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0-09-17
2020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线上报告会举行
(通讯员 周思涵)2020年9月16日晚,2020级研究生入学教育线上报告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召开。线下会场设在研究生院会议室,2020级全体研究生新生线上同步收看了直播。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副院长史萍教授主持。史萍教授祝贺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生院院长张鸿声教授介绍了研究生教育情况,系统讲解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以及我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概况,最后寄语同学们从学理、思想、方法、情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学习,在游历与见闻中全方位体验人生。来自戏剧影视学院的导师代表李胜利教授对同学们的学业规划进行了指导。李胜利教授希望同学们能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身心健康;理清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相对区别,让“成果产出”与“开拓创新”成为潜意识,让“研究生”名副其实;做好产出与创新,做好个人学术方面的强基工程。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教授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流程、研究生学位授予流程,重点介绍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详细梳理了包括培养方案、学籍管理、课程管理与日常教学、学术活动等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以及博士学位授予、硕士
2020-09-16
“绿色通道”情暖新生
(通讯员 伍玮 摄影 钟易江 黄伟)9月12-15日,我校正式迎来2020级本专科、研究生新生。学生工作部在44号楼一层学生综合服务大厅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专门开启“绿色通道”,开展缓交学费政策,发放爱心大礼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截止至9月15日17:00,共有348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迎新期间,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北京市委教育工委驻校联络员闫彦斌等领导亲临“绿色通道”现场视察慰问。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今年“绿色通道”采用全部线上办理、线下领取物资的方式进行,提高了办理效率,并在本专科、研究生及高职新生报到的5天时间内,开设专门窗口,随时提供服务。新生可提前通过迎新系统中的“绿色通道”功能,提交线上申请。审核通过后,新生便可在报到当天直接到“绿色通道”现场领取爱心物资。同时,没能及时在线上申请的新生也可以在窗口补办申请,保证每一个新生都能安心顺利办理入学手续。“绿色通道”办理窗口在发放爱心大礼包的同时,安排专人开展“资助政策咨询”服务,为新生介绍学校的资助政策。切实发挥了绿色通道“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积极
2020-09-16
学校召开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
(记者 阎玺 摄影 王雷亭)9月16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明德报告厅召开。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亮点与成绩,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分别在会上讲话。廖祥忠校长作题为《聚焦目标、慎终如始,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收官》的工作报告。报告紧紧围绕2020年春季工作会布置的各项任务,总结上半年工作亮点与成绩,结合学校实际,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廖校长指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校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做到疫情防控和改革创新“两不误”,同时变被动为主动,不惶恐、不松劲,化危为机、危中寻机、抢抓机遇的发展局面已经形成。廖校长指出,春季学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八个继续”扎实有效推进,“十六项重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全校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化被动为主动,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在线教学取得新突破;倾心设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圆满完成,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体系作出了实践性探索;依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保质保量超额完成科右前旗扶贫工作;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五唯”,
2020-09-16
中国传媒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
(记者 王维家 宋佳音 摄影 唐书翰)9月14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在明德报告厅召开2016—2020年“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工作评议会,邀请专家学者对学校5年来“双一流”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把脉问诊,为进一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建言对策。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北京大学学科办副主任贺飞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胡智锋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戎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信教授等专家出席评议。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副校长刘守训、段鹏等在京校领导出席会议。学校“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评议专家组、“双一流”项目建设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评议会由廖祥忠校长主持。段鹏副校长代表学校汇报“双一流”建设周期学校整体建设总结情况。他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详细汇报了学校
2020-09-16
《中国广告四十年》丛书获得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方汉奇奖”二等奖
