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07-06
    传播研究院召开教工党员“政治生日”话初心座谈会
    (通讯员 李智 陶凯伦)6月29日下午14:00,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做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强基层党建“四个一”行动方案和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部署,传播研究院通过线上方式,召开了教工党员“政治生日”话初心座谈会。传播研究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教工支部全体党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及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座谈会。会议由传播研究院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智教授主持。座谈会包括院党委介绍教工党员“政治生日”活动安排、教工党支部书记向过政治生日的党员致寄语和讲授微党课,以及教工党员同志发表过政治生日感言三项议程。首先,传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赵丹老师向教工党员传达了院党委《关于做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四个一”行动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介绍了教工党员过“政治生日”的活动方案、主旨和意义,以及给党员同志赠送政治生日电子贺卡、支部书记讲授微党课和组织座谈会等工作安排。“政治生日”电子贺卡李智书记向过政治生日的党员同志致寄语,希望党员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并向各位党员同志表达了政治生日祝
  • 2020-07-06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高质量商业计划书”云讲座成功举办
    (通讯员 刘建军)为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做好疫情下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备赛组织工作,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举办了“互联网+”大赛系列活动。其中系列云讲座自6月份以来已陆续举办4场,师生共计800余人次观看讲座。2020年7月1日晚7点,“互联网+”大赛系列活动之四《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高质量商业计划书》云讲座成功举办。双创中心特邀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委员会委员韩晓明老师主讲。讲座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蒋洁老师主持,参加讲座的同学有150余人。韩晓明老师从“高质量的商业计划书”这一切入点入手,围绕金字塔原理,结合优秀BP案例,为同学们讲解高质量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要点。首先,韩老师以“AIAD广告易拍互动视频设计平台”开篇,通过该项目从校赛前到国赛现场的变更,引出商业计划书写作主题。商业计划书结构包括五个部分:分析行业背景和市场现状、讲清楚要做什么、如何做及现状、项目团队、财务预算及融资计划。接着,韩老师结合“互联网+”大赛金奖项目路演案例,深入讲解高质量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要领。最后,韩老师引出金字塔原理,讲解如何从金字塔原理建立有效逻辑表达,并提出构建
  • 2020-07-06
    学校召开巡察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会​议
    (通讯员 郇瓛 摄影 王雷亭)7月3日上午,我校召开巡察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会议,这是党委巡察工作办公室独立设置后组织召开的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文申主持会议并对学校巡察工作作出部署,校长、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姜绪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达品出席会议并讲话,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会议,巡察办全体成员列席会议。会上,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巡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根兴通报了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高校巡察工作的指导精神,汇报了学校巡察干部人才库初选名单以及学校2020——2022年巡察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围绕进一步规范巡察工作、提高巡察质量等进行了交流研讨。王达品副书记指出,要认真落实巡视反馈关于巡察工作的意见,努力提高巡察工作质效。要加强对巡察监督重点内容研究;适应新形势加快进度保证全覆盖;建强巡察干部队伍,开展系统培训,实现巡察规划目标;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务求巡察整改实效。姜绪范副书记指出,党委高度重视巡察工作,积极落实教育部党组决策部署,扛起巡察
  • 2020-07-06
    传播研究院开展七一“云端”微党课
    (通讯员 汪立宝 王亚宁)2020年7月1日下午14:00,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传播学党支部、硕士生理论传播与传播史党支部共同组织了一堂“云端”微党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通过网络视频为党员同学们授课,主题为“在‘抗疫’大考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传播学党支部书记王亚宁、硕士生理论传播与传播史党支部书记陈奇分别为党员同学们讲授微党课。微党课由传播研究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分团委书记汪立宝主持。付长海书记表示,在党的99岁生日之际与各位党员共同庆祝党的生日、交流学习体会很有意义。他首先回顾了近期国内时事政治与形势,向各位参会党员通报了抗疫以来传播研究院的主要工作。他指出,研究院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将疫情防控置于首要位置,坚持疫情防控与学院工作两手抓。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制定了院党委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动员全院老师和校友一起做好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线上教学,举办了多场传播大讲堂云端学术讲座,完成了毕业生线上答辩、研究生招生考试等工作。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传播研究院师生党员积极自
  • 2020-07-06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开展七一微党课集体学习
    (通讯员 孙靖)2020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日子,7月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参与线上微党课集体学习。此次微党课学习分别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刘东建教授和党总支书记傅楠老师主讲,傅楠书记主持了学习活动。刘东建院长的微党课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三个理论问题,即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味着什么?信仰意味着什么?党员先锋作用意味着什么?刘院长结合习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运用创新理论、权威数据,诠释了我国集中统一领导疫情防控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结合钟南山院士等先进党员代表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在国内外各自工作学习岗位和社区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活案例,重申了党员应时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看齐意识、引领示范作用。刘院长点赞了马院各教研部室、研究生党团班级以及全体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所做出的平凡而闪光的服务行动,鼓励师生共同努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思政课教学第一线、立德树人第一线高高飘扬,让马院学子的灿烂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党总支书记傅楠以“爱护环境 保护地球 做好垃圾分类”
