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校师生
  • 融合门户
  • 校外VPN
  • 校园邮箱
  • OA办公平台
  • 校外用户
  • 考生
  • 校友
  • 访客
  • 应聘者
  •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党委副书记
      • 纪委书记
      • 副校长
      • 校长助理
      • 党委常委
    • 学校章程
    • 信息公开
    • 数据中传
      • 汇总标题
      • 汇总大图
      • 数据汇总
  • 中传新闻
  • 学院部门
    • 党群职能部门
    • 行政职能部门
    • 直(附)属单位
    • 教学科研单位
  • 校园生活
    • 信息化服务
    •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 后勤服务
    • 电话黄页
    • 校历
    • 校医院
    • 心港湾
    • 图书馆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教学成果奖
      • 课程教学
      • 实践教育
      • 教学名师
      • 通识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管理服务
      • 规章制度
      • 电子成绩单
      •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 学生选课
    • 师资队伍
    • 学历继续教育
    • 国际传媒教育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MBA人才培养
    • 培训教育
    • 白杨课堂
  • 科学研究
    • 科研学术简介
    • 学术委员会
    • 科研机构
      • 国家级科研机构
      • 省部级科研机构
      •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 院级科研机构
    • 学术期刊
    • 科学研究处
    • 科研学术
  • 招生就业
    • 本科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培训教育招生
    •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 国际预科招生
    • 国际学生招生
    • MBA招生
    • MPA招生
    •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国内合作
    •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 教育发展中心
    •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 白杨首页
  • 学校概况
  • 机构设置
  • 科学研究
  • 师资队伍
  • 教育教学
  • 招生就业
  • 公共服务
  • 人才招聘
  • 培训信息
  • 数字办公
  • 新闻资讯
  • 精品佳作
  • 学术聚萃
  • 学生部落
  • 中传人物
  • VR校园
  • 中传史苑
  • 高校电视联播
  • 大图切换
  • 校园生活平台
  • 专题
  • 视频
  • 传媒讲堂
  • 最新更新
  • 白杨网
  • 招生信息
  • 办公平台
  • 就业信息
  • 手机大图
  • 视频测试
  • 首页视频
  • 首页视频1
  • 专题建站
  • 增量测试
  • 2023
  • 中传新闻
  • 2020-07-02
    我校成为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媒体服务唯一承办机构
    (通讯员 叶怀阳)2020年6月,一年一度的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如期而至。2020北京文创大赛在北京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引领并推进全国文创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力求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文创大赛更好地发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和互鉴。经过竞标,中国传媒大学成为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媒体服务唯一承办机构,服务期为一年。本次大赛媒体服务中心设立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这是首次由高校机构担任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的媒体中心职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具备丰富的媒体和校友资源,且具有多次举办、承办大型活动的经验。为竞标2020北京文创大赛的媒体中心,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组成专门的工作团队。在范周院长的带领下,工作团队克服疫情期间的种种困难,在众多竞标团队中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在今年疫情对工作造成影响、媒体宣传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中国传媒大学的成功竞标更体现了评委对学校、学院在媒体宣传和媒体服务能力的充分认可。在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商务合作工作会暨商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由北京市文化创意
  • 2020-07-01
    保卫处举行地下停车场汽车“火灾”扑救演练
    6月29日上午,一场扑救汽车自燃火灾的演练在我校南操场地下停车场展开。值机人员启动火警应急程序上午10时05分,校园安全指挥中心消防监控主机突然响起火灾警报,值机人员立即启动火警应急程序,查看报警信息,发现火警来自南操场地下停车场一层北三区,随即用IP对讲系统通知微型消防站消防员跑点核查。微型消防站两名值守人员快速反应,携带消防应急包驱车赶赴火警现场。按照任务分工,1号消防员直奔火警地点核查情况,2号消防员直达消防控制室,并做好随时启动消防联动设施的准备。消防员使用灭火器材灭火经现场查看,一辆汽车正在起火燃烧,1号消防员随即用对讲机向指挥中心报告火情,并使用附近灭火器材开始灭火。指挥中心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值机员用对讲机通知在校园巡逻的特勤队前来增援,并向保卫处校园110报告,按照保卫处下达的指令模拟报“火警119”。保卫处相关负责人通过安全指挥中心大屏指导灭火战斗保卫处相关负责人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赶到校园安全指挥中心和演练现场指导灭火战斗。正在校园南区和北区巡逻的2支特勤队4名保安队员接到指挥中心的火灾救援命令后,驱车赶赴南操场并迅速从停车场人行梯通道到达“火灾”现场,其中一组就
  • 2020-07-01
    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联合召开“双师思政实验课”研讨会