(通讯员 宋红梅)2020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丁俊杰教授任总编辑、资深教授黄升民任总策划的《中国广告四十年》丛书获得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方汉奇奖”二等奖。《中国广告四十年》是一套由四本著作组成的丛书。目前,《中国品牌四十年》《中国媒介经营四十年》,《中国广告公司四十年》已于2019年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消费市场四十年》年内即将出版。丛书从社会史的视角及品牌、媒介、广告公司、消费四个维度,鲜明地拓展了中国广告历史的框架结构以及脉络线索,有效结合中国广告历史与外部社会之间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中国广告历史价值作了丰富阐释,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风云激荡的历程。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国境内唯一的一家以研究中外新闻传播历史与现状、促进新闻传播学发展为宗旨的全国一级学术团体。该学会是在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史学者方汉奇、宁树藩等教授的倡导下,于1989年4月经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准在北京成立。学会于2015年创办“新闻传播学学会奖”,该奖项的设立,旨在通过评选、奖励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提升国内新闻传播史学的发展。(编辑:阎玺)
2020-09-16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
(通讯员:孙靖)9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0年秋季学期全体教师大会,学院班子成员就新学期工作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部署与动员,大会由刘东建院长主持。党总支书记傅楠老师在讲话中要求全体教师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常态化这根弦,积极开展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就党代会代表选举、两委委员推选工作进行了部署;宣讲了近期即将面向本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新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的意义,并进行了动员;同时就“四史”及抗疫内容融入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傅楠书记还就学院班子工作调整事项向大家进行了说明。赵瑞琦副院长就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做了一系列工作安排,督促老师们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科研结项和经费使用;重点鼓励老师们在紧张繁重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摸索出一条教学与科研相得益彰的最优化路径;赵瑞琦副院长还就10月14日即将召开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工作大会”进行了说明与部署。刘东建院长在讲话中希望学院全体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向着建设重点马院的目标团结奋进。教学方面,刘院长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开课为契机,克服困难完成好这一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落实集
2020-09-16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思政课新教师入职欢迎活动
(通讯员:孙靖)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年度共引进六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是近年来入职人数最多、学历水平最高的新教师队伍,这是对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及时补充,也是一次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优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表达学院对新教师的欢迎和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新教师入职欢迎活动。9月7日下午,学院领导班子和行政办公室老师与六名新教师进行了集体见面,这是自疫情期间接收简历、资格审查、线上面试及试讲、远程实习等环节后,六位新人与学院老师的第一次正式线下见面。见面会由刘东建院长主持。刘院长代表学院向已经报到和即将办理入职报到手续的新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和所取得的重要成绩,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年来在思政课教学、学科发展、科研成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长轨迹和现状成果,分析了马学科和马院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分析了学院发展征程中亟待青年博士、博士后教师贡献智慧与力量的成就空间,表示学院班子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鼓励新教师勤学好问,在思政课教学研究战线上做出闪亮的成
2020-09-16
姬德强教授中国媒体专场讲座获巴基斯坦媒体高度关注
(通讯员 葛艳玲)2020年9月9日,巴基斯坦《国家先驱导报》(National Herald Tribune)和《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先后报道了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应邀为巴基斯坦国际关系学者学生所作的主题为“图绘中国媒体制度”(MappingMediaSystemin China)的国际连线讲座。两家媒体均认为,此次讲座全面介绍了中国媒体制度的历史逻辑和结构特征,并对近来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生动的分析,促进了巴基斯坦学者学生对中国媒体环境的深入了解。《国家先驱导报》相关报道该讲座是巴基斯坦知名智库“全球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Global Strategic Studies)主办的国际关系学者学生在线实习项目的第二季讲座之一。讲座由中心主任Khalid Taimur Akram先生主持,参加者为来自巴基斯坦国内各个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学者和学生。《每日邮报》相关报道姬德强副院长从中国媒体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构性,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市场化变革,以及始自2014年的媒体融合进程等三个方面,结合国内外理论,全面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媒体制度
2020-09-16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向我校发来感谢信
(通讯员 刘明君)近日,中央网信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给我校发来感谢信,感谢我校对该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对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张博同志在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信通学院信息网络技术系教师张博于2019年9月11日至2020年9月10日借调到中央网信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所工作,在借调期间参与了中央网信办重要课题研究及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的编撰工作,深钻业务,敢与担当,得到借调单位的高度评价。感谢信中说,张博同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克服种种困难,负责任地完成院里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展现了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中央网信办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在感谢信中表示,今后要加强与我校合作,共同为中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编辑:阎玺)
2020-09-15
校领导看望2020级新生及迎新工作人员