  • 2020-07-06
    人文学院与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共同打造网络中文教学实习项目
    (通讯员 乐琦)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共同打造的网络中文教学实习项目正在有序实施,并得到了国家汉办官网的专门报道。从6月22日开始,我校人文学院12名汉语国际专业硕士生作为实习教师参加了此项目。项目的中方负责人由人文学院赵雪教授担任,范慧琴、许蕾等老师负责项目的管理、沟通等日常事务。格方负责人为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院长玛琳娜·吉布拉泽(Marine Jibladze)教授,中方院长苏国营、汉语教师靳帅虎等参与指导。项目为期三个月,实习程序规范、严格,包括培训与交流(定期培训会、交流活动、讲座)、汉语教学实习、汉语教材编写实践、实习记录与成果汇报等。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帮助实习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工作,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于6月29日举办岗前培训和交流会。本场培训会由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玛琳娜·吉布拉泽和中方院长苏国营主讲,我校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12名硕士生集体参加培训。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岗前培训和交流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习任务安排和教学技能培训。培训开始前,我校12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作为
  • 2020-07-06
    《大运河文化辞典》编纂工作研讨会成功举办
    (通讯员 李可)北京市社科联委托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编纂的《大运河文化辞典(七卷本)》工作研讨会于6月30日下午在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召开。《大运河文化辞典》总主编,原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柄仁,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大运河文化辞典》副主编蔡蕃,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李翠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总经理张金龙及常务副总编刘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大运河文化辞典(七卷本)》课题组组长范周等领导和专家到会发言,研讨会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杨剑飞老师主持。《大运河文化辞典》七卷本编纂小组的负责人就工作进度、遇到的学术难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等作了工作汇报和交流。研讨会上,课题组组长范周教授从工作机制、辞条大纲及撰写、专文写作等角度介绍了疫情期间课题组的工作进展:自3月26日课题启动以来,《大运河辞典(七卷本)》编纂工作平稳有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将“大数据挖掘”“专业资料印证”“专家意见反馈”“课题组学术判断”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开展辞条的筛选与写作工作。总体来看,疫情下,课题组按照既定的工作原则和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地推动了相关工作
  • 2020-07-06
    我校参加线上国际交流研讨会
    (通讯员 李鹤洋) 7月3日上午,受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邀请,段鹏副校长参加了题为“疫情后学生国际流动的新趋势、新思考和新策略”的线上国际研讨会,并作了主旨发言。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司长岑建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以及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兰州财经大学、扬州大学、加拿大卡普顿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等高校的校领导参加了视频会议并发表了演讲。会议当天,包括全球100余所高校代表在内的在线参会人数达到3200余人。段鹏副校长向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多年来对我校的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段鹏副校长认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学生国际流动以及常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短时间内难以回复到疫前状态。因此,世界各国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积极建设体现各自学科特色和优势的网络课程,调动世界各国学生在线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更加便捷地了解彼此的历史和文化;其次,世界各国高校应进一步创新在线教育模式,丰富在线国际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巩固疫情期间国际学术交流合作的成果,开辟新的发展局面。段鹏副校长指出,
  • 2020-07-03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与第七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
    (通讯员 孙靖)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周年,充分发挥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榜样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市委教育工委于7月1日下午组织开展了第七期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活动,活动主题是“优秀党员与青年学生共话信仰与选择”。此次活动采取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参加了学习。活动邀请了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东林院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潘义生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琦教授等五位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代表,以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关键时刻的人生抉择,用直白朴实的话语向青年学生娓娓道来,与青年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坚守崇高信仰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30年来,贺克斌院士一直坚守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为我国蓝天保卫战、国庆70周年等重大活动环境保障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发言中鼓励青年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国家重大民生;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苏东林院士始终将国家需要作为攻关方向,多项成果打破了国外的长期技术封锁,他号召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党和国家前
  • 2020-07-03
    “‘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的培育与解析”云讲座成功举办