    (通讯员 孙靖)6月17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联合召开了“双师思政实验课”线上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东建、党总支书记傅楠,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副院长胡泽、副院长俞锫以及“双师思政课”教学组赵波副教授、樊娜老师、刘晓飞老师、音录学院基础部副主任张晓文老师、马院教学办齐向梅老师等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波主持。2019年4月,我校党委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创优计划》,其中提出“双师思政实验课”计划,探索“双师型”思政课改革。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落实,与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合作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双师思政实验课”实施计划,并于2019年秋季学期在2019级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专业81名大一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上开展教改试点工作,由马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赵波副教授和音录学院樊娜老师、刘晓飞老师以及音录学院博士生张超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共同进行双师思政实验课教学探索。教学实验在教学团队的辛苦努力和两个学院领导的鼓励支持下顺利开展,期间校党委陈文申书记、王达品副书记及教务处贺小飞副处长及督导专家也
  • 2020-07-01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通讯员 傅楠 孙靖)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开展2020年“安全生产月”“应急宣传进万家”系列活动的通知》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通过精心策划和全面部署安排,组织全院师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工作和活动。学院于6月22-24日对学院全部办公空间开展了安全检查,并建议全体师生对家庭空间开展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大家及时发现了诸如已损毁但仍在使用中的插线板、长时间未关闭的电脑显示器等安全隐患。通过全面检查,大家对自己身处的生活、工作环境中的安全事项有了更切身的认识和感受,也强化了定期检查、随时留心的好习惯。在自学环节,全体师生登陆中国应急信息网www.emerinfo.cn、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官网www.anquanyue.org.cn开展自学,获得了不少专业常识和实用技能。同时学院鼓励全体师生通过中国应急信息网、全国安全生产月官网、链工宝APP三大平台参与“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学习成果。与此同时,学院号召全体教师在家庭中开展“消除事故隐患 筑牢安全防线”专题学习和宣传,向家中有经验的长辈请教经验技巧,向晚辈传递安全要求,在家庭中营造安全生活的良好氛围。立足于马克
  • 2020-07-01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举办“#define定义未来”线上毕业晚会
    (通讯员 梁晶晶)日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毕业晚会“#define定义未来”在学校官方哔哩哔哩平台播出,获得4万人气观看值,娱乐小时榜全网第三,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疫情阻隔身虽远,云端毕晚心相连。本次晚会秉着激励毕业生们不忘初心、勇敢前行的初衷,以学院首次线上晚会的形式呈现。遍布全国各地的2020届毕业生与全体教师齐聚云端,共同见证成长与收获。晚会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虚拟红毯仪式和正式毕业晚会。虚拟红毯仪式采用了3D可交互虚拟仿真技术,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联合设计完成。在学院实验中心骆新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对综合楼和中传礼堂等校园场景进行模型构建,通过不同视角的灵活切换,让毕业生在屏幕前也能体验红毯仪式和中传礼堂的毕晚氛围,凸显传媒工科生的毕业晚会特色。正式晚会展示了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优秀毕业生诗歌朗诵、吉他弹唱、配音秀、合唱团献礼等11个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节目中穿插了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拍摄制作的视频,在展现毕业生们翩翩风采的同时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的感恩与不舍。最后,学院领导、任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也通过不同形式的视频
  • 2020-07-01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经彩留夏”2020届毕业云典礼
    (通讯员 赵凌毅)6月30日傍晚,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彩留夏”2020届毕业云典礼在线上隆重举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院领导、教师及毕业生们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相聚“云端”,共同记录阔别校园生活的重要时刻,见证人生新篇章的开启。经济与管理学院“经彩留夏”2020届毕业云典礼云典礼延续“经彩留夏”毕业季活动品牌,以“我在未来等你”为主题,围绕“这里是终点也是起点”的核心设计议程内容与文艺表演。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院长王栋晗分别致辞和寄语,代表学院送出对毕业生们的祝福及期待。薛永斌书记向在疫情期间完成毕业答辩的同学们表示祝贺,祝福伴随并见证着学院不断发展的莘莘学子们走上新的学习或工作岗位,迎接属于自己的人生新起点。王栋晗院长结合自身的三点感悟与同学们进行分享:毕业生要用充满仁爱与感恩的心创造美好生活,要保持不断进取的初心继续修身益智,要心有大局投身时代浪潮勤奋进取。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致辞、院长王栋晗寄语学院领导、专业导师组长与系主任、班主任与辅导员等通过视频的形式传递了对于毕业生们的祝福与期望,期望同学们不负初心、坚定使命,做一个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毕业生代
  • 2020-07-01
    “‘互联网+’大赛解读与分析”云讲座成功举办
