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2023
中传新闻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现任领导
中传新闻
今日推荐
通知公告
中传风采老
重要活动(老)
校园生活(老)
人才培养(老)
招生就业(背景)
现任领导特殊页
图片库
旧版入口
安全生产周1
中传新闻
2020-08-03
“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研讨会召开
(通讯员 张苏秋 姬德强 李喆 摄影 葛艳玲)北京时间2020年7月31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ICSF)、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CNIA)和德国文明对话研究院(DOC)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世界:直面现实与共享未来”国际线上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马来西亚、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南非,涵盖包括三个主办机构以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清华大学、全球化智库(CCG)、马来西亚大学等在内的共10所海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十余名专家学者及50多位与会者,就全球疫情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识和现实困境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为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网络和学术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分为专题演讲和自由问答。专题演讲环节包括两个专场,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张艳秋教授主持;自由问答环节由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教授主持。张艳秋教授对会议的联合主办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张艳秋教授主持专题演讲环节专场一的主题为“改变现实与共享未来:新时代、新概念、新秩序”。中国传媒
2020-07-31
《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9》正式出版
(通讯员 甘姗姗 赵莹)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研制,研究中心主任王保华教授担任主编的《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9)》(以下简称《舆情报告》)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舆情报告》一经发布,即获得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7月17日,《2019年高等教育舆情报告发布》一文刊登于《人民日报》文化版,报道介绍了舆情报告技术方法以及专题分布,并围绕报告中关注度最高的专题、舆情月度峰值、舆情地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概述。《舆情报告》出版后,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纷纷予以报道及转载,产生较大反响。截至7月30日,报道及转载媒体超过20家。不仅《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网”等主流媒体第一时间聚焦《舆情报告》出版,光明网、新浪网、腾讯网、网易新闻、ZAKER资讯等网络平台也纷纷转载。《舆情报告》运用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网络舆情抓取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对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进行了全景扫描。报告分为总报告和九个专题报告,总报告包括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年度报告、2018年中国重点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和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舆情十大热点事件分析报告;专题报
2020-07-30
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
(通讯员 牛珊珊)7月30日下午,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工作会。副校长刘延平,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栋晗,科学研究处副处长周建新,学院副院长李珍晖、严威及申报团队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王栋晗院长在会上提出,科研工作的开展要具有组织性,避免个人主义和机会主义,要提升谋划能力、执行能力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性。他强调,此次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要集中力量认真筹备、反复推敲,通过申报工作,逐步明确学院科研方向、重构学院科研团队、重建学院科研文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作为项目申请的首席专家,刘延平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与大家分享了多年从事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工作的经验体会。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中的专家团队、设计论证、研究计划等重要内容,指出目前工作的重点是确定子课题内容、理顺子课题间的逻辑关系,强调申报中要充分融入学校传媒特色优势。刘副校长对学院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思路给予高度认可,鼓励大家细致探索、深入研究。周建新副处长向大家详细阐述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申报的时间节点、团队构成及申报书体例等申报要求。与会教师围绕项目的框架拟定、逻
2020-07-30
陈文申书记出席2022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
(通讯员 孙浩)7月27日,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启动会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会议楼召开。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子荣、副秘书长徐志军,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何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岭涛出席会议。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副部长韩强、转播协调处处长高博分别介绍了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的国际培训团队和初步实施计划等情况。2022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将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四所高校的在校生中进行选拔、培训,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将在国际转播团队的带领下,全程参与冬奥会赛事转播。陈文申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奥运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也是举办国国家形象和社会治理能力的展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努力办好,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2008年夏季奥运会,我校师生深入参与并出色完成了赛事转播服务工作。12年之后,奥组委再次选择我校作为重要的合作高校,这是北京市对我校的高度肯定和信任。我们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和人
2020-07-29
戏剧影视学院“毕业寄”工作圆满完成
