情时代下全球媒体的发展与布局。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主持。参会的各位国内外传媒学界嘉宾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李本乾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姜飞教授、香港中文大学Anthony Fung教授、南加州大学Stanley Rosen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Terry Flew教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Michael Keane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Jeroen de Kloet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Stuart Allan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Tim Jordan教授、香港浸会大学John Erni教授、SAGE资深编辑James Skelding Tattle、科睿唯安高级市场
  • 2020-10-13
    ​我校本科生在SCI二区期刊《IEEE Access》发表论文
    (通讯员 刘明君)近日,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6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弓雅杰以第一作者身份在《IEEE Acces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ulti-Band and High Gain Antenna Using AMC Ground Characterized With Four Zero-Phases of Reflection Coefficient”的学术论文。该期刊为SCI二区期刊,2019年度影响因子为3.745。论文第一作者为弓雅杰,第二作者、通讯作者为指导教师、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杨曙辉教授。该篇论文工作来源于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北京市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本科毕业设计,该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增强多频天线辐射性能的有源人工磁导体的设计”已被我校推荐参评北京市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AMC)的高增益、低剖面多频微带天线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四频段共面波导(CPW)天线和一个具有四反射零相位的AMC反射板构造而成,其中,CPW天线由一个“华表”状的主辐射贴片、缺陷地和若干个耦合寄生单元组成,工作频段为2.45、3.5、4.6和5.8 GHz。AMC反射
  • 2020-10-12
    我校毕业生主创作品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VR故事片大奖
    (通讯员 许莹)金秋九月,第7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各项大奖正式揭晓,在VR竞赛单元中,由我校200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王海培担纲制片人和策划、200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范帆担纲编剧和导演的VR互动电影《杀死大明星》从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1部优秀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最佳VR故事片大奖,该片也是内地首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获奖的VR作品。《杀死大明星》海报VR互动电影《杀死大明星》片长20分钟,以密闭空间豪华别墅中的一桩凶案为背景,通过沉浸式剧场的观影模式,让观众亲自挖掘出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各人物交织展开的隐秘故事。作品形式新颖、视角独特,剧情跌宕起伏,推理逻辑缜密,互动设计巧妙,观感颇佳。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首个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与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列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从2017年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率先设立VR竞赛单元,开始吸引全球众多影视公司、创作者、艺术家等投身区别于传统影视内容的全新创作,今年VR竞赛单元的入围作品更是包括了曾执导《狮子王》《钢铁侠》《马达加斯加》等影片的顶级导演的作品。(编辑:
  • 2020-10-12
    喜讯:我校扶贫项目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通讯员 孙浩)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前夕,教育部公布了第五届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推选结果。我校选送的“‘光明影院’构筑脱贫攻坚道路的‘文化盲道’”,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选。据了解,我校是此次获选高校中唯一一所今年新增的定点扶贫高校。评选会上,教育部各直属高校选送的70个各具特色、成果丰硕的扶贫项目分别进行8分钟汇报,所有参会代表当场进行打分投票。经过激烈角逐,最终11个高校扶贫项目和1个高校组团式扶贫项目获选。我校选送的“光明影院”项目以无障碍电影为载体,关切贫困地区视障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文化需求,怀揣公益之心,勇担社会之责,以精神扶贫、文化扶贫为切入点助力精准脱贫,构筑了一条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文化盲道”,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据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集中推选会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五届。该推选活动旨在总结、提炼、推广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模式、成功范例、创新经验、工作成效,内容涵盖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精神扶贫以及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我校于今年8月开始汇总学校扶贫案例,从贫困地区深入度、贫困人口受
  • 2020-10-10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为党员开展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专题讲座
    (通讯员 许莹 摄影 林立峰)为了让同学们深入认识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基本规律,了解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和方法论,10月7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在小报告厅举办主题为《正确认识网络舆论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讲座,主讲人为我校电视学院涂凌波教授。学院党委书记曹坤、分团委书记周曦、党政办老师许莹及50余名学生党员参加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郑丹琪主持。涂凌波教授围绕多个鲜活的舆论案例,并结合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内容,系统讲解了舆论、舆论引导、舆论与媒体的关系等相关知识。通过讲座,在场听课的党员同学学习了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现象,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和方法。讲座中,涂凌波教授请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党员,在内容创作和传播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通过创新理念手段方法,创作出舆论导向正确、思想艺术价值高、传播效果好的精品佳作。本次专题讲座让党员同学收获很大。2017级学生党员马朝阳表示,“讲座使我了解了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媒体是舆论的反应者,我们作为传媒人应该进行正面的网络舆论引导。”2017级本科生党员盛立言谈到,
  • 2020-10-10
    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出席首期“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活动
    (通信员 刘静) 10⽉7⽇下午,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了首期“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报告会。党委书记、校长廖祥忠教授应邀出席,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院长柴剑平,副书记杨莉,副院长刘开贤、孟放,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全体教师、研究生,我校部分青年拔尖人才参加报告会。会议由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副院长兼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叶龙主持。“数智讲堂”首期现场柴剑平院长首先介绍了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举办“数智讲堂”学术沙龙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要通过学术交流促进学院教师科研⽅向交叉融合,提升学院整体科研⽔平,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同时强调今后要发挥学院自身的学科资源特色优势,做好交叉学科建设,服务学校“双一流”学科的发展,助力学校十四五“三个跨越”战略布局。柴剑平院长(左)康彤教授(中)方力讲师(右)“数智讲堂”学术沙龙活动的首讲嘉宾为获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康彤教授和方力讲师。康彤教授在报告《新⼀代数值地球发电机模式的理论与应⽤研究》中分享了地球发电机的基本原理与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89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46/900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