    (通讯员 李亚男)6月24日晚,“‘互联网+’大赛解读与分析”云讲座成功举办,此次讲座是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之二。讲座由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闫玉刚主持,主讲嘉宾李金平老师对第六届“互联网+”大赛的特点和赛事变化进行了深度分析与解读。李金平老师曾多次担任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国赛评委,具有多年指导备赛项目的经验和心得。在此次讲座中,李金平老师从宏观层面系统阐述历届大赛的发展历程,通过系列数据分析了前五届大赛的不同特点,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优势,对各组参赛团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讲座围绕赛制解读、赛道规则变化、参赛项目分析、优秀项目案例解读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整个大赛的赛制要求、赛程安排、备赛要点、备赛策略等。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的第六届大赛,对参赛项目和参赛团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金平通过深入浅出、案例分析、细节挖掘等方式,一方面为大家创新创业的勇气增砖添瓦,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如何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指出了方向。为提升我校学生对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参赛热情,强化创新创业项目策划、运营
  • 2020-07-01
    “互联网+”大赛经验总结与推进计划云讲座成功举办
    (通讯员 覃怡瑄)6月22日晚,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系列活动之一——“互联网+大赛经验总结与推进计划”双创云讲座成功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闫玉刚老师就“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发展作了介绍,并结合我校传媒专业特色及往年获奖经验,和大家分享了参赛团队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超过250多位同学参加了讲座。讲座主要围绕四个部分展开:大赛总体背景介绍,第六届大赛要点解读,我校经验与问题总结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讲座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该比赛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创办的符合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意识与能力的全国性大赛。大赛至今已开办5届,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力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大赛不仅是一项比赛活动,更是一种制度创新、一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双创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载体。大赛要点解读部分介绍了大赛总体活动安排、比赛赛制、赛程安排、大赛参赛方式和要求以及参赛项目类型介绍。闫玉刚老师向参加讲座的同学着重强调了每个环节中重要的信息点与需要注意的地方,同时,对大赛组别进行
  • 2020-07-01
    哈工大叶强教授为中传MBA学员讲授入学导向第二讲
    (通讯员 朱海仙)6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叶强与中传MBA学员们在线分享了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演讲。该讲座为2020级MBA学员的入学导向第二讲。叶强教授以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作为开场,指出我国互联网数据急剧增长的背后,经济模式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变化的原因一是全球人口持续增加,二是经济社会活动日益活跃,三是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使用。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又进一步催生了人工智能新一轮的热潮,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也引发了各方争议。一方面,人们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劳动,将导致大量人员的失业;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思考变革,让人工智能在会计、律师、医疗等行业大展拳脚。叶教授认为,数字经济以平台为主导,平台是基于外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价值互动的商业模式。平台的显著特征是开放性和价值共创。平台经济也有痛点,实现了价值共创,却没实现充分的价值共享。对此叶教授表示,基于区块链的平台经济模式或许可以解决现有行业的痛点。区块链的交易既可以是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也可以是债权、股权、版权等数字资产,大大降低了现实经济的信任成本与会计成本,重新定义
  • 2020-07-01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召开微党课专题在线教育活动
    (通讯员 周新宇李美慧)在建党99周年之际,为深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教育,6月30日下午,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开展微党课专题在线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曹坤以《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障》为主题,为学院全体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精彩的课程分享。曹坤书记结合国家防疫形势以及支部党员的鲜活案例,从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党中央的组织动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曹书记表示,党的工作路线是一切为了人民,党中央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取得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疫情防控以来,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积极投入工作,为疫情防控保障贡献自己的力量。活动中,两位党员代表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感受与思考。王婧老师通过自己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对比出我们国家应对疫情防控科学的部署和高效的举措,更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也希望用个体的微小力量推动国家发展。16级数媒网络专业的彭晨同学作为武汉籍学生,分享了