(通讯员 来特)伴随着七月的艳阳,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2020届毕业生迎来了大学最后一课——一场特殊的“毕业寄”。今年的毕业季较之以往少了一份团聚,但始终不变的,是其中蕴含的真情与感动。为了在疫情防控时期帮助毕业生整理在校物品、邮寄毕业材料,戏剧影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成立了“毕业寄”专项工作组,结合各专业毕业的特点和需求,就档案整理、行李打包、材料邮寄等工作制定了细致入微的工作方案,用“特殊的送别”为同学们上好在校期间的最后一课,用“温度”和“速度”为同学们在毕业之际留下美好的回忆。为了给学院毕业生在这次特殊的毕业季中留下自己的“西配记忆”,戏剧影视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同学们精心为大家设计、制作了戏剧影视学院的专属纪念品,西配楼专属帆布袋、徽章和纪念簿......每一件纪念品都饱含着学院对同学们的美好祝愿。7月14日,学院领导、各系教师、辅导员、教秘老师及学生志愿者一齐上阵,将300余名毕业生的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成绩单及纪念品一一装袋。老师和志愿者们亲手装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中传时光”与“西配记忆”,更是戏剧影视学院对于毕业生们的真挚情感与美好祝愿。学院教师及学生志愿者为同学们准备
2020-07-29
广告学院暖心“毕业寄”圆满完成
(通讯员 焦健 陈怡 丁雪原 姜羽婷 摄影 陈浩冉 刘润达)为确保毕业季离校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广告学院安排和组织在京教师、学生志愿者在学校14个宿舍楼区展开了一场传递关怀与情谊的“云打包”活动。本次“云打包”涉及到78间宿舍的263名同学的物品。从7月15日开始的短短十余天时间里,从中蓝、梆子井,到博士、硕士和留学生公寓,志愿者们在学院党委和分团委的组织带领下,整日与烈日为友,以汗水为伴,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各项工作。截止到7月28日,已将近3000件行李平安地送上了回乡之路。广告学院副书记韩伟老师组织召开“云打包”动员大会宿舍的环境并不同于往日。半年来积攒下的灰尘铺了厚厚一层,夏日的热气源源不断地从门口涌入室内,宿舍内、走廊里,老师和学生志愿者耐心细致地与每位同学在线沟通,确保每件物品稳妥打包。酷暑下忙碌的身影和被大片汗渍浸湿的衣服都默默诉说着老师和同学们为毕业生顺利打包所做的暖心贡献。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毕业生们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但仍有部分毕业生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硕士毕业生周代平同学和本科毕业生唐英琦同学在完成自己物品打包的同时,又为多名同
2020-07-29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毕业寄”系列工作圆满完成
(通讯员 孙剑仪)近日,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毕业寄”系列工作圆满完成。在此次“毕业寄”工作中,学院严格按照北京市和学校的总体要求,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毕业生远程离校各项工作。学院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在严格落实“责任到人”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和尊重毕业生的诉求和感受。在工作中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一对一”、“点对点”与每位毕业生充分沟通,“一人一策”做好了毕业生档案整理核查、毕业材料整理邮寄、宿舍行李“云整理”、“云打包”、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等各项服工作。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要求全院上下通力合作、攻坚克难。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济荣、院长柴剑平亲自挂帅,于7月6日召开全体教师线上动员大会,号召全院教师和在京同学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毕业生行李打包邮寄工作。全院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响应,成立了由25名教师和7名学生组成的行李“云打包”志愿小分队。7月10日下午,学院组织“云打包”志愿小分队开展了线上专题培训工作。7月11日至7月13日,学院行李“云打包”志愿小分队共完成了20间宿舍,68名毕业生的行李整理打包工作。按照“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打包”的工作要
2020-07-29
喜讯: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估
7月26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北京中联浩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召开了科技成果评估会议,依据国家《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我校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担的“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估。此次评价会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沙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李文宇、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华中、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教授级高工陈永刚、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啜钢、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教授王华等7位专家组成。项目负责人吕锐教授代表项目研发团队汇报了“宽带短波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项目背景、取得的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创新点、行业应用推广等情况。 评价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出具的实验室测试报告和外场测试报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出具的查新报告。专家组一致认为,短波通信是国家安全、新闻报道、民航交通等领域的保底通信手段,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该项目开展了短波高速率、高可靠、多业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项目提出了一系列短波宽带化创新性技术,
2020-07-29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开展“毕业寄”活动
(通讯员 宋佳)按照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学校选择通过“毕业寄”的方式,开展毕业生离校工作。7月10日,计算机与网络安全学院2020届毕业生“毕业寄”工作正式启动。在“毕业寄”工作开始前,学院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提前对老师们开展培训,将参与打包的老师分为九组,负责全体学生的行李打包、邮寄、暂存工作,并提前与所有毕业生“一对一”进行沟通,了解同学们的需求,预约宿舍全体同学在线时间。参与此次打包工作的还有在京的学生志愿者们,大家都自愿而积极地参与到此次工作中来,为自己的同窗好友寄出一份祝福。为保障工作顺利进行,学院给每位师生都配备了含口罩、一次性手套、免洗抗菌啫喱、直播支架、纸箱(编织袋)、行李打包标签等物品的物资袋。“毕业寄”工作开展后,每位老师带着打包物资袋,提前打开直播进入负责宿舍,在以在线直播的形式进行该宿舍内全体学生所有物品的整理与装箱。所有参与打包工作的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仔细整理、妥善归整、严密封装,并细心地“点对点”视频连线沟通,与该宿舍全体成员逐一确认。学院鼓励学生将离校后不再需要的书籍进行捐赠,因此,在征得毕业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各学院团委负责对本
2020-07-28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宿舍“云整理”工作顺利完成
(通讯员 徐驰)为妥善解决毕业生毕业离校问题、提供优质的毕业服务,协调部分在校同学的宿舍调整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院于7月11日至27日开展“经彩留夏·毕业寄温情”宿舍云整理工作。在学院领导、65位教师、15位学生志愿者以及在京毕业生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涉及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层次的347学生、98间宿舍已顺利完成打包与整理。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学生毕业离校和行李打包工作,积极部署,组成包括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行政人员、青年教师、在京学生等人员的志愿队伍。7月10日,学院召开全院教师动员大会,学院党委书记薛永斌对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及新入职教师作了广泛动员。7月17日,学院举行本科宿舍云整理教师培训会,学院党委副书记毛建国介绍了以“一人一策、一人不漏、一物不丢、一件不错,不出舆情,十分好评”为要求的《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届毕业生行李打包方案》,学工办主任刘娇介绍了具体的打包规范流程、人员与物资保障、宿舍基本情况、学生退宿方式等工作事项。学院举办本科宿舍云整理教师培训会为保证物品整理及行李打包工作安全有序,学院提前做好毕业生联络与物资保障的筹备,用心用情地向打包师生提供温暖的后勤保障服务