    (通讯员 韦欣宜)2020年6月28日晚,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系列讲座之三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的主题为“坚持初心,敢闯会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的培育与解析”。主讲嘉宾为北京视记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常务理事秦鹏,秦鹏老师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讲座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王晓艳老师主持,150多名同学同时在线观看。讲座在回顾前五届“互联网+”大赛相关内容、介绍红旅赛道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对“红色筑梦之旅”项目的要点以及第六届大赛的新变化进行了解读,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学科特点和往届比赛的优秀案例,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我校红旅项目在参赛时的注意事项。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巨大反响,为响应总书记回信精神,第四届“互联网+”大赛开始增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目标是思创融合,打造全国最大的思想政治课。第五届“互联网+”大赛在红旅赛道设“公益组”和“商业组”两个组别,主要聚焦于社会经济建设、精准
  • 2020-07-02
    中国传媒大学出品纪录片《告别十二岁》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
    (通讯员 李宁 陈朵儿)2020年6月29日,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入围片单正式公布。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视纳华仁印象影视制作有限公司(CNEX)联合出品,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参与制作的纪录长片《告别十二岁》成功入围。本届电影展共34部影片最终突出重围,其中包括8部纪录长片。知名导演陈可辛担任本届评委会主席,评委会成员有艺术家曹斐女士、演员郝蕾女士、剪辑指导孔劲蕾女士、编剧刘恒先生、导演章明先生、声音指导赵楠女士。经过初审、复审两轮,评委会将最终决定十项荣誉的归属。《告别十二岁》片长100分钟,讲述着一群新疆石河子的维吾尔族男孩,在足球世界里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团队持续6年对孩子们的学习、足球、家庭故事进行记录,这些真实的成长痕迹充满生命力与感动。本片在制作过程中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5“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获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具国际潜力销售纪录片十佳方案,2018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金奖提案和最受观众期待作品两项大奖等。本片由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制作,电视学院毕业生徐玮超担任导演。中心与多家机构进行合作,联合CNEX进行制作和
  • 2020-07-02
    人文学院党委开展“人文青年一句祝福送给党”主题活动
    (通讯员 乐琦 周媛媛 王琳)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99岁的生日。九十九载风雨兼程,九十九载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号召全体学生党员开展“人文青年一句祝福送给党”主题活动,学生党员们积极响应号召,用朴实的方式书写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情。文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2019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王志超以激昂诗歌传递祝福:旗帜再扬百岁煌,风云聚散势难当!龙兴万载筑强梦,星耀亿民赴小康。耿耿初心传后继,遥遥前路承先殇。时逢吾党生辰日,献礼寄言世代昌!语言学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2019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牛良彤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用他坚实的臂膀,支撑着、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更加繁荣、更加美好的明天;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叶雨菲围绕党的99岁生日,送上了“久久”祝福:回望过去,“久”经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成就伟大事业;放眼未来,祝愿我们的党永葆活力、历“久”弥新,书写历史新篇章!一句祝福,一片红心,人文学子礼赞新时代,颂歌献给党。本次云上祝福活动,在全院学生党员中反响热烈,共计134名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充分彰显了人
  • 2020-07-02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记者 阎玺 摄影 王雷亭)6月30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习近平总书记6月27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当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迅速组织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学习,学习会由党委书记陈文申主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100年前,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你们积极宣讲老校长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希望你们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全文后,陈文申书记又带领大家重温了《共产
  • 2020-07-02
    我校成为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媒体服务唯一承办机构
    (通讯员 叶怀阳)2020年6月,一年一度的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如期而至。2020北京文创大赛在北京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引领并推进全国文创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力求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文创大赛更好地发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和互鉴。经过竞标,中国传媒大学成为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媒体服务唯一承办机构,服务期为一年。本次大赛媒体服务中心设立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这是首次由高校机构担任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媒体中心职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具备丰富的媒体和校友资源,且具有多次举办、承办大型活动的经验。为竞标2020北京文创大赛的媒体中心,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成专门的工作团队。在范周院长的带领下,工作团队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在众多竞标团队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在今年疫情对工作造成影响、媒体宣传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中国传媒大学的成功竞标更体现了评委对学校、学院在媒体宣传和媒体服务能力的充分认可。在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商务合作工作会暨商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由北京市文化创意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5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60/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