(记者 王雷亭 摄影 缑宇)9月14日上午,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姜绪范副书记、刘守训副校长来到新生报到现场,检查指导迎新工作,看望慰问2020级新生及工作人员。在学校南大门,陈书记、廖校长等与来校报到的新生及家长亲切交流,并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新生报到情况和入校流程,要求大家严格按照入学报到流程,耐心细致做好服务工作。校领导感谢家长对因疫情防控不能进入校园的理解与支持,热情邀请家长们在疫情结束后来校走走看看。随后,校领导分别来到各学院、研究院的迎新现场,学校绿色通道服务点和新生信息采集点看望指导迎新工作。领导们不时与前来报到的新生交流,勉励大家努力学习、珍惜时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校领导对各单位别具特色的迎新现场设置及高效快捷、保障到位的服务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大家继续努力,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新生服务,让新生同学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走访过程中,陈书记、廖校长一行专程看望慰问了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对大家不辞辛苦地搬运行李、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给予了高度赞扬。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团委、后勤保障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看望。(编辑 阎玺)
2020-09-15
四学院联合举办2021届“备战秋招—求职训练营”
(通讯员 王雨晨)2021届就业征程伴随着众多互联网企业的秋季校园招聘逐步开启,为帮助毕业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积极做好各项求职准备、提升求职技能,2021届“备战秋招—求职训练营”培训活动,于8月3日至9月2日为期一月线上举办。本次训练营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联合小灶能力派企业举办。本次训练营特邀专业人士进行求职辅导,包含四大板块与十六个主题的求职技能讲解,十二场名企宣讲线上直播,秋招信息播报30余次,参与人数达到了117人,共同助力白杨学子在秋季校招季取得佳绩。活动期间,毕业生们踊跃参与,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老师们认真负责地为毕业生答疑解惑。2021届广播电视工程易象同学谈到,在为期一月的课程中收获颇多,课程干货满满,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秋招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这使得自己在秋招的准备过程中有了方向,充满信心。2021届国际商务郑敏芳同学表示,之前对于秋招没有清晰的认知,包括简历中应该呈现几段实习、试题如何准备等,训练营都给大家提供了相关的意见。不仅如此,训练营的老师还会提醒毕业生网申截止时间,及时递交简历。此
2020-09-15
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参加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通讯员 刘英华)9月5日,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深圳大学召开。我校广告学院资深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黄升民教授到会。与会代表合影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回顾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经过31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凝聚新闻传播学界力量、推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学术共同体,希望学会的发展进一步得到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在会议发言中,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黄升民教授根据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在不可预测环境下,未知的不可控的事情也较多,作为中国新闻史学会的会员单位,作为知识生产的知识分子,需储备大量的知识,以应对不期而遇的问题。常务理事会分为上下午两场。在上午的议程中首先为前不久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原北京广播学院副院长赵玉明教授默哀;然后听取了学会秘书处工作报告,讨论并表决通过二级机构管理办法草案以及通过关于各二级分会在10-11月举办学术活动月的相关安排,同时还为学报《新闻春秋》发出征稿倡议。下午的议程主要为听取各二级分会工作报告。我校广告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博物馆与史志传播研究委员会秘书
2020-09-15
我校篆刻作品入选“印记中国2020”决战脱贫奔小康大众篆刻作品展
(通讯员 魏婧 摄影 胡庭瑜)9月14日,“印记中国2020——决战脱贫奔小康大众篆刻作品展”开幕仪式在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我校设计、制作的5件印章入选本次全国大众篆刻作品展,图书馆、传媒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潘力代表学校应邀出席开幕式。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决战之年。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主办的“印记中国2020——决战脱贫奔小康大众篆刻作品展”旨在见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篆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全面展现脱贫攻坚收官战役成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伟大历程和战略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本次展览从筹办到展出历时四个月。在大众篆刻征集活动中,主创人员在印面、印章的创意理念以及外观设计方面,融入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和学科特色,凸显“传媒文化、传媒教育、传媒行业”新时代高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元素。最终,由我校师生设计、制作的5枚印章入选本次主题作品展览中,全面展示了我校师生的设计理念与创新能力,充分展现了中国传媒大学在传承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担当。中国传媒大学入选的5
2020-09-14
我校退休教职工摄影作品在北京教育系统老同志摄影作品展获奖
近日,从“光影映华诞 共筑中国梦”——北京教育系统老同志摄影作品展传来喜讯,中国传媒大学退休教职工摄影作品获得多个奖项,离退休工作处荣获最佳组织奖。生明浩同志的《世界有多大》、刘春艳同志的《奔腾》分别荣获个人优秀作品一等奖;毕根辉同志的《雪乡》、李世国同志的《哺育》分别荣获个人优秀作品二等奖;郭晓军同志的《天地之间》《北京之窗》、生明浩同志的《川西风光》分别荣获个人优秀作品三等奖;王卫红同志的《落基山脉》、刘立新同志的《和谐共处》、毕根辉同志的《沙漠雪景》分别荣获个人优秀作品纪念奖。生明浩同志的《世界有多大》、刘春艳同志的《奔腾》获个人优秀作品一等奖毕根辉同志的《雪乡》、李世国同志的《哺育》获个人优秀作品二等奖郭晓军同志的《天地之间》《北京之窗》、生明浩同志的《川西风光》获个人优秀作品三等奖王卫红同志的《落基山脉》、刘立新同志的《和谐共处》、毕根辉同志的《沙漠雪景》获个人优秀作品纪念奖此次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离退休干部处、北京教育老干部活动中心主办的北京教育系统老同志摄影作品展以“光影映华诞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庆祝中国共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48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46
/
89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