  • 2020-06-30
    北京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召开 我校多个党组织和个人获表彰
    (通讯员 路延 摄影 王雷亭)6月28日上午,北京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表彰大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在京举行。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出席大会并讲话。会议由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主持。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党委副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姜绪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李众,以及学校获得表彰的先进党组织负责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学校分会场参加视频会议。全体起立奏唱国歌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宣读了《关于表彰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系教工党支部、电视学院党委等2个党组织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戏剧影视学院团委书记安明泰、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副部(处)长兼武装部部长齐金贵等2名党员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机关党委科学研究处党支部书记、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宋金宝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视频会议现场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对各高校党委、党员干部提出要求与希望。他表示,当前和今后一
  • 2020-06-29
    2020届校友联络员正式上岗
    (通讯员 赵雪祺 韩江淼 李潇丹 韦健宇)一直以来,校友资源都是学校的重要资源和可靠力量,联络与沟通校友、整合校友资源是校友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来自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共21个学院,共计141名应届毕业生受聘成为校友联络员,成为2020届校友的代表,成为连结母校与校友之间的桥梁。2020届校友联络员的加入,将加强学校与校友及校友与校友间的联系与沟通,推进我校校友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15年设立校友联络员机制以来,共有六届700余名应届毕业班班长及学生代表被聘任为校友联络员,辐射校友近两万五千名。校友联络员已成为学校联系校友的有效纽带,同时,校友联络员成为了我校校友工作开展的重要角色,推动了各地校友组织的成立、加强了校友与学校间情感的联络,促进了相关校友活动的开展。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2020届毕业生暂缓返校,面对新的工作情形与要求,校友工作办公室创新采用线上推选、线上授职的形式开展工作。各学院积极响应,在各毕业班级中开展校友联络员的推选活动,顺利完成校友联络员的招募工作后,百余名校友联络员已加入“2020届校友联络员”微信群,通过微信平
  • 2020-06-29
    中国传媒大学2020届云毕业典礼隆重举行
    (撰稿 王维家 王雷亭 摄影 王雷亭 缑宇 卢肖依 王子怡)6月27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多点,演播室加慢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而难忘的毕业典礼。中传毕业典礼短片《在场》姜绪范副书记主持上午9时,姜绪范副书记宣布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校领导与全体毕业生一起高唱国歌,浓浓的爱国情、爱校情跨越千山万水,激荡在心中。刘延平副校长(左)、段鹏副校长(右)宣读授予决议典礼上,刘延平副校长宣读“2020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决议”,段鹏副校长宣读“2020届研究生学位授予决议”,王达品副书记宣读“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刘守训副校长宣读“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表彰决定。王达品副书记(左)、刘守训副校长(右)宣读表彰决定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分别发表致辞,向悉心育人的老师、辛勤养育学子的父母和关心同学们成长的社会各界致以诚挚的敬意,对2020届全体毕业生顺利毕业表示衷心祝贺,谆谆勉励“传媒摇篮之子”一定要相信未来,勇敢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社会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廖祥忠校长在《同学们,一定要相信
  • 2020-06-29
    我校有序完成核酸检测工作
    6月27日-28日,在北京市委教工委安排协调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医疗人员来到我校,对在京教职工和在校学生进行核酸检测。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落实上级部门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应检尽检的要求,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紧急制定工作方案并开展人员信息统计和入校检测准备工作。检测期间,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在京教职工和在校学生根据不同时段安排、有序进行登记和检测,顺利完成了检测工作。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为校园疫情防控筑牢防火墙,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编辑:宋佳音)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566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261/898 跳转到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关于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

邮编:100024

版权所有 © 中国传媒大学 / 京ICP 备10039564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31号技术支持: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化处 苏迪科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