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19-02-22
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项目参加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汇报
(通讯员 贺小飞)2月17至1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复旦大学承办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综合性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复旦大学举办。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项目“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负责人任慧教授在交流会上做了专题汇报,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交流会现场 我校“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是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02-22
喜报 | 我校毕业生获MPSE“金卷轴”奖
(通讯员 赵新梅)第91届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奖的重要风向标——第66届美国音效剪辑师协会(MPSE)“金卷轴”奖(Golden Reel Awards)日前揭晓了获奖名单。我校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音响导演专业毕业生杨芊百卉凭借《未来机器城》获得“最佳非院线类动画长片音效剪辑”奖,音响工程专业毕业生顾嘉清作品入围学生单元奖项。 《未来机器城》主创,右二为我校毕业生杨芊百卉 右一为我校毕业生顾
2019-02-22
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项目参加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汇报
(通讯员 贺小飞)2月17至18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复旦大学承办的“新工科建设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综合性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进展交流会”在复旦大学举办。我校新工科专业建设项目“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负责人任慧教授在交流会上做了专题汇报,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交流会现场 我校“演艺工程与舞台技术”是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02-22
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金海娜副教授在国际A&HCI源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发表主题专辑
(通讯员:刘贺)国际A&HCI源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最近出版的一期(Volume 12, Issue 3, 2018)以整期的篇幅发表了由我校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金海娜担任客座主编,组稿并编辑的“中国电影的翻译与传播(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inemas)”主题专辑。 该期刊物邀请了来
2019-02-22
《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我校新闻学院“子牛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通讯员 柳帆)2月21日,《中国教育报》04版(新闻·深度)整版报道了我校新闻学院“子牛杯”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报道认为,“子牛杯”社会调查成为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让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共同实现育人目标。 报道第一部分以《高校社会实践怎样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12年观察》为题,通过“建立行之有效运行机制”“ 顺应专业人才培养规律”“ 坚持建设
2019-02-21
我校召开工程质量系列文件定稿会全面启动工程质量提升工程
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2月21日下午,在廖祥忠校长的带领下,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达品,副校长刘延平、刘守训、李新军和二十余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在明德楼918会议室济济一堂,共商学校工程质量提升大计。 校园工程质量,攸关师生安全,事关学校千秋。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校工程管理,学校党委花大工夫、大气力抓细抓实工程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按照陈文申书记的指示精神,廖祥忠校长带领分管同志和相关职能
2019-02-20
电编专业首日开考,“人工智能助考官”惊喜亮相
(新闻中心记者 宋佳音 摄影 巫林弘等)2月20日,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专业复试开考。该专业2019年计划招生30人,初试报名8121人,报录比为270:1。3065人来参加复试,初试通过率约为百分之四十左右。 -->
2019-02-18
5路信号 3方连线 多角度直播展现艺考新亮点
(通讯员 王帅天 赵天歌 吴天晴)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艺术类招生考试亮点纷呈,开考首日便吸引了多家媒体竞相报道,其中一支亮眼又熟悉的宣传队伍就是来自中传电视台的“东街1号” LIVE直播团队。 在去年首开艺考直播的基础之上,今年“东街1号”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再次承担2019年艺考的官方直播重任。尽管有去年经验在先,但团队师生丝毫不敢懈怠,“在我们眼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直播,我们要努力
2019-02-18
喜报 | 我校师生主创影片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
(通讯员 武瑶)德国当地时间16日下午三点半,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14级电视制作MFA毕业生、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戏剧影视学院摄影系副教授李勇掌镜的剧情片《第一次的离别》获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本片还曾获得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 《第一次的离别》柏林电影节获奖照片 《第一次的离别》主创团队 《第一次的离别》以新疆男孩艾萨
2019-02-17
春阳高照喜送暖,考生笑颜满中传
(记者 宋佳音 梁晨阳 刘嘉慧 陈杨园)艺考复试第三天,春阳送暖。中传的校园里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随处可见赶赴考场的考生们以才华、热爱与坚持,感染着一同走在拼搏之路上的追梦者们;家长们以温情、关怀,支持着赶考的少年们。考生与家长用自己的笑颜,为中传的校园增添了一抹活力与温暖。学校各部门也坚守岗位,为考生创造有序的考试环境。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六个专业方向复试工作有序展开。在
2019-02-16
艺考改革亮点多,社会媒体直击“新”艺考
(记者 宋佳音 孙志男 陈杨园 唐饴欣)艺考复试持续进行中。今年我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为了方便考生了解改革相关情况,学校做了多方面、多渠道的宣传工作,方便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填报志愿。 近两个多月以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招生办官方微信开足马力,陆续发布艺考复试的考试安排、专业解析及备考攻略等相关信息。内容翔实,服务周到,受到考生一致好评。有考生在招生办微信文章下面留言说:“校考这么多学
2019-02-15
我校2019艺术类复试开考,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
(记者 宋佳音 孙志男 刘嘉慧 李翔宇 摄影 那宇奇 周柯利 张珺涵 巫林泓)2月15日,春雪初霁,万物回春。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艺考复试正式拉开帷幕。上午7点,学校里已经人潮涌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排成长队等待进入考场,青春活泼的气质装点了整个校园。 考生排队候考 今年我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简章发布后,近五万人报名参加
2019-02-14
中传做足准备迎接艺考 将首次采用人脸识别
(新闻中心记者 宋佳音 韩睿 摄影 来特)2月14日,春寒料峭,落雪纷纷。农历新年刚刚过去,中国传媒大学的艺考复试工作进入马不停蹄、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 年前,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艺术人才,学校以先行先试的担当精神推进艺术类招生改革,八大变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改革举措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反响热烈。5万考生10万人次报名,初试到
2019-02-13
我校参与研究发布2019年省级卫视春晚总榜单
(通讯员 王海龙)为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精神,落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大要求,呈现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面貌,扩大传播阵地,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泽传媒共同研究并发布“2019省级卫视春晚移动传播榜”。截至大年初五12时传播监测收官,已播出的省级卫视春节晚会在移动端总榜十强名单如下: 本次监测自2019年春节第一天开始,初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439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74
/
88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