2020-07-28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暖心“毕业寄”圆满完成
(通讯员 吉也)近日,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暖心“毕业寄”活动圆满完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院老师、志愿者们纷纷化身“主播”上阵,认真对每一位毕业生的行李进行“云打包”。师生之间互融互动、互助互爱,虽相隔千里,但师生间的爱在传递。这不仅是一次特殊的“云打包、云整理”,更是学校、学院为毕业生们上的一节意义非凡的“思政课”,是全员育人的重要一课。学院寄到毕业生的手中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行李,更是学院和老师们的“思念与祝福”。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积极落实学校有关学生退宿工作的要求,高度重视、提前部署,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身体力行亲自带队、全程参与;领导干部、教工党员、导师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亲力亲为;毕业年级班主任、全体辅导员、全体行政教师、青年教师、在京毕业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最终,学院建立起一支战斗力强、责任心强的工作队伍。学院召开工作部署会志愿者们签署“承诺书”为保障学生宿舍“云打包”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建立了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与每一位同学提前进行“点对点”充分沟通,全面了解学生诉求,保障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学院按照工作任务分设后勤保障组、沟通联络组、行李
2020-07-27
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一行来我校调研
(通讯员 宋佳音 刘文婧 摄影 王雷亭 缑宇)7月24日,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局长曹献坤率海南省教育厅、试验区管理局、同济大学设计院相关领导和专家一行来我校洽谈调研,英国考文垂大学海南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裘知女士一同参加调研。我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段鹏以及学校海南国际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了相关活动并进行座谈。上午八时,在陈文申书记、廖祥忠校长的陪同下,曹献坤厅长一行先后来到我校校史馆、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K超高清演播室,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和文化建设、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成果。在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曹献坤厅长对实验室发挥学校在学界和业界的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家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参观结束后,曹献坤厅长一行来到明德楼918会议室,与我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举行座谈。座谈会由段鹏副校长主持。廖祥忠校长在致辞中对曹献坤厅长一行百忙之中来我校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对管理局所有同志为试验区建设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廖祥忠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海南国际学院的建设,调集全校精尖力量,整合机制体制资源,迅速提出了“4+5”的
2020-07-2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项目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通讯员 石敦敏 刘亭)7月25日下午,我校组织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市场动态数据库建设”线上推进研讨会。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副校长段鹏出席会议并致辞,科研处处长贾秀清介绍了课题立项情况。会议由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教授主持,首席专家张宗伟教授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目标、思路、框架、难点与创新之处。特邀嘉宾、课题顾问、各子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等40余人参会。会议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重点围绕中国电影文化竞争力与海外动态数据库建设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廖祥忠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将中国电影与文化竞争力相结合进行研究,在当前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课题将电影文化竞争力研究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具有显著的创新性,戏剧影视学院协同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并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以及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国传媒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特色,代表了“新文科”背景下的未来研究走向。他期望,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在该领域获得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建设性、实践性、指导性的学术成果,为提升中国电影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传媒大学校
2020-07-27
我校学生作品入围2020意大利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日前,2020意大利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Imaginaria–International AnimatedFilmFestival)官网公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15级动画专业学生李萌、王一清、李民慧、张贝楠、张桐健的作品《窝窝》入围儿童短片竞赛单元,这也是入围本届节展唯一的一部中国作品。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官网截图李萌、王一清、李民慧、张贝楠、张桐健的《窝窝》是在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李炜、高薇华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创作完成的毕业设计作品,讲述了一个孤儿院的小女孩与其意外捡到的一只小流浪狗互相陪伴,成为彼此最好朋友的暖心故事。动画节官方发送的入围桂冠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是意大利阿普利亚地区的唯一一个国际动画节,旨在为独立动画创作者们提供作品推广与传播的机会,以及帮助所在地区推广动画文化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以千计的高水平作品参与其中。第18届Imaginaria国际动画节将于今年8月24日-28日在意大利孔韦尔萨诺举办。(编辑:阎玺)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38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40
/
171
跳转到